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大健康”科技新趋势下的城市医疗规划展望

2020-02-04 11:53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作者:邱爽

导读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既需要坚定信心,同心协力,共克时艰,也需要科学理性地分析思考本次疫情的方方面面。对于规划师而言,从专业角度对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进行反思,吸取疫情带来的教训,探索面向全面小康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的人居环境,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开辟“规划师在行动”的专栏,诚邀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作者 | 邱爽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医疗设备的小型化、便携化是目前“大健康”领域的一大新趋势。通过和数据云端的人工智能“医生”相配合,便携化医疗设备可以直接面向个体,快速检测病症并提供定制的治疗咨询方案,实现“点治疗”(point of care)。这样的科技变迁将使未来的医疗诊断和治疗趋于“扁平化”,每个人都可以借助便携化的医疗设备对疾病进行检测和治疗,从而大幅度减少对于医院等“中心化”医疗机构的依赖程度。在面对疫情时,“扁平化”的诊疗科技可以提高疑似病例的检测效率,减少医疗资源的“挤兑”现象;同时,“足不出户”的“点治疗”可以直接实现对确诊病例的定位与隔离。这意味着医院的分级、分类以及空间分布选址这些在传统的医疗专项规划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在未来的重要性会降低,城市医疗规划的重心应该从“空间专项规划”向“医疗服务管理”进行转变。

1、“大健康”行业的科技新趋势

目前,小型、便携的医疗设备的研发工作已经逐渐成熟,典型案例包括小型化的超声波设备等。而更多针对特定病症的小型化检测设备也逐步涌现,如用于血液检测“潘多拉CDx”,由一个小型离心机+探测器组成,只需要把人类血液样本放到其小光盘上,15分钟之内就可以读取血液中的各项指标,并且提供一份十分详细的血液报告,目前已经用于乳腺癌临床检测,其检测过程不仅无痛,而且效率和准确度较高。另一个案例是手持DNA分析设备,外观类似一个手机,可以通过采集一滴血液样本,分析出是否感染了某种疾病和病毒,同时还可以检测出病人所感染病毒的抗药性强弱,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检测结果还可上传到云端,辅助医生分析。面向个人的可穿戴设备更是便携式医疗设备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其中达到医学要求的个人手环市场已经逐步火热起来,Apple Watch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成为正式的医学设备。

2、解决城市防疫的关键难点

便携式医疗设备通过将诊断、治疗的医疗资源下沉到个体(point),可以大幅度减少医疗资源短缺和“看病难”的问题,而其对于城市疫情的防治处理工作更是具有重要价值。此次武汉肺炎疫情可以看出城市防疫工作的关键是要提高疑似病例的检测效率,减少医疗资源的“挤兑”现象;并且对确诊病例能够进行快速有效隔离。武汉所出现的“医院挤兑”现象,原因并不仅是确诊的患者数量过多,而是疑似病例甚至是普通流感病人也由于恐慌涌入医院。这不仅不利于医疗系统的合理运转,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概率。

便携式医疗设备可以通过收集个体的医疗样本数据,将其传回人工智能数据云端进行分析,并快速反馈样本的检测结果。这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病例检测效率,同时对于反馈结果显示呈阳性的病例可以马上进行定位,并进行隔离(或在家自行隔离)。技术上的重点是在便携式医疗设备中嵌入能够对样本进行分离提取的操作系统,并在数据终端针对病毒基因序列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通过人工智能得到识别病毒特异性基因上特征靶标的具体算法。

3、城市规划层面的建议

医疗行业的“扁平化”趋势并不意味着城市医疗规划的式微。事实上,不管哪个行业领域的“去中心化”的同时,都更加依赖一个强大的管理中枢。它为各个扁平化的个体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是“去中心化”能够成为现实所必要的基础设施。具体来看,未来城市医疗规划面临从“空间专项规划”向“医疗服务管理”的转变,规划的具体内容包括“建立一个信息云端,提升一个服务终端,制定一个商业模式”。

首先,需要构建一个中心化的数据收集和处理云端。这样的数据平台不仅与各个“点治疗”的个人医疗设备联通,同时还需要将各个设备进行空间定点,形成一套“医疗地理信息数据”。目前很多城市都已经拥有规划层面的地理信息平台,在未来可以将其与医疗板块的数据资源进行对接,构筑起打造“健康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

其次,为医疗设备的使用、维护维修提供配套服务终端。“点治疗”方案决定了这样的服务终端数量,并且要“贴近群众”。本文的建议是将目前中国城市中存在着的大量民营药房提升为这样的服务终端。这样选择的理由是,药房广泛分布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和社区周边,数量多且与老百姓生活联系紧密;同时这些药房目前的商业模式是以卖药为生,由于市场竞争巨大,也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如果将便携式医疗设备的相关服务职能下沉到药房,不仅可以解决居民和家庭的相关配套需求,同时也为药房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领域,将以卖药为主的传统药房商业模式延展到更加广阔的医疗服务领域之中。由于药房之间的竞争激烈,不能提供此项服务的药房将会被淘汰,这意味着政府几乎不需要财政投入就可以完成针对个体医疗设备的服务。这也可以看作是城市存量规划的一个应用:即提升存量药房商铺的使用效率。医疗专项规划在其中需要完成的工作主要包括制定医疗设备使用的标准和流程、细化设备维修的准则以及针对医疗数据保密等相关的制度设计等。

最后,依托医疗大数据建立合理的公共财政商业模式。城市规划的一大职能就是为政府提供合理的商业模式。在便携化的医疗设备时代,医疗设备所收集传回的个人医疗数据可以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其中与医疗保险相结合的HMO模式(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是一种目前已经发展成熟的可行的公共财政商业模式。HMO模式是指通过追踪医疗保险会员的身体数据,向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建议,最终目的是为了降低会员的医疗保险支出。保险公司通过帮助人们少生病,从而节省了保险费用,并从中盈利。这种模式最早是由美国凯撒集团开创,并在1973年被美国法律所确定。HMO模式在美国取得了公认的成功,目前美国有三分之一的人都在凯撒集团参保。可以预见,这对中国国有的保险公司而言是一个巨大商机,至少可以大幅度缓解不堪重负的医保社保收支赤字。和目前城市规划中测算土地开发的“收益-成本”类似,围绕医疗数据所构成的商业模式的财务测算也将是未来城市医疗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