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南水北调京段将完工 人均水资源增5成

2014-10-08 10:19 来源:新京报 作者:饶沛

关键词:补水

年均向京供水10.5亿方

新京报:北京目前的水资源形势什么样?

蒋春芹:从1999年开始,老天爷对北京就“不照顾”,北京连续多年干旱。除了自然因素,还因为日益庞大的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造成用水过快增长。同时,大量超采地下水,造成地面下沉、河道自然径流基本断流,怀柔、平谷、昌平等应急水源地的地下水资源已近开采极限。

新京报:南水北调工程对北京的意义多大?

蒋春芹:工程通水后,不仅可以减少使用密云水库水量,还可以在条件允许时将中线工程富余来水调入密云水库存蓄,并回补密怀顺水源地,加强我市水资源战略储备。中线供水取自丹江口水库,是优质的地表水,水质软、偏弱碱性,居民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水碱减少。

至于水量,平均每年可向我市供水10.5亿方。北京现在的人均水资源量是102方,江水进京后,人均可增加50多方,增幅近50%。

关键词:技术

研制运输车驮起管道

新京报:整个北京段工程有哪些难点?如何解决的?

蒋春芹:可以举例说明,输水管道的腐蚀是一个常见问题。如何避免?在北京使用了PCCP管。这种管材在混凝土管中增设了一层薄钢板制成的密闭钢筒,在管道外侧缠绕预应力钢丝,具有高强度、高压力、高密封性特征。

但是,管道的制造并不顺利。刚开始就发现,北京地区的砂石料具有碱活性,用这种砂石料制成的混凝土在空气和水的长期作用下,极容易产生膨胀和崩裂。西直门立交桥就是由于这一原因,仅仅使用了20年就被迫拆除重建。唯一的选择就是想办法抑制砂石料的碱活性。经过多次试验,设计人员最终确定加入粉煤灰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接下来如何把这22000根庞然大物运到工地又是个难题。为此,设计人员联合运输企业,研制出了大型专用驮管运输车,将车身“钻”入管子中间,“驮”起PCCP管道,解决了运输难题。

新京报:工程建设过程中你们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

蒋春芹:忙!从南水北调办主任到每个科室的普通员工,都频繁地加班、下工地。在南水北调办有句玩笑话,却也是实话,工作制是7×24,一周工作七天,24小时随时进入工作状态。

关键词:通水

通水只是一个开始

新京报:即将通水,目前还有哪些事情需要做?

蒋春芹:万无一失的准备工作,比如工程决战和验收、设备调试、调度演练、配水准备、通水仪式等等。中线一期通水,对于南水北调办,准确来说,只是一个开始。

新京报:通水那一刻会有怎样的心情?

蒋春芹:心情嘛,经历了这么久,付出了如此多,想象着实现通水那一刻,看着一渠清水源头来,连南北润京城,应该是激动、感慨,各种情绪兼而有之吧。

关键词:回馈

对口协作回报水源地

新京报:通水后是不是就可以轻松一些了?

蒋春芹: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实际上南水北调还在继续招人。首先,继续完成配套工程建设任务,到2020年实现“26213”式供水格局(两大动脉、六大水厂、两个枢纽、一条环路和三大应急水源地)。同时,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北京的需水量将上升至50多亿立方米。中线通水后,每年分配给北京的水量为10.5亿立方米,所以我们还需要挖掘现有渠道的输水潜力,开辟新的外调水源。此外,通水后运行管理和维护也很关键。

新京报:为了给北京调水,一些城市做出了一些牺牲,北京会怎样回馈它们?

蒋春芹:用好千里水,回报涌泉恩。北京正积极开展与沿线对口的协作工作,目前全市16个区县已经同水源地的16个县市建立了对口协作关系,包括湖北十堰地区和河南南阳地区。

2/3<123>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