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连霍高速公路、二广高速公路、南洛高速公路、310国道等骨干路网,我市将构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中心。在市域内交通上,我市将构建洛阳市区与各县(市)之间的“一小时交通圈”,并对南部干线公路进行升级。按照《洛阳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我市还将加快公路运输与铁路、航空、水运、城市公交等系统的有效衔接,实现“客运零换乘”目标。
1、对外通行:构建“二纵二横五放射一环线”高速体系
近年,我市依托连霍高速公路、二广高速公路、南洛高速公路、208国道、310国道等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完善公路运输大通道建设,与铁路交通形成互补,初步构建了辐射全国的公路交通运输体系。
洛阳要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必然要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随着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进程的加快,洛阳与三门峡、济源、焦作、巩义、登封、平顶山、南阳等城市的产业合作将愈发紧密,这些城市将构成以洛阳为中心的次城市群。在这一过程中,公路交通将是洛阳与省内腹地城市联系的最主要渠道。
目前,大多数腹地城市与洛阳已建立起“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的多等级公路联系,但洛阳与部分城市的连接通道尚不够完善,一些路段已不能满足交通运输的需要,出现局部拥堵。
对此,《规划》提出,我市高速公路网将按照“二纵二横五放射一环线”进行布局。其中,“二纵”分别是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渑池—栾川高速公路;“二横”分别是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公路、尧山—栾川—卢氏高速公路;“五放射”分别是盐城—洛阳高速公路、南京—洛阳高速公路、洛阳—栾川高速公路、洛阳—卢氏高速公路、洛阳—济源高速公路;“一环线”是由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公路、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南京—洛阳高速公路共同构成的洛阳市高速环线。
按照《规划》,近期我市将启动洛阳—济源、渑池—栾川、尧山—栾川—卢氏等高速公路规划建设,远期将建设郑州—洛阳第三高速公路、新安—宜阳—伊川城市组团高速环线,并对二广高速公路市区段进行东移。
为加快建立洛阳与腹地城市的多通道联系,《规划》还提出洛阳至三门峡、济源、焦作、平顶山等地主要公路规划的提升方案。
2、组团发展:市县构建“一小时交通圈”
在市域内公路网建设上,《规划》提出,目前我市三级及以上公路仅占23%,四级及以下公路占77%,公路国省干线技术等级偏低,影响了路网的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
从地形上分析,我市公路网整体布局为扇形,城区通往西部、南部山区各县的道路主要沿洛河、伊河和汝河布设,各通道间缺乏高等级道路沟通导致各个县(市)之间联系不畅,制约了区域经济发挥作用。
对此,《规划》提出,我市将建设和提升洛阳—偃师、洛阳—孟津—吉利、洛阳—伊川—嵩县—栾川、洛阳—宜阳—洛宁、洛阳—新安五条快速通道;随后,增加洛阳—偃师第二快速通道、洛阳—宜阳第二快速通道和偃师、伊川、宜阳、新安、孟津五县环快速通道。
届时,我市将形成“一环七放射”快速通道网,使市区与城市组团之间形成“半小时交通圈”,市区与各县(市)之间形成“一小时交通圈”,从而完善中心城区到周边县(市)区的快速骨架路网,带动沿线经济向心发展,形成市县产业与交通融合的新型城市格局,进而加快周边县(市)发展。
3、城乡联系:提升县道省道,促进旅游发展
从目前我市干线公路来看,西部、南部贫困山区的公路网密度明显低于东部、北部,同时,山区公路等级整体偏低,交通不畅,制约了城乡之间人员、物资流动和地方经济发展。
目前,我市正利用栾川、嵩县、洛宁等地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加快山区生态度假休闲产业发展步伐。为破解当前西部、南部山区缺乏系统旅游公路连接的问题,我市将规划提升多处县道、省道,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客流运输需求和景区交通基础设施配套的要求。
例如,我市将在栾川南部、嵩县南部升级G311、G241、G345等国道,促进神灵寨、老君山、白云山等景区的提升。届时,我市将形成国道覆盖县城、省道覆盖乡镇、市县直连、县际顺畅的干线公路网络。
4、客运站点:市区3个客运枢纽实现“客运零换乘”
在运输场站建设方面,目前我市三级以上公路客运站只有14个,其中一级客运站仅有2个,不能满足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需求。
对此,《规划》对市县交通枢纽的客运站点布局进行调整,综合考虑城市定位、空间格局、人口分布、功能分区、铁路站场、对外交通、城市交通及旅客流量流向等影响因素,并结合洛阳未来城镇体系发展趋势,构建能力充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行高效、服务优质的客运枢纽服务体系。
根据《规划》,我市共布局32个客运站点,其中综合客运枢纽4个、公路客运场站14个、一般客运场站14个,在这些站点中,现状保留10个、改扩建3个、新建19个。
届时,市区将形成长途客运中心站、邙山汽车客运站、公路客运南站、中州西路客运站、塔湾客运站、伊滨区客运站、高新区客运站共7个站点。其中,长途客运中心站、邙山汽车客运站、公路客运南站被确定为客运枢纽,将实现公路、铁路、航空、公交等系统的有效衔接,实现“客运零换乘”目标。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