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从今年6月份开始,我国多地发生洪涝地质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防汛形势十分严峻,防汛工作刻不容缓。面对这场特大洪灾,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组织专家、学者,从规划视角探讨防洪减灾。
作者
杨培峰,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李 荷,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受全球气候影响,南方梅雨雨期提前且雨量较大,导致长江流域一系列河湖水系频现险情,给城乡的应灾基础设施以及风险治理能力带来挑战。洪灾的主要诱因源自较大范围内持续强降雨过程,而致灾和应灾的关键通常与地表建设和开发状况密切相关:传统城市开发建设过程通常忽视了水文过程,挤压水文空间,更谈不上对雨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针对反复再现的雨洪灾害,亟需构建系统高效和协同韧性的灾害防御格局和雨洪疏解格局。
灾害防御体系包括灾害防御格局和灾害应急防御系统两部分组成。
1.灾害防御格局
城市建设中雨水管道、防洪堤等基础设施等构成了灾害防御格局的一部分,抵御雨洪减缓对城市空间的影响:一方面通过将城市建设范围内的降雨通过雨水管道等进行迅速排入邻近河湖空间来弱化城市内部的雨洪风险;另一方面通过防洪堤等抵御流域范围内主体河流(如长江及一级支流)的过境洪峰可能对沿江两岸的城市产生洪灾风险。
2.灾害应急防御系统
灾害应急防御系统则需要针对风险“形成-发生-转化(影响)”特征而制定并建设的防灾体系,灾害应急防御体系包含:
(1)流域范围内上下游城市之间的协作机制;
(2)各个城市内的防灾规划和建设系统;
(3)本地政府的应灾和赈灾机制;
(4)民众防洪教育及公共参与机制等多个方面。
需要协同城市规划建设、政府管控模式以及民众行为模式等,系统性、整体性和协作式地预防和应对洪灾风险的发生。此外,还需要有效防控洪灾的连带风险和衍生风险的发生,如泥石流等地质风险诱发、财产损失诱发的社会经济风险等,以及极端气候在暴雨之后可能造成的干旱风险等,从而形成长效和广域的灾害应急防御体系。
应对雨洪灾害影响还需要构建协同韧性的雨洪疏解格局,从源头上对降雨进行时空分散和消纳,从而消解产生风险的可能性并提高城市对于雨水资源的利用率。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导致城市内部缺乏消纳雨洪的预留空间,大量降雨迅速从城市内排出后直接转移至过境河流干道内,导致流域范围内中下游城市的洪灾风险增加。雨洪疏解格局的构建打破传统城市抵御为主的防灾模式,主动融入流域范围内对雨洪的消纳格局,减少中下游累积的雨洪风险,将更多降雨存留在城市内部空间进行资源再利用。顺应水文过程构建能够高效集约的缓释、消纳和转化的疏解雨洪的空间格局,结合水流动力学特征构建相应的拓扑路径以及消纳转化的复合性空间,利用流域内高效联通的网络空间结构进行分散式的消纳化解,尽可能减弱径流累积成雨洪的可能性;其二是在实现风险削减的基础上,充分布局城市湿地等空间,建设海绵城市等专项工程,延长雨水在疏解格局内的渗蓄存留,通过对雨水合理的时空转化和有效利用将雨洪风险转化为资源优势,为城市提供一定的雨水资源,并促进雨水下渗的自然过程的长效发生的同时,利用蓄滞的雨水应对极端强降雨天气之后可能出现的干旱风险。
对于洪灾不仅要“防”更需要“治”,在夯实传统对即时雨洪风险“高效防御、安稳转移”灾害防御体系的基础上,形成对短期骤增的雨洪压力“合理分散,在地消解”的雨洪疏解系统格局,以及对转瞬即逝的雨水资源展开“长效留用,效能提升”的资源协同利用格局,打破雨水时空累积所造成的不合理分布所形成压力格局,弱化雨洪风险形成的可能性和影响力度,并尽可能对超量的水资源进行就地利用和长效做功。韧性的雨洪防治体系对我国未来城市建设提出新的诉求:如何在城市双修和存量更新的工作中构建系统和韧性的被动防御和主动消解的空间格局,以及有地方特色的应灾管控格局,促进新时期高密度发展的城市内部实现人工力和自然力的高效协同和正向促进,系统性弱化流域雨洪的风险影响,同时让雨水资源为城市积极做功。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