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5年5月23-24日,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在广州隆重举行。其中,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承办的第16分会场“大数据与城乡治理”研讨会受到业界广泛关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作为分会场主席,作了题为《城市规划的数据理性》的报告。会后,吴志强校长接受了中国城市规划网记者的专访,进一步畅谈了大数据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渊源和现状局限。他强调,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要回归到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可持续挑战--生态修复、经济转型、城市生活,回归这三个目标,大数据和城市规划治理就会结合得更好。
城市规划与大数据的相互需要由来已久
中国城市规划网记者:您在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曾提出“城市规划与大数据是天作之合”,今天您能具体解读一下这个说法吗?
吴志强:从城市规划本身来看,规划的非理性化的问题,不是从我们这代人才开始认识到的。早在五六十年代,老一辈规划学家就开始思考,如何把规划凭借实践经验学科,加强其理性内核的科学支撑。经过近30年的发展,从全球范围来看,这个目标只在交通规划领域实现了明显提升,在城市整体层面一直没有完成。其主要障碍就是有数学手段却没数据。国内这一方向发展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彻底破坏,改革开放后的建设热潮中又缺乏群体静下心分析这一问题,导致现在规划学科在数据方面,存在一种久来的饥渴,就是对认识城市本身作为我们工作对象的一种饥渴。城市自身是如何运行,我们不能只看到城市表面的“形”,没有看到背后真正的“流”。如果说城市是一个生命体,城市发展实际上是生命体不断更替的过程,每天都在自身运行、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针对这些过程我们都没有数据。所以,大数据可以说是城乡规划学科的历史性礼物,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中,谁都渴望有数据的支撑,但是以往没有,这就造成了城市规划对大量数据长达30年的“单相思”。
另外一方面,从信息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数字科学的诞生和大量新技术的涌现,当所有现象都可以用数字来显现的时候,他们碰到了一个最大且最复杂的人造物--城市。大数据的研究者也在寻找应用案例,他们的单相思起码也有5-10年,他们也在思考这些数字手段到底能用到什么地方。
所以,我比喻“城市规划与大数据是天作之合”,城市规划需要大数据的技术支撑来做到更加科学理性,大数据需要展示他们的技术可以在城市这个复杂系统中的应用,一旦运用到城市,受益的人无穷。
大数据应用于城市规划要回应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中国城市规划网记者:当下大数据在城市规划的应用中,存在哪些问题呢?
吴志强:第一,解决问题的导向不够明确。有人为了数据而做数据研究,在玩数据的时候忘记了城市是一个每天都需要解决问题的地方。在城市生命发展过程中,每个成长阶段都有大量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人只是碰到什么数据就研究什么数据,还没有针对每个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来研究。
第二,沉浸于可视化的表现形式。很多人把大数据作为一种显现手段,大数据的可视化表达让人觉得好玩。我们不应该沉浸在这种表现形式上,而是应该关注形式背后的问题说明。
第三,过分崇拜大数据。大数据和小数据都是为了找出关键节点,两者需要共同运行,从大数据中发掘的小数据往往更能说明问题,不能用大数据简单的排斥或否定小数据。
这三个问题都需要回归到一个原点,回归到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可持续挑战--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转型、城市生活的可持续运行,回归这三大目标,大数据和城市规划治理就会结合得更好。
智力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城市规划网记者:您认为不同的国家与城市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两种方向:智力城镇化与体力城镇化,未来十年是中国到底走上哪条路的关键分叉点。目前我们国家在智力城镇化和体力城镇化方面是什么状况呢?
吴志强:中国现在正好处于分岔口上。根据对国际经验的研究总结,城镇化率达到60%以后,不同的国家与城市将会走向截然不同的两条发展道路。一条是延续原来的城镇化模式,将农民变成工人。这样的城镇化路径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转型、不转向智力城镇化道路,是会跌落体力城镇化的陷阱。没有真正做强功能、生产产品、创造产品、创造市场的人才,是不可能进入智力城镇化攀岩期,如果资本被拿走随即会出现塌方,掉入陷阱。国家城镇化命脉必须由自己的头脑掌握,而不是仅由体力维持。在这一背景下,创新驱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必须尽早进入攀岩期,以创新驱动城市发展,以智力创新带动整个中国城镇化发展,横向与纵向的发展都要做到平衡。智力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选择智力城镇化的道路,才能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以上采访稿已经专家确认,转载请注明来源)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