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目标纲要明确指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武汉、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长株潭、郑州、合肥等都市圈及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
重大国家战略,直接“点名”武汉城市圈。多项机遇叠加,肩负使命重大。
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办公室原副主任范恒山在接受《湖北日报》采访时,就加快发展武汉城市圈,对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引领中部绿色崛起,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武汉城市圈具备怎样的优势,要从哪些方面发力做了阐述,现将访谈刊发如后。
主体引擎动能强大、战略地位显要、综合基础坚实等比较优势突出
占全省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二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创造了全省近三分之二的地区生产总值,武汉城市圈是湖北产业和生产要素最为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成为拉动湖北经济的“火车头”。
“城市是优质资源要素的主要集聚地和人口、产业的基本载体,因而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而作为城市或城镇组合体的城市群、都市圈不仅格局恢弘、功能强大,而且分工明确、体系健全,既能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又能有效抑制城市‘摊大饼’式发展和‘城市病’的滋生蔓延。”
在采访中,范恒山首先系统阐述了武汉城市圈一系列的比较优势。
一是主体引擎动能强大。武汉城市圈以武汉为核心,而武汉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是国家最早确立的“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并且被明确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经济总量不仅居中部各城市首位,在全国城市排名也很靠前;武汉是全国的经济地理中心,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誉,这种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地理区位不仅为自身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创造了条件。
二是战略地位显要。武汉城市圈是国家战略的叠加区域。早在2008年9月,国家就批准武汉城市圈开展两型社会综合配套试验,赋予了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权利;而后在国家出台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等重要文件中,给武汉城市圈建设持续添加了新的使命和任务;中央在2018年11月发布的《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中强调,要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今年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提出,支持武汉等都市圈建设。这些叠加的战略举措为武汉城市圈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其在中部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综合基础坚实。对内,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圈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市场体系对标对轨、环境保护联防联治、公共服务同建同享等取得了明显进展。“研发在武汉、制造在城市圈,头部在武汉、链条在城市圈,融资在武汉、投资在城市圈,主链在武汉、配套在城市圈”的一体化发展格局逐步形成,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区域竞争力不断增强。对外,以省及省会城市协商机制为纽带,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经济圈、皖江城市带等的联动不断深化,一些重要领域实现对接融通。这种内通外联的基础格局为武汉城市圈在中部崛起中体现更大的担当创造了条件。
“作为湖北产业和生产要素最密集、科技创新能力最强、体制机制最具活力的地区,武汉城市圈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湖北、中部乃至全国都有利。”范恒山说。
着眼形成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打造“三个中心”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必将促进区域优势发挥、资源优化配置,内陆也可以成为开放前沿,中部也可以成为开放高地。
城市群作为城市发展的最高层次的空间组织形式,是国家全面承载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运行过程、衔接供给需求体系、连接国内外市场的主要平台,是实现高水平“双循环”的支撑、动能和推手,可谓关系大局、举足轻重。范恒山分析指出,“武汉城市圈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发展条件相对优越,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着眼于形成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可以体现出特别的作为。”
如何体现这个“特别的作为”?范恒山重点提到了打造“三个中心”。
武汉城市圈可以打造中部地区最大最强的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无论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都要以具有区域或世界竞争力的优质产品与服务为支撑,而优质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源于产业基础的高级化和产业链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说源于科技创新。武汉城市圈拥有包括钢铁、汽车、光电子、化工、治金、纺织、造船、医疗等在内的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制造业规模较大、实力较强,且已建立完整的配套服务体系,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地位显耀。武汉是中国四大科技中心城市之一,武汉城市圈科研院所众多、科教人才丰富,应当借助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借助我国产业基础重塑和产业链现代化提升的契机,围绕促进双循环全面提高制造业的水平和质量,努力打造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高地。
武汉城市圈可以建设世界级的物流中心和消费中心。“双循环”的基础是生产、支撑是流通。武汉城市圈“流通”条件极为优越,武汉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境内的汉江等流域水力资源丰富、航运基础良好;且经过努力,城市圈内“1+8”一小时交通网已经形成,整个城市圈水陆空组合条件十分完备,可谓得天独厚。加之城市圈及辐射地带宽广,形成了广阔的回旋空间。武汉城市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功能平台协同联动,在不久前获批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内接外联,努力打造全球性物流基地。武汉是近代以来唯一与上海以“大”比肩的历史名城,消费文化深厚、消费欲望强烈,就近几十年看,是国内消费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消费市场规模连续多年占居中部首位和全国前十。加之城市圈内其它特色城市的一体联动,武汉城市圈在交通、产业、科教、文化、旅游等方面具有枢纽和中心功能,有条件建设高水平的国际消费中心区域。
武汉城市圈可以全力打造全国内陆开放高地和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通江达海、内外联动才能广泛聚集和利用资源要素,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武汉城市圈应当借助地理与交通优势,立足建立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坚持开放发展,努力打造名符其实的国际城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其中,武汉要切实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以目前情况而论,武汉对外开放程度仍不够高,对外贸易水平不仅远低于一些珠三角、长三角城市,也低于重庆、成都等西部城市,国际化都市地位不够突出,国际交往中心特点不太鲜明。要从软硬一体改善环境,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方面,强化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商品和要素实现高效流动;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开放通道与合作平台建设,为广泛融入国际市场提供基础支撑。
既要成为中部乃至国家强劲活跃的增长极,也要成为绿色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坚持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部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武汉城市圈不仅要成为中部乃至国家强劲活跃的增长极,也要成为绿色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范恒山建议,武汉城市圈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契机与抓手,深化两型社会建设试验,扎实行动、做出表率。
他特别提出,建设武汉城市圈要在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着力推动产业的绿色转型发展。推进清洁生产和能源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深化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改造;坚决淘汰难以进行技术改造和绿色转型的污染项目,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严把产业准入关口;推进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改造和智能化转型,使钢铁、化工、纺织、水泥等行业加速减排降碳,转变为低碳产业、节能环保产业,进而转变为现代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绿色制造体系;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继续支持圈内各城市按照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循环农业示范区,全面打造低碳城市。
二是着力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联动机制,协同解决区域环境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以长江、汉江等流域为重点,推动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积极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和碳排放等的市场化交易;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拓展原生态、衍生态、融生态、转生态等多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形态,实现生态环境的严格保护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有机统一。
三是着力建设优美家园。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保护、治理和修复,发挥城市圈内河湖众多优势,建设湖光山色、林丰草茂的田园美景;结合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建筑等的创建活动,整治人居环境、优化城乡布局;推进“多中心+功能组团”的城区建设模式和“住宅+公园”的社区建设模式,并在高度审美的基础上,形成多种风格的社区和住宅建设模式;依托自然山水,凸显历史传承和民俗风物,建设各具风格的美丽乡村。
把“九城变一城”不断推向宽视角、新层次和高质量
2008年武汉城市圈获批,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城市圈经济发展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规划同编、交通共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等取得实质性进展,实施了一大批重要项目,‘九城即一城’不仅成为共识,也呈现出新的面貌。
范恒山直接参与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调查研究、规划制定和协调推动工作,十分关注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和发展。经过长期的研究中,他特别强调要把握好三点:
一是优化思路。要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体现世界演进的最新成果、体现国家发展的战略要求,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发展思路和操作路径,持之以恒、扎扎实实、一根根接力捧相继而行。
二是矢力创新。创新之路是一条卓尔不凡之路,是一条跨越发展之路,必然也是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武汉城市圈要脱颖而出成为全国重要增长极,必须勇于开拓、大胆创新。要对标国际通行标准,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坚持问题导向、紧扣目标要求,积极探索、先行试验,走特色之路、行特别之为、达特异之效。
三是强化联动。圈是载体、联是根本。众人添柴火焰高,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排山倒海,城市圈内各城市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机制、深化合作、加强联动,按一体化方向整合资源要素,推进各领域协同融合,把“九城变一城”建设不断推向宽视角、新层次和高质量。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