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以《城乡规划改革--历史发展阶段的要求》为题作大会报告,重点分析了十八大后中央对城市规划改革的要求,解读了中央对城市规划工作的整体思路[详细]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孙施文教授介绍了城乡规划学科构建的本土文化背景与知识传统,分析了中国城乡规划学科的形成以及中国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演进,对中国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历史进行了总结与展望。[详细]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段进教授以国内外空间研究的历史对比为基点,从国内城乡规划学界的空间研究演进、国内地理学界的空间研究演进、国内建筑学界的空间研究演进三个视角分析了六十年来的空间研究演进。[详细]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
刘卫东教授指出,正确理解“一带一路”需要认识其出现的大背景,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要以“包容性全球化”为核心概念理解“一带一路”。[详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张立群教授在报告中指出,2010年以后,随着“一揽子”计划的撤出,中国经济增速持续回落。2012年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开始转向“稳增长”。[详细]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杨宏山教授指出,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城市是优质公共服务资源集聚的地理空间,城市治理的使命就是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配套性,构建可持续的财政筹集机制,改进公共服务。[详细]
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郑思齐教授指出,与区位导向性政策相关的三个关键城市经济理论是集聚经济、 人力资本溢出、 空间均衡理论,然而从理论到实际是困难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