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五大城市群重新定义区域价值 人口导流成竞争关键

2016-12-26 09:1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杜冉乐

年前,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区域规划综合组成员、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郁鸿胜撰文提出,“城市群竞争力决定中国发展未来。”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必须探索多极化区域协同格局并带动整体的发展思路,使得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京津冀、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国家级城市群浮出水面。

月21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与成都商报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价值地产年会暨2016年中国城市价值白皮书发布会在成都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一个国家的城市群要多中心,尤其是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与成渝贵四大城市群正在迈向高级城市群。比如大家都讲成渝地区,但其实为成渝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五大城市群基于不同的资源禀赋与历史积淀,在发展定位与思路上差异较大,尤其是后发的成渝城市群正在加速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被普遍看好。

五大城市群格局演化

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认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年,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杨佩卿在《光明日报》上撰文称,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杨佩卿指出,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合理控制大城市过度扩张,加快健全中小城市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注重产业的合理布局与配套集群发展,引导人口和产业集中集聚,形成大、中、小城市合理有序发展格局,促使城镇地理空间优化、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共同繁荣等。

年4月份,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在介绍国家新型城镇化推进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进一步编制实施城市群规划。未来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市空间战略格局是不会改变的,也是符合规律的。通过城市群规划,特别是通过加强城市群综合交通网络的建设来合理地引导、支撑城市群的合理发展”。当月,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成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契合互动,释放中西部地区巨大内需潜力,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的重要新契机。

年9月份,郁鸿胜在《风口上的长三角》演讲中表示,中国城市群规划实际上是按照国务院批复的中国城镇化规划制定而来,在批复过程中,已经把城市群规划解释得非常清晰了。

“城市群的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主体。”郁鸿胜指出,城市群可以解决一些城市发展过程中自身不能解决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则更重要。

按照中国社科院的最新研究成果,当前,像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与成渝贵四大城市群在向高级都市群迈进。倪鹏飞表示,长三角城市现在不仅要变成世界级城市,还要变成超级城市。

城市群定位与功能错位竞争

倪鹏飞认为,现在构建网络化的城市体系,在金融、文化、服务、科技、制造等方面,不同城市及不同城市群的功能可能不一样,侧重点不同,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分工合作的、互补的、平等的关系。

年6月初,国家发改委与住建部联合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这一远景规划消息一出,立刻引来社会热议。尤其是作为引领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地位的上海,也发布了《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被赋予了“全球城市”的新定位。

郁鸿胜说,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的一个新亮点是“一核四带五圈”的网络化空间格局。一核就是上海;“四带”就是沿海发展带、沿江城市带、沪宁合杭甬发展带、沪杭金发展带;“五圈”就是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与宁波都市圈。

按照规划定位,长三角城市群将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对标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国中南部城市群等。

实际上,长三角城市群是当前国内基础最雄厚、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一个核心区域。其未来目标是通过优化提升,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

从发展模式来看,郁鸿胜说,当前各城市群的发展是很有层次的,比如成渝城市群以要素合作模式为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早就走过了这两个阶段,长江中游城市群主要以布局合作模式为主,未来的发展重点就是制度合作模式。

倪鹏飞认为,成渝贵城市群有可能成为第四增长极,因为其基本地位是“一带一路”的关键枢纽,欧亚一体化的重要支点,长江经济带的上游中心,大西南地区的综合中心和国家大西南的战略纵深,并且是国家的中心、国际枢纽和全球的门户。

从成渝城市群规划与定位来看,其未来使命是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城市群等。

当前,成都与重庆分别肩负着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使命,但各地定位有不同,比如成都将打造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而重庆则是打造西部开发开放战略支撑和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载体,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航运中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5年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就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等,实现与环首都经济群错位发展。

珠三角城市群的战略定位是共同构建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辐射带动华南、中南和西南地区发展的龙头。

长江中游城市群则覆盖了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三个都市圈,其定位是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支撑之一,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等。

创新人口导流机制成关键

近来,新一线城市“争夺战”频繁见诸媒体报道,比如杭州、南京、苏州、天津、武汉、重庆与成都等备受关注,其中一个重要考量指标就是该城市GDP总量是否进入万亿级俱乐部。

据悉,2015年,全国共有10个城市的GDP规模突破万亿,除“北上广深”外,还有天津、重庆、苏州、武汉、成都和杭州。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人才、资本等集聚为城市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希望跻身新一线城市。从经济规模看,这些城市有成为新一线城市的基础。

实际上,上述列举的重点城市也是当前位于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与成渝四个城市群中的佼佼者。倪鹏飞指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成渝贵的发展势头非常好,无论是成都、重庆还是贵州,目前在全国发展的绩效评价都是最好的,都是处在第一方阵的。

倪鹏飞认为,成都有可能成为竞争力强大的新型世界级城市,第一是当地要素,特别是优美的环境和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这是最核心的价值所在;第二是全球化联系的基础设施、创新的动力、知识和技术以及全球化的生产网络,这个决定跨国公司愿意把他的战略节点、生产节点放在成都;第三就是国家的价值,中国向西发展,欧亚一体化决定了成都的“国家中心城市”地位。

管清友认为,人才是一线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资源,通过吸引人才加快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为城市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以深圳为例,辖区人口从1979年的2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332万人,人才优势成为深圳核心竞争力之一。

“为了吸引人才长期定居,需要在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养老制度等方面做出调整,解决后顾之忧。”管清友强调说。

作为人口导入的一个重要考量指标,城市房价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比如珠三角、长三角与京津冀三大城市群,虽然各具特色和强大优势,一度成为吸引大量外来人口流入的目的地,特别是像“北上广深”乃至南京、苏州、杭州、合肥等城市,本来就是一个区域的中心城市,但2016年以来,这些城市的房价一度暴涨,引来社会热议。

中国知名经济学家向松祚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前中国一些热点城市的高房价正在扼杀新一代创业者的创业梦。

相对而言,像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武汉、长沙、南昌以及成渝城市群的成都、重庆等区域核心城市,本来就具有较强的虹吸效应与辐射效应,而这些城市的房价似乎更具有吸引力。

“像成都和重庆,房价一直平稳,尤其是成都,‘双创’做得很不错,当地环境很悠闲,优惠政策很多,适合静心做科研。”向松祚补充说。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汤海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