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让旧城保护与副中心建设比翼齐飞

2017-01-16 09:49 来源:新京报 作者:宋甘澍(北京市政协委员)

昨日上午,代市长蔡奇在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强旧城整体保护,擦亮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

作为东方城市的杰出代表,北京旧城布局严谨、中轴明显、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在世界城市中独树一帜。但由于历史原因,很多著名建筑被单位和居民占用,如段祺瑞执政府,有的甚至成了大杂院;不少胡同街区被拆墙打洞弄得千疮百孔。不夸张地说,旧城现在处于带“病”运行状态,不堪重负。而文物、文保区之外旧城的一些建筑、胡同肌理和文化元素,也不断被蚕食。旧城保护任务艰巨、形势严峻。

北京副中心的建设被定位在百年大计、历史工程,就给具有约3000年建城史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提出了一个参照系。在当下,擦亮“金名片”,需要把北京旧城当作一个整体来保护。

首先,要树立“大文化”理念。以旧城为“根”,以文化为“魂”,强化“人在城中、城在文中、以文化城”的认知,统筹处理好居民与旧城、更新和历史、保护和利用的关系。用历史文化指导“金名片”的保护,推动旧城由功能城区向文化城区转变。

其次,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旧城整体保护,推进文保区腾退疏解有机更新,延续古都历史文脉。保护的对象从单体建筑、文保区拓展到整个旧城范畴,这不仅是保护对象、方式的简单调整,更是保护意识特别是规划理念的“质的飞跃”。

梁思成先生就曾经明确指出,“北京古城的价值不仅在于个别建筑类型和个别艺术杰作,最重要的还在于各个建筑的相辅相成,在于全部部署的庄严秩序,在于形成了宏壮美丽的整体环境。”对旧城的整体保护,就是一种最高境界的保护。

还有,要树立协同意识,积极主动把握旧城保护契机。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年底四大市级班子和相关市属行政部门要率先启动搬迁到城市副中心;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不断取得新进展。这些都将让旧城有效调减功能、有效增多物理空间、胡同回归安静,迎来难得的窗口期。

旧城保护不能立足于“坐享其成”,应结合副中心的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主动谋划调控多少人、疏解多少功能、空间怎么用等问题,把国家发展战略给旧城保护创造的红利用好用足。

北京旧城保护正面临绝佳的机遇,而要实现副中心建设目标,就该让旧城重获文化活力,最终让旧城保护与副中心建设比翼齐飞、交相辉映。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汤海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