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国际经验与教训表明,全球城市滨水区域健康发展需要科学规划:需要重新思考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的利用;需要平衡经济效益与文化、公共利益、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需要在全球的现代主义和本土关怀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强化黄浦江两岸与上海城市总体协同发展,将黄浦江两岸打造成世界级滨水区,必将为上海迈向全球城市增色
当前,黄浦江两岸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贯通开放已到最关键阶段。到年底,上海将确保“还江于民”,但这绝非划上“休止符”。上海市委强调,要以实现贯通来形成倒逼机制,进一步助推各项工作的完善。
黄浦江发展轴见证城市转型发展
作为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一直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进步和繁荣。从上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黄浦江发展轴在上海历次城市总体规划中均具有重要地位。民国时期,1929年的大上海计划与1949年的大上海都市计划 (第三稿),明显呈现了沿黄浦江两岸带状发展的城市格局。1953年苏联专家引导下的总体规划同样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将浦江两岸“港区”的带状模式与城市总体圈层模式融为一体。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1959年的总体规划,黄浦江廊道在城市格局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1986年的总体规划在采用“多心开敞式”布局的同时,依然确定了“以黄浦江为发展轴、向杭州湾和长江口南北两翼发展”的格局。
直到1999年的总体规划,黄浦江在城市格局中的轴向作用开始被弱化。规划的指导思想由“浦江时代”转向“长江时代”,提出了“多轴、多层、多核”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2002年1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做出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重大决策。此后十余年间,随着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黄浦江在功能定位上已经从过去以交通运输、仓储码头、工厂企业为主,逐步转向以金融贸易、文化旅游、生态居住为主,基本实现了由生产型向综合服务型的功能转换与定位升级。同时,上海面向2040年提出“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发展愿景,将建设“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黄浦江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动脉,其创新、人文、生态价值需要进一步挖掘,其空间需要进一步为市民所共享。
国际都市滨水区开发需科学规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世纪以来,从伦敦到毕尔巴鄂,国际都市滨水区的开发与重构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伦敦在发展过程中,确定了源于伦敦中心区,沿着泰晤士河两岸向东拓展至肯特、埃塞克斯郡等小城镇的“泰晤士廊道发展战略”。该地区不仅拥有大规模待开发的工地,也存在大量十分贫困的社区。政府成立专门开发小组,确定发展规划,并与大伦敦空间发展战略有机统一,指明了该地区的发展未来。同时,这个文件提出了建议复兴的地区,包括伦敦东部的新开发和泰晤士河岸小镇的改造。泰晤士廊道规划在伦敦大都市区的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其实,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纽约、温哥华、鹿特丹、悉尼等一些国际滨水城市也发生了结构性变迁。国际滨水区再开发实践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60年代零星的短期的实施计划、70年代有组织的公私合作与再开发、80年代保护再生和开发模式的多样化、90年代可识别性构建与生态环境保护等。2000年之后,许多学者对国际滨水区再开发进程中出现过度商业化、空间私有化的现象提出了异议,甚至批评“世界级的滨水环境通常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城市”。滨水区域作为城市呈现给世界的国际脸面,地方精神及其传承必须考虑。
国际经验与教训表明,全球城市滨水区域健康发展需要科学规划:需要重新思考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的利用;需要平衡经济效益与文化、公共利益、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需要在全球的现代主义和本土关怀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以文化引领黄浦江两岸规划建设
强化黄浦江两岸与上海城市总体协同发展,将黄浦江两岸打造成世界级滨水区,必将为上海迈向全球城市增色。因此,笔者建议:
转变认知观念。全球滨水城市的发展模式是多样化的,不能简单套用现代主义城市的圈层结构、带状结构。对于上海未来的空间发展格局,应充分利用好黄浦江的自然禀赋与历史资源,因地制宜地将这一生态、生活、生产廊道整合到整个上海市域的网络化格局之中:充分发挥黄浦江的轴向发展优势,带动滨江两岸与城市腹地区域的协同发展,推进沿岸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建设。在上海城市整体网络化结构中凸显黄浦江的带状格局,在“市域生态基底结构图”与“市区绿道蓝道规划”中要将黄浦江廊道要素有效对接。
浦江两岸需要统一的规划蓝图。在现有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草案中,建议增设一个关于“黄浦江”主题的规划内容。建议从淀山湖到吴淞口,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缝合城市与郊区之间的间隙,尊重多样性的同时进行全域整体规划,统一规范滨江地名的命名。同时,黄浦江廊道的主题规划在生态、文化景观、水利工程、交通、土地使用等维度上应该整合,即多规合一,科学合理设定浦江两岸的底线约束、内涵发展以及空间预留。从而使得滨江的各区段包容、协同发展。
浦江两岸规划建设的开发模式应转向文化引领。21世纪全球城市的发展,更加注重生态文化的魅力。上海未来的发展应基于黄浦江的历史与文化。这种文化引导的开发规划可以基于文化资源自下而上的更新、结合文化产业自上而下的转型、依托文化设施为核心的乡建运动、结合日常文化活动的社区营造等。其中,滨江两岸风貌的控制是文化引导规划建设的具体体现。在技术层面,对滨江天际轮廓线、建筑形体风格等进行分段分层总体引导,弥补单元地块规划的缺失,呈现并缝合沿江各段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借助滨水界面这一天然的“宣传窗口”,讲好上海故事。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中心教授)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