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统筹推进经济、城市、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是实现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基于对成都独特生态本底、丰厚文化底蕴、国家战略作用的深切期许和历史嘱托,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提出了“公园城市”理念。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下,成都应以协调为内在要求,科学地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核心,实现空间设计和人民需求相协调;立足“生态优先”的城市发展根本,实现资源约束和发展战略相协调;通过“优化布局、塑造形态”等有效手段,推进空间形态和社会经济、历史传承和当代发展相协调,最终将成都打造成为协同共荣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0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实现空间设计和人民需求相协调
空间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对象,合理的布局、美丽而富有文化内涵的风貌,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城市发展的核心是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塑造高品质的生产生活空间是城市规划的中心。这就意味着城乡规划要从人的尺度出发,而不仅是陶醉于宏大的现代技术;从人的感受出发,创造富有文化意义的丰富空间;从历史文脉出发,保护与发展地区文化传统;从不同人群出发,认识到不同职业、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不同要求。尽管城乡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行业,但仍需与其他行业形成合力,实现精细化治理,如此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民。
比如,瑞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瑞典绿色建筑委员会指导下编制的城市设计导则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关键是该城市设计导则是一个完整的综合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当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仅仅靠一个城市设计导则指导城市建设,与其他行业的综合协调非常重要。公园城市的特征是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突出“服务所有人”,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城市建设。城市精细化治理并不仅是将原有规划与设计及管理变得更加细化、深化,而是要更加细心耐心地观察和研究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各种不同人群的需求,各种不同地域的差异,各种不同政策的效能,等等,从而形成精细化治理的策略。以社区规划为例,规划人员不再是简单地按照规划原理、规范,做一个居住区或小区的物质空间设计,而应关注生活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公平公正的社区生活。公园城市示范区规划更应该将服务人民放在首位,打造美好生活家园,实现精细化治理,从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02 坚持生态文明引领 实现资源约束和发展战略相协调
只有践行生态文明发展观,把自然资源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要求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始终,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才能可持续。盲目追求人口大规模、用地大范围、建设高标准,规划中超前使用土地,建设中一味追求高、洋、新和豪华,以城市规模大小、新旧和视觉感知来衡量城市发展等观念正在被摈弃。公园城市示范区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既要考虑人们对资源环境的需求,更要关注资源环境能够服务人类生产、生活和活动利用的可持续性和极限,确保自然环境系统不会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危害和破坏。在公园城市示范区规划阶段,就应掌握各类资源的特征评价及合理利用和开发方法,建立资源与自然环境分析,明确这些资源与环境对社会发展的约束要求,并在约束与发展之间建立耦合关系,尊重城市发展规律,通过配置空间资源促进公园城市发展。此外,公园城市还应在更广域的范围当中考虑到城市的生态功能适宜性、农业功能的适应性和城镇建设开发的适宜性,在整体上进行综合统筹引导,实现整体层面上的自然资源禀赋与城市发展战略相协调。
03 强化系统思维 推进空间形态和社会经济相协调
公园城市不是简单的公园形态或城市空间,而是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的复合系统,是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是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新模式。城市空间是空间、自然与人文互动的结果,由多种深层结构共同作用、交织形成。不同成因的城市空间,带来各具特色、千姿百态的城市面貌。同样,城市空间一旦形成,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和人的生活等都有反馈作用,这就是空间的能动性。
韩正副总理提出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统筹考虑、系统谋划。如果不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来认识,而只作为空间形态设计产品来对待,很多理念就会错误,很多行动就会失误。城乡规划早期单一以物质规划为目标的方式就存在问题,因此才在随后的规划过程中,更加重视空间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强调维护公共利益,支持社会安定,合理利用资源,延续历史文化,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应用大量的社会经济管理等其他学科的有效方法,在推动空间形态与社会经济相协调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研究。公园城市示范区规划要加强对空间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重要基础要素的全系统分析,以自然生态本底以及人性的空间场所为基础,引领功能产业、资源利用、文化景观、生活服务、品牌塑造等各方面协调发展,呈现空间上的大美形态与全方位的协调统一。
04 古今交融 追求历史传承和当代发展相协调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历史文化的保护。城市空间的构成要素,如轴线、滨水空间、街道、院落等,在不同地域文化、不同自然环境影响下有不同结构、肌理、序列特点。这些特征性的空间组合模式,是各地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和文化内涵逐步形成的,这些独特的、相对稳定的空间组合模式,就是我们提出的城市空间基因。
尊重自然山水,传承和发扬历史文化,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等规划要求,都是传承和发展优良空间基因。通过传承和发展空间基因,将保护历史遗迹、保护历史文脉与人居环境改善、城市特色彰显统一起来,让历史传承与当代发展相协调,有利于增强公园城市示范区的人文感知,营造特色鲜明的人文生活。从空间基因的视角,在城市建设中应当传承的并不是外在形式细节,而是传递空间与自然人文和谐发展的信息。在城市格局和空间形态方面,传承空间基因有利于保护地域文化与自然特点,孕育发展创新的可能性。例如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进行了建筑创新,让古老城市显现时代活力,正是空间基因历史传承和当代发展的共赢。雄安新区建设是国家大事、千年大计,其规划设计既体现生态文明时代中国城市化道路与城市建设的新方向,也体现城市规划设计在理念与方法方面的新探索——更重品质,更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更善用中国人自身的智慧,更自觉将中华文化传承和当代生活结合起来。在参加雄安新区的相关规划设计时,结合雄安新区的历史文化与特色,基于华北平原的城市特点,通过强调方城形态肌理、正交轴线体系、分形序列组织等华北平原的空间基因进行规划设计的导控,为雄安新区“一方城、两轴线、五组团、十景苑、百花田、千年林、万顷波”的城市形态格局夯实了技术基础。成都市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也可以学习雄安新区的规划思路和相关做法,需要注意的是,借鉴的是方法,不是形式,因为各地自然特点与地域文化不同,空间基因的保护与传承需要经过深入的、有针对性的研究。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