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2020发布会”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会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宣布《“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报告(2020)》成果正式对外公开发布。王凯在发言中表示,该报告是中规院作为智库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随之探讨了五点核心观点。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全球化退潮趋势加剧。受疫情影响,全球范围内人员、货物、资本和信息等要素的流动受阻,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度萎缩,全球供应链被打乱,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在此背景下,各国从自身安全的角度出发,调整产业链和供应链,欧美发达国家加快了产业链的回迁,全球供应链本地化、区域化和分散化日益明显,使得当前国际经济、科技、文化、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可以说,全球化进入了深刻变革和转型的新阶段。
为了应对全球化的新挑战,我国开启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通过发挥内需潜力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培育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新优势,努力使当前的全球化更加具有包容性。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顺应了全球化的新趋势,又是当务之急。因为在疫情影响下,高度外向型经济体系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十分显著。“双循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更好联通,从而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稳定性。
对全球而言,中国提出“双循环”绝不是关起门来搞封闭运行,而是以更高水平的开放,促进国际经济大循环。一方面,从全球价值链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价值循环的联通枢纽,是连接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关键节点。中国从疫情中率先复苏,而且是最早开始正常经济活动的国家,维护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对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一些不足,也凸显了提高全球治理合作水平、共同应对公共危机的重要性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
在逆全球化加剧的时期,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包容性全球化理念的具体体现,能够进一步推动全球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加强合作沟通、合作共治,以建设性的姿态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引领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双循环”也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新的推动力。借助“双循环”优势,“一带一路”成为疫情防控期间各国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与健康之路。国内疫情蔓延之初,医疗物资告急,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当地的中资企业迅速伸出援手,利用海外的仓储、物流等优势,积极采购医疗物资,全力协助做好物资仓储与发运工作,为国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境外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中国又及时向海外提供医疗物资,开展援助工作,“一带一路”成为中国驰援全球战“疫”、保障国际供应链稳定通畅的健康之路。今后,“一带一路”将成为后疫情时代持续推进贸易合作、产业协作和共同发展的国际大平台。
“双循环”和“一带一路”的双加持,给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城市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在疫情的影响下,全球很多航班被迫取消或断航,中欧班列对复工复产起到了很大作用,并且推动沿线中西部地区,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的前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研究报告显示,与去年相比,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些开通了中欧班列的城市,其城市活力指数排名有比较大的提高。可见,中欧班列有效提升了中西部城市的对外开放水平。
过去我国是以“外循环”为主,大量的经济资源聚集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明显滞后于沿海,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更进一步向中西部延伸,更多的国内经济循环和产业合作将适度替代全球产业链弱化的负面效应,中西部地区城市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展望未来,虽然逆全球化正在发生,但是全球化不会终结。当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趋势上升,疫情促使各个国家和地区转向构建更加安全稳定的供应链,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进一步加强,这成为全球化的新特征。近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功签署,这是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包容性理念,也让更多国家和地区有机会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工业化水平,共同携手深度参与全球化,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所以说,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将发挥更多的主动性。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全球价值活力城市指数及“一带一路”潜力城市指数,让人们对全球城市的发展有了新认识,也更加坚定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国家智库的决心和信心。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