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单位案例 发布时间:2014-12-29 15:13
所在地区:
江苏 无锡市
编制单位: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
2012-05
编制人员:
刘巍,杨超,曹力维,杜锐
项目规模:
175.14万平方米
委托单位:
无锡太湖科技园管委会
获奖信息:
一、项目背景
无锡高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无锡太科园作为无锡高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物联网技术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06年,太科园启动建设,目前,园区整体形象初露端倪。本次规划研究总用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是太科园南部核心区,也是未来即将启动建设的重点区域。
二、规划思路
太科园从规划建设之初就坚持了高标准的起点,2006年园区完成了总体规划,2007年完成了覆盖全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之后相继完成了水系规划、照明规划等专项规划。从已有的控规来看,南部核心区未来的用地功能安排除了商业金融用地以外,还有大量的商业、办公、居住混合用地。用地的类型相似,尺度接近,总量可观。从城市形态来看,控规采用了“高层、多层”的弹性描述来引导空间形态。为了能够在该区域开发建设过程中给予更加具体、有针对性的控制引导,本次规划将设计主题定位为“当时当地”的设计。所谓当时,就是根据太科园的发展特点提出适应现阶段的发展需求的功能构成,并寻求与这些功能相对应的空间形态。所谓当地,就是立足于太科园所处的地域特征和人的生活交往模式,寻找能够展现太科园独特个性的场所精神,从而充分展现太科园的园区特色。
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功能策划与空间形态布局
本次研究从园区发展阶段入手,通过分析研究该阶段园区的发展方式、服务需求特征提出相应的定位功能、业态模式,同时考虑现有的土地开发思路方式提出与之相匹配的地块开发尺度。
规划根据南部核心区的区位关系,安排以商务休闲服务、科技综合服务和居住配套服务为核心功能的三个综合服务中心,与周边区域的商务区、研发区和居住区形成良好的互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太科园“创新突破”的发展阶段和南部核心区高核心度、高智密度、高辐射度的特征,确定未来该区域的产业服务空间为楼宇型、体验式和复合功能的特点。最后,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和开发方式进一步切分开发单元,并形成城市设计布局。
2、体现地域特征的城市特色空间
太科园所在的地区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南部核心区位于太科园的核心位置,是集中展示太科园园区特色的重点区域。本次研究希望以城市设计的方式介入地域特色的塑造,重点关注城市空间构成的逻辑、场所精神的重建,并从以下四个方面诠释江南水乡的地域特征。
2.1因顺自然的构成模式--街河关系
传统城镇凭借河网及适合的地理条件发展起来,在城镇生长的过程中并不破坏基地的原有形态,而是本着尊重环境的态度,善于对现有的条件加以利用。水乡的河、街、巷、弄 构成了一种有序与无序交织而成的内在秩序。本次研究有意识地运用这种空间构成逻辑,来组织河流、道路、街巷和建筑之间的结构关系,从而形成街道和河流相伴而生、建筑与水紧密联系的环境特征,体现江南水乡“人家尽枕河”的特色。
2.2水乡特色的景观体系--水绿关系
水网是江南水乡景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研究基于现状及上位规划确定的河道的基本走向和宽度,因势随形,通过丰富、细化的空间塑造,构建以水为脉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本次研究没有采用一般新城中常见大片的广场和草坪的做法,而是抓住江南水乡特有的水绿交融的特色,通过水网、 路网和绿网的交织、渗透形成尺度亲切宜人的开放空间系统。重点塑造沿河布置的带状开放滨水绿地,并以水广场、水街、河流、岛屿、湿地、湖泊等多种形式丰富整个区域的水体形态。
2.3圈层布局的空间形态--建筑布局模式
江南水乡沿河地带具有独特的线型空间肌理,具体表现为街随河走,屋顺河建。太科园南部核心区的建筑空间布局借鉴了这一特点,形成外高内低、外大内小、圈层围合的整体城市空间形态。中央滨水建筑布局采用传统水乡模式,建筑体量较小,体现宜人尺度、水景交融的滨水建筑景观;外围设置高层建筑和大体量商业建筑,最便捷地为周边的产业组团和居住组团提供多样化的技术与生活服务。
2.4师法传统的节点处理--场所特色
水网与河道的存在,使得人们形成了亲水、近水,以水为交通,以水边街巷作为起居、交往、生活的核心空间的生活模式。这些自发的生活行为中产生出类型多样的滨水、亲水以及戏水空间。因此,本次研究在对于水体景观的深化设计中,在全面借鉴现存的水乡空间模式同时,以传统水乡的水埠、古桥、过街楼、转船湾等空间结点为原型,通过现代城市景观的造型要素,打破河道景观单调的线性序列,形成空间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塑造具有地域特征的新型水乡邻里。
3、共享均好的支撑系统
除此以外,本次研究在交通组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方面也作了很多细致的工作。通过建构基本的空间体系,使入驻的企业、人群能够均好地共享便捷的公共服务、高效的交通组织、优美的景观环境和地下空间等城市资源。这一基本的空间系统将成为整个核心区的刚性基础与骨架,在保证项目可操作性的前提下支撑空间特色的深入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