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组织编制的《重庆市城市更新技术导则》(简称《导则》)近日发布。《导则》细化了城市更新的工作内容、规范了工作流程,是全国首部城市更新技术导则,施行后将进一步明确重庆城市更新工作的底线要求,推动我市城市更新行动健康稳步发展。
城市更新对象主要包括五类
《导则》指出,城市更新是指对城市建成区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进行整治提升的活动,重点包括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补齐市政设施短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治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盘活利用存量资源,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完善交通功能等,更新对象主要包括五类:老旧小区(街区)、老旧厂区、老旧商业区、历史文化区、公共空间。
老旧小区(街区)更新方面,《导则》要求,以“完善街区功能”与“提升街区品质”并重为导向,调动各方参与,坚持居民自愿,通过功能引导、建筑更新、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环境景观、文化记忆等要素对老旧街区进行系统性的品质提升,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老旧厂区转型升级则以“产业升级”与“资源活化”并重为导向,整合集聚创新要素,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进行生态环境整治修复;老旧商业区是以“精准定位”为导向,优化商圈业态,突出商圈特色,提升商业资源集聚度,加强城市活跃度,营造生活多样性,保留未来可塑性,提升城市商业氛围和活力;历史文化区更新以“风貌传承”与“保护利用”为双重导向,注重历史文化传承,促进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加强景观人文艺术表达,完善功能业态,优化基础设施,推动历史文化区的有机更新;公共空间更新以“完善系统、提升品质、彰显特色”为导向,将公共空间与城市的功能、景观要素紧密联系,提升市民日常活动的便捷性与舒适性,使其成为彰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重要载体。
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增建和搬迁
《导则》同时明确了城市更新的三种方式,分别是:保护修缮、改造提升、拆旧建新,并强调了城市更新的三大底线要求:一是不随意迁移、拆除历史建筑和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不破坏老城区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二是不随意砍伐大树老树,保护老城区自然山水环境,保留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三是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增建和搬迁,原则上城市更新片区内拆除建筑面积不应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拆建比不应大于2,居民就地、就近安置率不宜低于50%。
此外,《导则》还鼓励在街区中加强智慧平台建设,集成物业服务、智慧生活、智慧政务、智慧养老等功能,联动监控、门禁、生活终端等设备;结合积水易涝情况,增加积水点监测等设施,提升街区智能化水平;倡导对老街巷、老建筑、老构件、老树木等历史环境要素整体修复以及崖、壁、坡、坎等特色地形地貌保护;加强夜间灯光特色塑造,塑造全时段、沉浸式、全景式的历史人文场景体验等。
附:《重庆市城市更新技术导则》图示。图片由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提供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