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李克强:新型城镇化贵在“新”写好“人”

2014-09-22 10:02 来源:中国政府网

“我当过农民,深知传统农民的艰辛不易。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农民的福祉。”9月1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上说。

会上,李克强等国务院有关领导听取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和安徽省及云南红河州、福建晋江市、山东桓台县马桥镇负责人汇报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经验、做法和建议。他说,新型城镇化事关国家现代化大局,这步棋走好,是远近结合一个重要战略支点。

李克强强调,推进新型城镇化,贵在突出“新”字,核心是写好“人”字。要改革创新、试点先行,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总是习惯于什么都要“管起来”,这种方式必须要改!

在听取地方基层负责人汇报时,李克强屡屡与发言者互动,提问直接,回答也坦率,会场不时出现热烈交流的场景。

云南省红河州党委书记杨洪波在发言中说,红河州大量土地是低丘缓坡地带,他们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城镇、产业“上山”发展的新思路。李克强对此十分感兴趣:“中国人均耕地面积非常有限,红河州的经验值得好好研究推广。”

他要求有关部门要在切实保护生态、防范地质灾害的前提下,鼓励基层更多大胆探索。

“我们有些时候,地方自己创造了很好的经验,值得推广。结果只要一总结经验,政府就要拿过来,要推广就要先审批!”他加重语气说,“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总是习惯于什么都要‘管起来’,这种方式必须要改!”

加大对城镇化资金支持力度,让城镇化建设有回报、能抗风险

福建省晋江市市长刘文儒汇报时,李克强对当地城市建设的投融资情况尤其感兴趣。刘文儒介绍,晋江市城投公司通过发行债务为城市建设融资。李克强肯定这一做法,并鼓励金融机构在控制地方性政府债务风险的同时,加大力度为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让城镇化建设“有回报”、能“抗风险”。

他强调,推进新型城镇化既是长远大计,推动整个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也是当务之急,支撑国家当前的经济发展。

“城镇化是我们最大的内需,也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消费链。城镇化以后农民进城、包括棚户区改造,要对家具、家电等其他家庭用品更新换代,这是一个巨大的消费需求。连社区的保洁、保安、小饭店也能带动大量就业。”

刘文儒接过话头说:“对,我们的感觉是,城市的品质提高了,产业才能集聚,要不然人才都留不住。”

“不止是提高城市品质啊。”李克强说,“通过城镇化带动产业发展、吸引农村人口进城,必然会提高人均耕地面积、劳动生产力,同时也会带动农业现代化,让留在农村的人也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推进城镇化要充分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试点先行

李克强强调,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在“三个1亿人”上做足文章,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

李克强指出,中国各地情况差别很大,推进城镇化要充分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试点先行。国家在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中,确定了省、市、县、镇不同层级、东中西不同区域共62个地方开展试点。当前,尤其要以中小城市和县、镇为重点。

他解释说,之所以叫“城镇化”而不叫“城市化”,因为一方面, 13亿中国人要实现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城镇化;另一方面,从国情出发,要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还要有“镇”作为依托,发挥连接作用。

1/212>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