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四川发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首次划定四条生态红线
(制图/卢浩)
四川省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发布
到2020年,四川省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全面建成
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区域建立生态破坏一票否决制和责任终身追究制
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等十大生态修复工程和森林保育等十项生态建设重大行动
10月10日,四川省林业厅印发《四川省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纲要》阐释了林业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的职责,明确了构建五大体系的任务,给出划定四条生态红线、推进十大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十大行动的建设路径。
根据《纲要》,四川省林业将在四川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安全、保障生态产品供给、助农增收、繁荣生态文化等五项职责,并将我省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布局为东部板块和西部板块,分别给出具体建设目标。《纲要》明确,到2020年,我省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全面建成,并明确林地保有量等23项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指标。届时,全省林业产值达到3500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超过1500元。
此外,《纲要》首次划定我省林地和森林、湿地、沙区植被、物种四条生态红线。根据红线,全省林地面积不低于3.54亿亩,森林面积不低于2.7亿亩;湿地面积不少于2500万亩;治理和恢复植被的沙化土地面积不少于1320万亩;林业自然保护区面积不低于1.09亿亩,大熊猫栖息地面积不低于2655万亩,珍稀野生动植物种有效保护率不低于95%。并提出,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区域建立生态破坏一票否决制和责任终身追究制。
为达成目标,《纲要》提出,在我省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等十大生态修复工程和森林保育等十项生态建设重大行动。
四川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现有林地面积3.6亿亩,湿地面积2621.7万亩,高等植物1万余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5种。截至去年底,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5.5%,林业生态服务价值1.63万亿元。但我省生态屏障仍较脆弱,全省近三分之一土地出现水土流失,2300余万亩荒漠化土地亟须治理,湿地退化萎缩,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呈缩减和破碎化趋势。生态红线是怎么划出来的?
在《四川省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中,首次亮相的四川林业生态红线引人注目。红线是如何划出的?又该怎么操作?10月10日,记者采访了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学者。
1/2 | 1 | 2 |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