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兰州向地下空间要效益
无论是削山造地,还是工业企业出城入园,或地铁一号线的启动,还是兰州新区的建设,都是兰州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解决城市综合征的不断尝试。
仅在城区,兰州市可供开发的地下空间就有100平方公里,也就是有3571个东方红广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综合征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开发建设空间锐减、城市交通拥堵突出、城市基础设施不堪重负等一系列问题随之显现。作为兰州来说,其狭长的地理环境使得城市综合征更加明显。
因而,关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管理,成了各界关注越来越热的一个焦点。8月29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兰州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及人防工程建设 规划(2011-2020)》,将目光聚集到被誉为“第二空间”的地下,开始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破题之举。
一方面是,交通拥堵、城市发展空间受限;另一方面是,我市可供开发的地下空间足有3500个东方红广场大小,期待开发利用。
空间受限:根治城市综合征迫在眉睫
其实,城市发展空间狭小一直是困扰兰州发展的一个瓶颈。
据统计数据显示,至2013年11月,兰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达58.3万辆。随着兰州机动车保有量的日渐攀升,与之相对应的出行、停车等问题就凸现出来。民进兰州市委曾就兰州的停车场现状经过了一次调研,据悉,兰州市公共停车场仅180处3700多个泊位,加上居民小区、单位等的专用停车场,全市共有11万多个泊位,这就意味着有近8成的机动车“无家可归”。
市政协委员赵俊良告诉记者,交通拥堵仅仅是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的一个方面,建筑空间拥挤、绿化面积减少、城市污染加剧、环境质量下降……一系列问题,历来就是兰州人亟需破解的难题。
兰州市人防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无论是削山造地,还是工业企业出城入园,或地铁一号线的启动,还是兰州新区的建设,都是兰州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解决城市综合征的不断尝试。记者注意到,在该人士的案头,摞着厚厚的地下空间开发方面的资料。有《地下空间专项建设规划》、《人防工程建设规划》、《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利用领导小组的通知》、《兰州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主任委员会会议纪要》等一系列文件,还有外地一些先进做法。
他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样,将目光瞄准了地下。“向地下要空间已经成为兰州发展的破题之举,不得不为了。”他说。2013年7月,市人防办就向市政府递交了《关于有序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建议》,该《建议》中说,发达国家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历史表明,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00美元以后,才能进入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阶段;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或超过3000美元,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达到高潮。2012年,兰州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564.41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7800美元,已经迎来了地下空间开发的高峰期。
他山之石:“纵深”发展的一条可持续道路
据介绍,按照国际城市发展进程,地下空间将成为城市的第二空间。从1863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开始,国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从大型建筑物向地下的自然延伸发展到复杂的地下综合体(地下街),再到地下城(与地下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相结合的地下街系统),地下建筑在旧城改造再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地下市政设施也从地下供、排水管网发展到地下大型供水系统,地下大型能源供应系统,地下大型排水及污水处理系统,地下生活垃圾的清除、处理和回收系统以及地下综合管线廊道(共同沟)。
而在国内,上海的立体化城市建设和地下空间成片联网开发是最成功的。目前上海已经建成地下工程34110个,建筑面积6800万平方米,开发强度达到了1.06%,其中中心城区的开发强度已经超过了20%;近10年间,北京市地下空间年均建成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
1/3 | 1 | 2 | 3 |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