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单位案例 发布时间:2023-11-16 15:37
所在地区:
其他
编制单位: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安诚傲林规划设计顾问(上海)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编制人员:
马小毅,徐士伟,贺利工,倪桂明,李健,景国胜,谢志明,陈海伟,方舟,程红宁,巫瑶敏,彭伟,赵永毅,张成欣
项目规模:
委托单位:
获奖信息:
导读: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科技奖是规划领域首个专享的社会科技奖,专门奖励规划领域的科学技术成果和规划科技人才,是学会的最高科技奖励。2022年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科技进步奖授奖项目共31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8项。“中国城市规划”微信公众号将陆续介绍授奖项目。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等单位的王峰团队凭借“车站分级分类技术、设施空间规划指标差异管控技术、设施空间协调组织技术、设施空间精细设计技术、规划实施全流程保障体系”获得2022年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项目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设施空间规划设计导则
主要完成人:王峰,马小毅,徐士伟,贺利工,倪桂明,李健,景国胜,谢志明,陈海伟,方舟,程红宁,巫瑶敏,彭伟,赵永毅,张成欣
主要完成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安诚傲林规划设计顾问(上海)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一、技术研发背景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及周边地区是人流活动最密集的公共场所,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特色风貌和景观环境的空间载体。长期以来,在这寸土寸金的空间范围内,我国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及周边地区存在空间错位、换乘低效、环境不佳等问题,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亟需破解。同时,在确保城市安全、提升出行效率和空间品质的背景下,既有相关标准规范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设施空间统筹安排、有机协调的规划设计指引内容较为欠缺,迫切需要及时总结、研究与提升,填补规划设计行业团体标准的空白。
本项目聚焦“交通衔接、车站附属、集散驻留、公共服务、公用市政”等5类设施空间、19种设施要素,按照“空间划分→设施整合→要素细化→指标制定”的技术思路开展研究,重点突破“轨道站点分类引导”“规划指标差异管控”“设施空间协调组织”“设施要素品质设计”“规划实施全程保障”等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一套安全、高效、绿色、智慧、共享的规划设计指引,指导全龄友好、全程无阻、全日开放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设施空间建设。
二、主要科学技术内容和科技创新点
本项目针对现状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空间存在的痛点问题,聚焦交通衔接、车站附属、集散驻留、公共服务、公用市政等5类设施空间,创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类体系,科学确定各类设施空间的规划设计指标,协调各类设施空间的三维立体对接关系,制定各类设施空间的精细设计指引,提出规划实施的全流程保障体系,形成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设施空间规划设计的成套技术体系,实现“轨道站点分类引导”“规划指标差异管控”“设施空间协调组织”“设施要素品质设计”“规划实施全程保障”5项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主要创新点包括:
(一)理念创新:从“设施建设”走向“品质服务”
受自然条件、气候环境、出行习惯、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各地的轨道客流出行需求、出行特征有所不同,对应的设施需求和空间组织方式等也不尽一致。传统的站点周边地区规划设计以标准化的硬件设施建设为主,忽略了地区的差异化、全龄以及残障人士品质化服务需求。为此,本项目提出从理念上转型创新,从满足人的全流程出行体验出发,考虑站点区位、用地类型、客流出行等要素,在满足基本出行需求的基础上,尊重地区差异,构建三维分类体系,科学确定东西兼顾、南北互补、刚弹结合的规划管控和设计要求,提升设施空间发展质量和服务品质。
广州地铁18号线横沥站周边设施空间品质化规划设计示意图
(二)方法创新:从“独立发展”走向“一体融合”
针对当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各类设施空间相互独立发展、与周边建筑融合少、空间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从空间协调、设施服务、用户体验等多维视角构建设施空间的三维立体规划设计方法体系,创新建立面向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工程设计的设施空间规划设计指标、指引和实施流程,统筹协调站点周边地区多层次、多维度的设施空间,推动各类设施空间从相对独立发展向一体化融合转变、从注重设施建设向注重服务品质转变,促进站点周边地区多元利益协调,各类设施布局与控制保护区相协调。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5类设施空间、19种设施要素一体化融合示意图
(三)技术创新:从“数理分析”走向“精准管控”
各地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在建设各类设施空间时,由于缺乏定量的规划设计指引,大多靠经验总结和定性分析开展工作,难以科学预控用地适应设施空间扩展融合和品质服务的需求。本项目广泛调研了全国已建和在建城市轨道交通的40多个城市,结合各地实际需求,预留弹性调整空间,提出了设施空间的协调组织和一体化规划设计技术,通过对多源异构大数据挖掘分析,精准感知设施服务需求,科学量化设施要素的规划设计指标,并设定上下限区间进行差异化、全流程管控,科学解决空间用地集约、要素品质设计、建设全程保障等问题,推动规划落地实施。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设施要素精准管控示意图
三、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国内外既有相关标准规范主要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部的空间设计,侧重于站内交通流线设计、无障碍空间设计、站台站厅整体设计、换乘指引设计等,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外部的交通空间、景观空间、市政空间、建筑空间等整合设计研究较少,缺乏专门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空间的规划设计技术指引。相关城市的街道设计导则,其核心是以人为主体构建人本街道的精细化设计指引,侧重于街道的通行和交往属性,但专门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空间的规划设计研究甚少,缺少具有普适性的技术指引。
相比国内外的既有标准规范,本项目旨在规划建设安全、高效、绿色、智慧、共享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设施空间,重点研究城市轨道站点周边交通、公服、市政、景观等各类空间的互动融合和一体化规划设计,形成兼具刚性约束和弹性差异的技术标准,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市规划建设,为城市规划设计的品质化、精细化以及建设管理的标准化提供科学支撑。
四、推广应用情况和应用前景
本项目成果已转化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团体标准,并于2021年9月12日正式颁布实施,成为全国各地“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空间品质提升”“轨道交通接驳最后一公里”等规划建设工作的重要技术指引,已在广州、东莞等上百个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接驳设施规划设计、附属设施规划设计、设施空间品质提升等项目中得到应用,有效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及周边地区设施空间的整体效能,全面引领我国城市规划设计技术进步和创新,支撑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宜居社区、绿色出行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应用前景广阔。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团体标准
五、经济社会效益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惠及民生,有力支撑政府科学决策实施,为服务和改善民生需求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以广州为例,团体标准发布实施后,全面应用于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环境整治,在支撑政府决策施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州地铁站口周边交通空间优化提升工作得到学习强国、广州日报等媒体报道点赞,得到社会公众认可,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学习强国报道广州地铁口周边交通空间优化提升工作
六、知识产权情况及他人评价
本项目获得发明专利2项,发表科技论文13篇,成果通过院士领衔组成的国内行业专家审查,总体认为“项目内容翔实丰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聚焦“交通衔接、车站附属、集散驻留、公共服务、公用市政”等五大类设施空间,坚持“问题、需求、效果”三大导向,体现多专业、多学科深入融合,通过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设施空间的三维立体协调关系,规范了轨道站点周边衔接设施的布设秩序,对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周边空间的研究有技术推动的作用,也为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体验,激活城市生活生产空间,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同时,团体标准发布实施后,全国各地的新闻媒体对团体标准进行了详细报道并给予充分肯定,引起社会公众热烈反响。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团体标准宣贯会
供稿人:徐士伟,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