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央视新闻联播日前播出了一篇“留下记忆记住乡愁”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专题报道,说的是要注重人居环境改善,要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历史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之一,既是城市“历史记忆的符号”,也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链条”。在保护和延续城市文脉的基础上实施城市更新,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感受文明,才能让美和活力在城市里充分涌流。曾经,一些城市在规划和建设方面未能充分尊重城市个性,出现“万楼同形”“千城一面”的现象,城市文化特色消减,城市辨识度下降。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正在通过城市更新,形成并彰显审美主张。
中国有太多的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公布的首批就有24个,除北京、杭州、成都、广州、西安等,江苏就有南京、苏州、扬州三座。城市更新对这些城市是绕不开的话题,更新的过程中,怎么留下记忆记住乡愁?他们是如何做的?
北京—首钢的城市更新实践
在老城复兴的过程中,如何在保证宜居性的同时,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北京正创造性地打造共生院模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批复中提出,北京要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塑造,老城不能再拆,通过腾退、恢复性修建,做到应保尽保。
尤其是历史文脉丰厚的核心区,这里需要的是一种如绣花般精细的织补方式。“共生院”为老城保护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根据这种模式,大杂院内的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开展“申请式”腾退,腾出来的空间再进行重新设计,住进新人,引入新文化。
北京首钢曾是民族重工业的重要代表,也是工业遗存的老园区,借助冬奥会重新焕发出新生。国际奥委会官网刊文指出,北京冬奥会留下的最伟大遗产之一,便是带动首钢工业园区域的复兴。对于工业遗存的保护更新不是简单的推倒重建,这会彻底改变城市原有的深层结构和肌理,或许会给城市留下不可修复的“疤痕”。城市也将不断丧失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肌理,很可能会造成个性的泯灭,走向趋同。
从建筑师角度出发,通过对特定地点的小尺度干涉,针灸式激活其潜能,最大化地带动区域活力,促进整个区域甚至更大范围的更新发展。深入挖掘本地市民生活,修复城市区域固有气质,传承的记忆能够引起最强烈的共鸣,进而激活整个区域实现复兴。在设计的过程中,所有的改建和加建都要遵循工业的原真,方案在谨慎保留原有建筑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保留原有结构空间作为主要功能空间使用,新建交通核服务空间以钢框架外置。这样,建筑造型忠实呈现出了“保留”和“加建”的不同状态,表达了对既有工业建筑的尊重。
杭州—分类指引,精细管控
杭州城市有机更新起步早、推进快,工作成效走在全国前列。尽管在“拆”、“整”之后,杭州主城区更现代、更时尚、更舒适了,但如何留住记忆、留下乡愁,如何打造本土居民的“最忆是杭州”,成为城市发展的又一重要课题。
杭州在城市更新发展的大背景下,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如何保持“原风貌”、实现“新价值”是一直努力探索的重点课题,文保中心在出台了历史建筑建档测绘、工程设计、修缮利用、保养维护等系列标准的基础上,走出了“一纲要、两步骤、三范本、四特色”的导则编制创新之路。《纲要》重点对导则编制的依据原则、框架结构、具体要求、质量控制等内容进行细化和明确,特别指出编制需遵循“真实性”“整体性”“可识别性”“可持续性”四性原则,框架需包含“编制说明”“基本情况概述”“指引内容”三部分子项。两步骤:明确保护要素,根据历史建筑现状情况及指标,明确判定历史建筑重点保护部位等价值要素,形成保护清单。提出保护与利用指引,根据“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原则,明确建筑中各项价值要素的保护要求。三范本:历史建筑实施分类保护,共分三类。其中一类属最高等级保护、二类属较高等级保护、三类属一般等级保护。为有效指导各地分类开展导则编制,市文保中心从全市域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编制三类导则范本。四特色:可读性、技术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
历史建筑保护使用导则的编制是杭州近年来深入推进历史建筑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历史建筑留存传统文明精髓的同时,融入现代文化生活的重要技术抓手。
成都—老城焕发新活力
成都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注重新业态的植入和提升,实现城市更新下的文化创新、商业创新、服务创新,老城获得新生,始终是围绕人的需求,以人为本。
成华区八里庄工业遗址片区项目是一处践行“留改建” 理念、实现老厂区老厂房活化利用的成功案例,项目按照“留改建”原则,以延续工业文化为特色,通过“文创 +” “园区 +”发展思路,打造“音乐演艺、影视传媒、数字娱乐”三大文创产业生态,对该片区的工业文化进行再活化和再塑造。
八里庄工业遗址立足工业遗址片区资源特色,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作为串联城市发展要素,保护厂房原有结构肌理,通过现代技术手法加以修缮改造和活化利用,植入文创办公、展览展演、数字传媒技术研创等功能实现载体空间激活,形成“工业遗产+ 文创园区+ 文旅地标”三位一体的东郊文旅新地标。一是对工业遗产实施分级分类保护利用,对重点保护建筑由政府实施整体保护,重点发挥其人文功能 ;对一般性保护建筑采取“保护 + 利用”解决方案,引入市场主体,实施功能再造和内容植入,挖掘品牌、文化和经济价值。二是注重文创产业全产业链植入,将工业遗产与影视艺术结合,构建“创作孵化 + 拍摄制作 + 教育培训 + 运营推广 + 文旅体验” 影视艺术全产业链。三是工业遗产保护与新城建设同步推进, 保留、恢复工业遗产历史风貌,辐射影响周边城市设计,营造具有时代感、体验性的新旧交融的城市生活新场景。
广州——历史建筑微改造
广州把历史文化保护放到城市更新中的第一位,也是《政府工作报告》的亮点,在此方面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其中荔湾区永庆坊的微改造是城市更新的典范,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点赞。永庆坊片区是广州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街区肌理完整,建筑全部得到保留,项目采用了“微改造”的方式,“微改造”模式的提出,为永庆坊的改造带来的全新的思路。
从机制层面,采取政府主导,企业承办,居民参与的模式,政府建立起以“引入社会资本”、“搭建协商平台”和“保障公共利益”等内容为主的主导机制。企业对建筑进行调研和梳理,提供改造方案并对房屋外立面进行更新、保护,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与政府签署BOT 协议(建设-经营-转让),约定在相应的时间进行运营,运营期满后移交给政府,从而实现政府、民众、企业“三方共赢”。注重居民参与意识,与城市更新的相关利益人充分沟通,达成文化与价值统一,使得居民更好融入到社区。
从形象层面,保留社区原有肌理,对街区进行局部修补,通过对立面的更新和修缮,保留再现岭南特色建筑风貌。从功能层面,通过拆除部分危房,腾出空间,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导入新业态,注入新产业,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永庆坊从机制、形象、功能等三方面探索出社区的更新道路,不仅为旧区人民焕发出全新的城市生活,也为历保建筑更新提供了全新范本。
西安——工业遗产的蜕变与新生
西安的城市更新工作坚持规划先行,加强规划统筹,坚持依规审批,严格落实规划管控要求,坚持城市和人民公共利益优先,在文化历史保护方面,强调规划先行,城市设计管控并重。
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脉络,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被列入西安历史建筑保护名录,这片工业遗存的传承与保护,在西安城市更新和转型发展的进程中显得愈发重要。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秉承“旧厂房、新生命”的开发理念,践行老厂房活化再利用的更新方式,对原陕钢特钢车间老厂房重新定位、规划、改造,打造以设计、创意为主题的产业园区。
保留基础,整修翻新。由政府牵头,企业开发,依托“工业遗存”,以“设计创意”为主题,在原基础上进行重新定义和改造,在保留老工业厂房特色建筑的基础上,融入艺术、时尚、创意等元素。
借势而为,就地取材。老钢厂酸洗池改造成水景,车间轨道改造成屋顶,酸洗车间改建为独特的艺术空间,废弃旧零件做成艺术品,以废旧齿轮、螺丝等钢铁零件为设计元素,将工业风元素发挥得淋漓尽致,经过重新设计改造,逐渐被遗忘的老厂房重获新生。
有序运营,资源活化。整个园区将当代艺术、建筑空间、文化产业、历史文化及城市生活有机融合,集创意办公、创意集市、信息交流、产业研发、自主创业为一体。
工业建筑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承载着许多历史记忆,对废弃的旧工业建筑进行保护再活化利用,不仅保留了工业时代的痕迹,同时也保留了城市的记忆。
南京—留住乡愁记忆,城市更新“蝶变”
南京不仅是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六朝古都,而且坐拥紫金秦淮的山水名城,南京城市更新不仅是物质空间的更新,还包括传承历史文化等精神层面的内容,应当保留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一方面,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推行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让人们记得住历史、留得住乡愁。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更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是首批公布的30个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也是南京保护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街区。在更新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有机更新、审慎推进,根据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进度合理有序安排区域更新项目。推进布局上注重与已有保护项目的延伸衔接,由点及面、联动呼应,打造精品,提升历史文化街区及周边区域的发展活力,确保历史和现代有机融合。同时,街区引入、实施的产业精准定位,推进文化、产业、空间的全面复兴。
在不违反保护原则前提下,对“留改拆加”建筑增加公共空间、功能,作为该街区更新的重要实践,11-1片区在复兴规划方面,以“划定底线、做好加法、适度创新、精细示范”思路,通过“文化复兴、产业复兴、空间复兴”引领街区城市设计、修缮、开放等工作。在产业研究方面,重点发展文史博览、艺术创意、国际交流、时尚游憩、居住与配套服务。
在城市设计方面,从基础配套、修缮改造、业态注入等各条线,科学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已形成第11、13片区城市设计成果。在修缮设计方面,考虑到街区历史遗存规模较大,为了保证街区建筑修缮后整体环境条件稳定,正在从整体修缮理念、尺度、技术、呈现等方面制定导则,以此指导后续修缮工作。
遵循“修旧如旧、与古为新”以及“留、改、拆、加”的原则,基于“整体性、真实性、最小干预性、可识别性、可逆性”理念,正确处理好历史建筑保护、改造、利用工作中“新”与“旧”的关系,实现建筑形态新旧共生、平衡协调的目标。
经对建筑内外装饰进行墙面、屋面、室内外门窗、木楼梯、栏杆等历史元素进行重点保护性修复并置入新的功能,力求展现历史文化街区昔日风貌。同时,通过院落联通、街廓回归、空间彰显等手法对11片区内的建筑进行研究和再设计,释放片区自身活力,形成新旧共生的新格局。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古城保护更新样本
在外人眼里,苏州发展最好的莫过于工业园区,经济发达、规划先进、设计合理。但在苏州人眼里,根植古城的姑苏区才是苏州第一区。
多年来,苏州一直坚持,付诸多项措施,着力打造当代“姑苏繁华图”。平江历史街区是其中的关键节点,也是多次工程中具有示范意义的重点项目,具体保护措施是2011年,提出“一核四城”城市新格局,深化苏州古城核心地位,2012年,设立全国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即姑苏区,古城保护是重中之重,2013年,《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2013-2030)》颁布,确立分层次、分年代、分系列的保护体系。2016年,姑苏区提出深入实施“古城复兴”战略,将姑苏区建设成为保护模式可鉴、古城特色鲜明、人文环境浓厚、文化影响深远的历史文化保护示范区, 2017年,姑苏区全面展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提升六大工程”——古城保护示范(平江片区)、违法建设专项整治、老旧区域环境改善提升、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交通综合整治、河道截污清水,努力提升古城形象和居民生活品质。
2018年,苏州市政府制定实施《古城保护与更新三年行动计划》,39个重点项目内容涵盖法制、规划、建设、管理四个方面,并陆续公布古城墙保护条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以及古城区54个街坊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
其中《古城保护与更新三年行动计划》的部分内容涵盖,建设古城区范围内的智慧停车系统;精心打造一批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和传统民居保护更新项目,纵深推进古城整体保护,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稳步推进“两河一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环古城河步道亮化工程,对古城河步道内圈的陈旧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打造运河文化创意和旅游休闲产业。守护好古城,留住苏州历史文化的根;守护好历史文化,才能行稳致远,助力苏州走向更好的未来。
扬州——挖掘古城价值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扬州深入挖掘深厚的文化内涵,紧紧围绕做精做深古城保护、做优做细城市建设,在加强古城保护、优化城市设计、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等方面进行了长期探索。扬州通过“渐进式、微更新”理念,不仅有效的改善了扬州古城人居环境,也不断提升扬州古城的品质品味。
坚持立法先行,抓牢古城保护。扬州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区域,统筹把握、系统推进,着力做好古城保护利用和城市更新,形成了具有扬州特色的古城保护与城市开发利用新路径。在古城保护方面,2010年扬州市政府就专门出台《扬州市扬州古城保护管理办法》,明确了古城保护、管理与利用的原则、范围、措施等事项。
坚持接续推进,拉开城市框架。扬州积极呼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宁镇扬同城化战略,聚焦拉开“一体两翼”城市框架,拓宽一批区域性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加强主城区与江都区、仪征市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互通对接。
坚持精雕细琢,推动城市更新。围绕“打造永恒的城市经典”这一目标,聚焦推进“三河六岸”景观带建设,先后建成了一批城市新地标,搬迁化工厂,建成生态文化公园,统筹推进生态湿地恢复、林网建设,有效服务南水北调工程,为人民群众提供了生态福利。
扬州东关街位于扬州老城区,是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为加强古城保护、更新改造老街,扬州市规划局就先后委托城市规划和建筑历史方面的专家,对扬州东关街片区保护和修复进行研究评估,全面启动片区规划改造。扬州东关街的改造,尽可能地保留修复明清建筑、民国建筑,规划坚持保留、修缮、新建等多种方式进行片区保护与改造。在改造和开发的过程中,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主街区保留、修缮、新建的所有建筑的色彩以青、白、灰为主色调,并与周边建筑、与历史建筑在色彩、材质、造型等方面相协调。特别是在主街区两侧文物保护单位比较集中,传统风貌建筑的空间格局保存完好。此外,保护传承“老字号”也是东关街改造也是值得参考。在保留修缮传统院落式建筑的基础上,通过新建传统制作工艺的展示馆、展示区,推动了一批传统“老字号”复兴,在传承古城文脉、弘扬传统文化等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专家学者论留下记忆记住乡愁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是一项综合性工作,社会关注度高,涉及范围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包括历史街区、历史建筑,都是城市重要的特色空间,是城市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保护传承工作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如何更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来听听专家们的声音。
伍江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亚洲建筑师协会副主席:
每个城市有属于自己的乡愁,人只要在这座城市出生,或者住过,有着昨天的记忆,就会有乡愁,一座城市对历史记忆的追求,不取决于城市的历史有多长,而取决于是否有历史。过去我们总以为要破旧而立新,现在可以是不破旧而立新。老建筑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老建筑一定会变,但不能消失。不消失的变是最好的变,会让城市越来越丰满,而一个建筑的文化价值,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点地积累,那么在今天,我们一方面要设计尽可能漂亮的新建筑,让它在将来有可能产生更多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存在的历史建筑,它的文化价值经过时间的沉淀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我们就更要好好保护它们。我们在保护的不仅是这些建筑的物质空间,更是它们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
周琦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修缮历史建筑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古为今用”。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有人可能会指责改造者将历史建筑改得太新,破坏了原貌,但历史建筑要想在当今社会有立足之地,就必须要赋予它们与时代相契合的功能。建筑和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价值、文化意义应当留给下一代。保护理念之所以能够付诸实践,也有赖于政策的支持,以及背后反映出的政府在保护历史建筑思维上的转变,不再是一味地将历史建筑“保护”起来,让它们远离人群、脱离现代社会,而是让他们“返老还童”,在历史风貌区的改造上,最大限度上尊重原貌,保持它历史的、原汁原味的状态,将采用最小干预的原则,最大程度上保留原貌,进行修缮。
杨保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
城市由历史累积而成,风貌由文化滋养而生。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需要建立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加大历史文化名胜的保护力度,修复山水城传统格局,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建筑及其影响地段的传统格局和风貌,推进遗产活化利用,不拆除历史建筑。南京的小西湖历史风貌区真正触摸到了更新的实质。这个项目的难点是选择了一个以居住为主的社区,和居民打交道是很困难的,但是经过艰苦努力,项目最终取得了成功。由政府牵头运作、居民参与、专业团队做工作,挨家挨户去谈,把当地风貌延续下来,把历史记忆在墙体、房子、结构中留存下来。到了这个地方大家会感觉所谓的“乡愁”留下来了。
张杰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住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划定和历史建筑的确定,不少城市已经编制了相关保护规划,即使一些城市已经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有些质量相对较差的老建筑也有可能没有被划进历史文化街区或风貌保护区范畴,导致不少历史建筑在城市更新改造或扩建过程中被随意拆毁。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划定和历史建筑的确定这项基础工作而言,还很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保护意识也需继续提高。现在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已经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只要管理范围内存有几十年以上的老建筑,个人认为都应有一些规定性保护动作。同时,任何成片更新的区域在开展更新时都应有评估论证和专家评审,都应将遗产保护的概念和程序包含在其中,而不是零零散散确定一些老建筑作为历史建筑来进行保护。从某种意义上说,程序最管用,也能最大限度筛选出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另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要受到法律保护,要坚持有法可依,今后还应该加大“法”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吴 晨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英国注册建筑师:
在老城保护和复兴过程中,要强化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保护,提高遗产的合理利用与展示水平,做到应保尽保,尽量保持院落及胡同的原有肌理和格局,延续原有的空间尺度;在利用老物件修建的同时,重视对老物件的展示,传承历史底蕴。同时,要以原住民为依托,延续地区社会结构,保持以生活为基调的街区,配套生活服务设施,营造活态遗产;研究北京胡同的历史故事及传说,提炼文化元素,在胡同街巷中有序串接现代文化设施与文化空间。
城市,是百姓美好生活的依托,也是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既能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现代社会的便利和舒心,又能保护住传统文化的历史风貌,北京老城区的改造,无疑是一种有效探索。要像爱惜自己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才能在保障民生的同时留住乡愁。城市不光有形,更会有神。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