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中共中央党校·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中国城市改革与发展”课题调研组进行了调研研讨交流,7位专家从“昆明市加快新型城镇化与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建设对策研究”和“昆明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思路和对策研究”两个议题着眼,为昆明发展问诊把脉,建言献策。
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董祚继:
要在土地存量盘活上做文章
昆明推行城镇化,必须坚持做大做强产业,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加强空间规划,防止“过度城市化”。
推行城乡一体的城镇化,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的可持续供应”。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还是要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我们应在“存量盘活”上做文章,有效途径为:城镇低效用地开发、旧工厂的改造和城中村改造。
二是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城镇用地扩大与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相挂钩。关键是操作规范,不能违背意愿。把它放大到一个市区、省域来看,这个政策的空间就大得多。
最后是实行差别化的用地政策。昆明要发展旅游业业、新兴产业,这需要用地,可采用三种模式。一是“租让结合”,很多产业寿命不长,该出让的出让,该出租的出租,以后企业没了,这个地照样可以发挥作用。二是采用“只征不转”,旅游业很多用地不需要转变用途,但是要征收,这将大大节省用地指标。三是推进集体土地入市,以后在农村的土地可直接用农民的土地,通过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后,支持产业发展。
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李庆瑞:
以规划衔接实现协调发展
昆明要建设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应在理念上以生态文明引领建设。每一个城市的发展规划都应注意环境容量、环境资源的资产负债表、环境资源的承载力量等。良好的生态是旅游城市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旅游品质的基本内涵,也是打造旅游品牌的责任点。推进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建设可为生态提供推动力量。
昆明应从途径上以规划衔接实现协调发展。当前,我国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衔接不协调,环保要求难以落实到城市发展的空间管控体系中……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通过规前、规划衔接、规后控制来实现。即:明确环境容量,通过环境保护修订城市规划的目标;建立规划空间体系、环保体系,协调各项用地布局和环境的关系,提出控制性环境指标;实现规划之后的控制。还要按照国家的规划方案和旅游方案,要按照环保要求,进行环境性评价,使规划在发展的轨道行使。
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周久才:
知名旅游城市应有三个标准
旅游业的发展要跳出旅游产业的功利性需求来考虑,才能真正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随着旅游业做大,产业规模也需要扩大,特别是旅游产品的供给需要增加,需要从政策的角度去思考,通过改革来推进旅游业的发展,释放政策。当前要抓三项改革,即产业机制的改革、社会管理制度改革、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昆明“世界知名旅游城市”的定位顺应了目前在全球环境下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要达到这个定位,至少有三方面要求。一是城市一定要在某一方面有国际影响力,单纯靠旅游不容易,需要在文化、经济、金融或其他方面有国际化的影响,并附着于这个影响,产生更多的文化影响。二是要有全民参与的社会环境,近十几年以来,各个城市的特色正在逐渐消亡,这有方方面面的问题,核心是自己缺乏对地域文化的自信。通过建设世界知名旅游城市,要让居民陶醉享受在其中。三是要有完善的服务。
中组部领导干部考评中心副主任、调研组副组长牛伟宏:
以人为中心渐进式推动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必须是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跟过去旧的城镇化有本质差别,这次主要强调的是“人”。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不是说简单的搞水泥和钢筋的城镇化,而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最终是要“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绝对不是把全部乡村都变成城市的过程,更不是城乡乡村化,而是城市与乡村互相吸引、双向渐进的过程。政府在新型城镇化职能定位应是主导、引导和协调。
昆明建设成为世界知名旅游城市是一个大战略,非常准确,要一张蓝图画到底。当前干部考核已提出“四不唯”,“留下的债务是不是合理”都成为干部考核的一部分。因此要结合实际去制订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而不是短眼光的、近视的去制订发展战略规划。
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综合管理部主任蒲宇飞:
产业规划应适当“做减法”
经济压力、环境压力、社会压力,是昆明产业发展面临的三个压力。三大压力的背后,昆明的产业便限定在了很有限的空间:高不成、低不就,也黑不起,即发展高端产业缺乏人才支撑,低端产业路线也不想走,传统的冶金、化工等黑色产业又有环境的天花板。
究竟怎么发展?昆明应思考如何“能转”。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对接:历史与现代的对接,国内与国外对接,理想和现实的对接。即:历史上产业的基础和互联网对接,将传统产业植入互联网,用互联网实现我们整个产业的升级;以桥头堡为契机画“南北”“南南”两个圈,既要积极对接国内的东部和发达国家,还要对接东南亚、南亚,真正形成一个战略高地辐射周边。当前,昆明提出“4+6”的产业规划,需要做些减法。一个3000多亿GDP的边疆城市,既然定位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是否可能将和这个定位不相关的产业规划减去。
能转还要“想转”。产业的转型背后是政府的转型,应从全能政府转向小政府,转向专业型政府,需要做产业发展的“红绿灯”、“探照灯”和“聚光灯”,用专业能力来支撑产业转型,支撑产业的服务。
1/2 | 1 | 2 |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