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踩着的地都是历史,吹过的风都是文化。
这里是西安。
中华文明的“基因库”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城市,也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文物遗存众多,素有“华夏源脉”的美誉,是华夏文明的“基因仓”、周秦汉唐历史的“标本库”,是中外游客感受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首选地。
坐拥“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明城墙等世界顶级文物古迹,西安历史文化遗存和文物存量在全国区县首屈一指。“千宫之宫”唐大明宫,“古调独弹”百年易俗社,北宋东岳庙,明城墙……这些文物古迹一砖一瓦、一路一景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2100多年前,张骞从这里出使西域,历经千难万险,凿通了联通欧亚的丝绸之路。
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今天的西安,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创新相得益彰。
70年,涅槃重生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古都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西安解放70周年。西安70年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城市奋斗史,也是新中国砥砺前行的一个生动缩影。”西安市市长李明远表示,70年来,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从建国初期的满目创伤、封闭落后,逐步发展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和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实现了历史性蜕变。
如今,大西安站在一带一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运会等战略机遇期新起点上,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已经启程。
“我们把荒草丛生的‘大北郊’,建成了寸土寸金的‘新中心’;将一穷二白的‘老洼滩’,变成了殷实富裕的‘高产地’。”西安市未央区委书记杨建强说,建区初期,未央是白天荒、夜里黑的“大北郊”。改革开放后,城市建设开始发力,未央区把城改作为推进农村形态向城市空间转变的根本途径,西安北站、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市行政中心等一大批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项目顺利建成,城市空间延伸到渭河沿岸。
通过‘腾笼换鸟’加快纺织城老工业区改造,灞桥区纺织城地区完成了‘一五’时期国家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西纺集团’的整体搬迁改制,把全陕西最大的国企破产案变成了最大的民生工程,西北一印老厂区摇身一变为文化创意街区。”西安市灞桥区委书记贠笑冬说。
“从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到西北唯一的吨粮县,上世纪的高陵创造了闻名全国的农业成就,并于世纪末拉开了由农向工的转型发展大幕。”西安市高陵区委书记杨仁华说,“今天,我们又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大西安北跨发展机遇、大交通区域枢纽机遇、大城乡统筹发展机遇。”
“现在这里成了西北最重要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集散地,是联通全国的交通枢纽。”西安市新城区区长王征说,“城东区域正在实施的幸福林带工程,是全球最大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工程之一,建成后将成为西安市城东最大的绿色生态廊道,极大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同时带动周边区域整体发展。”
“从1980年到2018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由5567万元增长到1757.98亿元,增长了3156倍,年均增长24.6%。”西安市雁塔区委书记赵小林说。
2018年,西安市生产总值8349.86亿元,比1949年(1.89亿元)增长了858倍;人均GDP 85114元,比1949年(83元)增长了102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58.72亿元,比1950年(1.51亿元)增长了3085倍;地方财政收入684.7亿元,比1950年(1533万元)增长了4465倍。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砥砺前行
2018年初,国务院批复《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 明确了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进一步提高了西安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使西安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新机遇。
“我们的目标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核心示范区,到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千亿元,打造中西部有影响力的千亿级实力城区。”西安市碑林区委书记刘其智说。
“雁塔是西部经济强区,生产总值在西部城区连续四年突破千亿大关,在西部城区率先突破1500亿元,占西安市近五分之一。”西安市雁塔区委书记赵小林说,雁塔区的目标就是要以“当好领头雁、走在最前列”的目标定位,全面发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主城区。
“有‘世遗’品牌的文化优势、高铁枢纽的交通优势、水系丰富的生态优势、多轮驱动的融合优势,未央区有条件、更有责任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的‘承载区’。”西安市未央区委书记杨建强说。
千年古都在新时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春天,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西安正全面加快发展“三个经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全面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
“发挥综合交通和区位优势,培育枢纽经济的新动能;发挥古丝绸之路起点优势,建设门户经济的新高地;发挥要素资源聚集优势,打造流动经济的新引擎;发挥营商环境优势,为‘三个经济’提供坚强保障。借力改革创新汇集的强大动能,驱动莲湖区朝着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汇融合的国家中心城市典范城区加速迈进,打造‘三个经济’的支撑点。”西安市莲湖区委书记和文全说。
地处内陆,不沿海、不沿边,西安开创了陆港的成功范例。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建成国内最大且具有国际国内双代码的陆地港口——西安港,中欧班列“长安号”实现高水平、常态化运营。实现了由“不沿海不靠边的内陆城市”到“面向‘一带一路’开放的前沿城市”华丽转身。“长安号”货运班列连接中亚辐射欧洲,为中国商品出口国外产品进口开辟了一条安全高效便捷的新通道。截至2019年9月底,中欧班列长安号已累计开行3226列,累计运送货物309.5万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九大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作出了全面部署。
围绕保护大秦岭、保护母亲河等中心任务,西安加快推进区域生态环境修复,努力打造宜居环境。
“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自觉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2018年以来,鄠邑区已经拆除秦岭北麓各类违建527宗57万平方米,加强河道治理,实施涝河渼陂湖水系生态修复,鄠邑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0.16%。”西安市鄠邑区委书记范九利说,以保护大秦岭为核心,让秦岭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样板,当好大西安“城市生态会客厅”。
西安市周至县委书记杨向喜说,“作为南依秦岭,北濒渭水,千里秦岭最雄伟且资源丰富的一段,周至将加快沿山旅游公路建设,打造绿色路网、绿色廊道,系统推进峪口水系治理,将沿山区域打造成为周至生态旅游的核心景区和大西安的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
“长安区最宝贵的资源是大秦岭,秦岭长安境内面积876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55%,秦岭陕西段有72峪,长安占24峪。”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王青峰说。
“打造‘山水林湖生命共同体’,根治三大生态灾害,浐灞建成了西安城区面积最大的湿地景观区和生态带,将秦岭与浐灞渭河有机融合,形成连接秦岭与渭河、贯穿西安东部的重要生态廊道。”西安浐灞生态区管委会主任门轩说,“浐灞湿地现在已经成为全国三大候鸟迁徙路线——中部路线的重要落脚点,每年在这里过冬的候鸟达到30多种,白鹭、鸿雁、绿头鸭、白琵鹭、中华攀雀等100多种野生珍稀鸟类在这里安家。”
“诗和远方”文旅融合
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全面加快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并轨步入快车道。
“深化‘旅游+’战略,培育壮大文旅康养产业,打通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蓝田要启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西安市蓝田县委书记陈顺利说。
“坐拥兵马俑等世界级的景区和御温泉文化等丰富的超级‘IP’,临潼要以全域旅游为引领、品牌工业为支撑、特色农业为基础,增加产业发展的聚合效应。”西安市临潼区委书记王浩说。
“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让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成为西安旅游的‘金字招牌’。”莲湖区委书记和文全说,2018年莲湖区接待游客894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80亿元,总量位列全市第一。
打造超级文化IP ,让城市品牌亮起来,探索文化产业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西安曲江新区以国际化、国家级文化IP作为突破口,打造文化旅游新IP,2018年接待市民游客1.31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2亿元,4A级以上文化旅游景区数量、游客接待数量占西安市‘半壁江山’。在2019西安中国年活动期间,大唐不夜城共计接待游客约1700万人次。春节黄金周期间,曲江新区共接待市民游客76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1.62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2018年,西安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47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2554.8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74%。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和山水等资源禀赋,以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西安正在大力推动“文化+”“旅游+”战略,加快实施国家大遗址保护工程、皇城复兴计划和文化旅游产业倍增计划,全力打造丝路文化高地、世界旅游时尚之都。
追赶超越新时代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立于“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迈向“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初心不改,信念如山。
“在刚刚过去的10月17日至21日,航空基地成功举办了中国通用航空业界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专业化、国际性展会——2019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主任姚涌说,“未来将紧抓低空空域逐步放开的机遇,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形成了在全国首屈一指的通用航空竞争优势。
“一方面大力引进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另一方面围绕航空特色主导产业,打造千亿级航空产业集群,阎良工业正加速向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变。”西安市阎良区区长苟继东说。
百度云计算(西安)中心项目、华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腾讯智媒体丝路总部、滴滴丝路总部、金山云项目、星闪无人机自动驾驶与地理信息应用等,涵盖新能源、新材料、商业航天、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的大型项目落户西安航天基地。
持续推进改革创新,西安正在构建起以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五大主导产业为支撑,以智能终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新动力,以高新、经开、航空、航天等一批国家级开发区为引领的发展格局。
围绕万亿级工业大走廊建设目标,西安经开区聚焦打造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八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吸引了陕汽、吉利新能源等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质企业入区发展,形成较为完备的汽车全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高端制造业基地,2018年西安经开区汽车产业产值达到809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603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503亿元,能源加工产业总产值1323亿元。
吸引培育了三星、西门子、霍尼韦尔、英特尔、艾默生等115家世界500强及跨国龙头企业,2000家外商投资企业,149家境内外挂牌上市企业。科技创新竞争力位列全国第三的西安高新区,依托自创区、自贸区“双自联动”,正在全面支撑西安建设具有竞争力的丝路科创中心。信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千亿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西咸新区将充分把握好机遇,发挥好大西安的引领作用,加快新中心规划和建设,提升大西安的集聚辐射能力。”西咸新区管委会主任康军说,围绕建设大西安新中心的目标定位,西咸新区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国际视野、世界标准、中国范例、西咸特色”为建设标准,主动融入大西安,共享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11月初,西安市印发《西安市办好第十四届全运会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项目工作方案》。“奋战600天,抓住承办第十四届全运会的重大机遇,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西安特色,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西安市委书记王浩表示。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历史浸润的土壤中陕西西安正在深耕改革开放试验田。在古丝路的辉煌和现代的发展中,大西安正以更宽广的胸怀拥抱世界。 (段博 贺鑫)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