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日前发布,“烟台”字眼频频出现。《规划》明确了山东省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目标
和战略任务,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是指导全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在山东城镇新版图下,烟台被赋予怎样的角色?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烟台当如何凸显胶东特色?占领未来发展新高点,烟台又将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围绕相关问题,记者专访了烟台城市规划专家、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副院长李世泰教授。
烟台角色——推进全域城镇化的示范
《规划》绘制了未来一个时期的山东城镇新版图,即构建“一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一带(鲁南城镇发展带)、双核(济南、青岛两大中心城市)六区(六个城镇密集区)”的省域新型城镇化总体格局。
烟台地处总格局中的“一群”和“六区”当中,“一群”即山东半岛城市群,“六区”,即烟威城镇密集区,以烟台、 威海中心城为核心,协同龙口、蓬莱、招远、栖霞、莱州、莱阳、海阳、荣成、乳山等县(市),构建烟威城镇密集区,建设沿海城镇密集带、海洋产业基地、滨海休闲度假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到2020年,烟台达到人口规模200万以上的大城市。
“本次规划虽然没有以往规划明确赋予烟台很高的地位,如2002年提出的‘三个突破’,其中之一是‘东部突破烟台’;2004年山东省半岛城市群规划中提出的副中心城市,但对烟台也明确提出了‘推进全域城镇化,成为全省城乡一体化的示范’的要求。”李世泰说,这就意味着烟台应在山东省继续扮演着区域性中心城市、率先发展的角色,成为山东省推进并新型城镇化的样板和示范。
路径选择——突出县域就地城镇化
本次《规划》明确了山东省城镇化的路径完全是依照新型城镇化要求而设计的。即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注重“四化”同步、城乡统筹、绿色低碳、集约发展等。尤其提出“促进县域本地城镇化”,且单列篇章阐述。因而,烟台未来的发展必须按照这些要求,同时又应结合烟台市的实际。
在李世泰看来,烟台的实际是:县域经济发达、生态环境良好、文化底蕴深厚等,为此应重点注意县域就地城镇化、生态建设、文化传承等。这也就决定了烟台今后要走“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的功能区带动型全域城镇化发展”的道路。
李世泰说,烟台理应在以下三方面作出示范:就地就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县域城镇化模式;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城乡文化保护与传承展示区等。特别在文化传承方面烟台应下大气力做大文章,从而打造出富有烟台特色的新型城镇化的模式。围绕文化传承应重点实施两大工程“城市发展记忆工程”和“乡村记忆工程”。
《规划》还围绕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提出了人口、土地、资金等多项改革。“我认为对于烟台市来讲,财税金融和土地管理改革尤其重要,烟台应建立多元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应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等。”李世泰指出。
交通支撑——鲁北走廊,面向内陆新通道
在省域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布局中,烟台被赋予“地区性交通枢纽”的地位,烟台蓬莱国际机场、德龙烟威快速铁路、青烟威荣城际铁路等烟台正在
推进的重大交通工程在《规划》中均提到。
《规划》中有关“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的两句话引起了李世泰的格外关注———“加快推进沿海运输通道建设。积极开展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中韩铁路轮渡工程前期工作,加强与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的交通、经济联系。”“积极拓展面向内陆的交通通道。以烟台港为依托,以德龙烟威铁路、滨德和荣乌高速为支撑,构建联系京津冀南部和鲁北地区的鲁北交通走廊。”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和鲁北交通走廊,我认为这是对烟台影响最大的两大工程。”他说。从近期来看,鲁北交通走廊的建设更为重要,必须加快推进,这一工程对于烟台跨越发展至关重要,这其中包括烟台港、德龙烟快速铁路、中韩铁路轮渡项目等。
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建设也格外重要。《规划》中提出,以轨道交通、快速路为主干,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提升交通整体效能,构建绿色智能、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就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烟台轨道交通前期工作提上日程。
瓶颈突破——膨胀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
《规划》对山东省当前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六个主要问题一一进行了阐述,即城镇化水平不高,市民化任务艰巨;城镇综合竞争力不强,空间格局亟待优化;产业结构不合理,就业吸纳能力不高;资源承载能力不强,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城乡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乡建设缺乏特色;体制机制配套改革不到位,政策措施不完善。同样,这六个问题在烟台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
李世泰认为,烟台有两个方面问题比较突出。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太低,就业拉动能力和对外服务能力都偏弱;二是中心城区综合竞争力有待提高,市区集约发展水平低,土地开发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应该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这二者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烟台中心城区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从而既可以优化烟台市的产业结构,又可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和吸引更多外来消费者,膨胀城区人口规模,这样两大问题都解决了。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