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三核三圈”引领一体化 长江中游城市群驶入发展快车道

2022-04-24 16:05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盛兰 张家振

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高地,也是我国激发内循环的关键动力。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提出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要求。

事实上,作为引领带动中部地区发展的龙头,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目标之一便是成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空间枢纽。根据《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要求,当前长江中游城市群正以武汉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和南昌都市圈为主体,通过强化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省会城市的核心引领功能,在推动区域产业协作、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市场自由配置等方面加快了一体化发展步伐。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秦尊文参与了上述《实施方案》的编撰工作。近日,秦尊文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城市化的进程看,都市圈作为承接国际资本、技术、产业转移和集聚的重要平台,已成为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及竞争的重要单元。长江中游城市群内的三个都市圈协同发展,对于我国实现‘双循环’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提升服务“双循环”能力

长江中游城市群横跨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湘鄂赣三省总人口近1.7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2021年,湖北、湖南和江西GDP分别为50012.94亿元、46063.09亿元、29619.7亿元,增速分别为12.9%、7.66%、8.8%,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事实上,相较于“量”的追赶,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主要任务还包括推动市场自由配置、区域产业协作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等,提升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能力。

上述《意见》指出,要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并以国内大循环和统一大市场为支撑,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推动制度型开放。而根据此前印发的《实施方案》要求,长江中游城市群要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发挥空间枢纽作用,构筑内陆地区改革开发高地,推动与长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等的协作,高标准建设湖北、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为了提高内联外达的能力,长江中游城市群正在加速推动交通设施跨区域一体化发展。早在2015年,以鄂州花湖机场为主体的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便被湖北省列为“头号工程”。今年3月份,鄂州花湖机场完成试飞任务,预计今年内投入运营,将成为亚洲第一座、世界第四座专业货运枢纽机场。

据鄂州市华容区蒲团乡党委委员赵锡伟介绍,鄂州花湖机场1.5小时飞行圈可覆盖包括长三角和珠三角在内的五大国家级城市群,辐射全国90%的经济总量和80%的人口。

与此同时,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住鄂全国政协委员提交联名提案,建议依托鄂州花湖机场打造我国内陆开放“新沿海”:“支持以武汉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为核心,打造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引导现代物流、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适空产业聚集,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推动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

“将鄂州花湖机场打造成为面向全球的供应链管理中心,形成全球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换节点,提升巩固中国在新工业革命时代的国际地位。”联名提案指出。

而在消除制度壁垒,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方面,长江中游城市群将建立协调衔接的劳动力、人才流动政策体系和交流合作机制,推动都市圈内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城市群内居住证互通互认。

值得注意的是,长江中游城市群还将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积极盘活存量用地和低效用地,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联合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

当前,长江中游城市群仍面临统一市场建设总体滞后的现实,其中的重要原因便是省际间一体化水平偏低,省际协商协作机制不完善。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北代表团建议国家设立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在国家发改委设立办事机构。

实际上,早在2021年,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便共同签署了《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和《长江中游三省省会城市深化合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并联合编制了《长江中游三省协同发展工作机制》,同时组建了长江中游三省协同发展联合办公室。据了解,联合办公室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目前由三省选派的10余位工作人员在此集中办公。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改委此前发文指出,三省间的省际合作覆盖领域相对较少,除产业园区共建等个别领域外,尚未在跨界环境共治等合作领域建立有效的利益共享和成本共担机制。

根据《实施方案》提出的要求,当前,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联手打造的7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正成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吴传清向本报记者强调:“城市群内的各城市要发挥各自优势,实现错位发展和协同发展,均衡产业链,优化分工,避免区域内部资源的低效配置。”

凭借雄厚的制造业基础,长江中游城市群主要城市已经形成了轨道交通装备、汽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和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集群。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例,根据《实施方案》,武汉都市圈主要任务是打造“光芯屏端网”全产业链,长株潭都市圈则要发展自主可控操作系统、高端服务器、5G射频器材和通信模块等产业,而南昌都市圈将发展智能终端、光电显示、半导体照明、数字视听等产业。

而汽车产业向来是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协同发展的重要产业。据了解,在打造汽车产业集群方面,武汉都市圈的重点是开发新能源、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汽车;长株潭都市圈将推进燃油汽车产能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南昌都市圈则要保持特种车优势并发展新能源汽车。

与此同时,湖北省襄阳市要聚焦智能汽车研发制造,而湖北省荆州市,湖南省常德市、衡阳市和江西省九江市、宜春市等将建设汽车零部件基地。除了城市群内部合作外,长江中游城市群也将积极承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资金、技术和产业,补齐建强产业链。

核心城市引领城市群“腾飞”

值得注意的是,长江中游城市群还面临着“中心城市对周边辐射带动不足、次级城市发展相对缓慢”等问题。对此,《实施方案》强调,要强化武汉、长沙、南昌这三个省会城市的引领功能。

不过,南昌市在今年初发布的《新型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出,该市还面临一系列挑战。例如,在城市区位上,尽管南昌市受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双重辐射,享受多重区位优势叠加带来的红利,但也面临着周边核心城市、中心城市虹吸作用带来的压力。

而在产业结构上,南昌市的产业能级仍然不高。截至“十三五”末,南昌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只有19.7%,发展较好的移动智能终端领域也以代工类企业为主,龙头企业不多,引领作用不明显,还没有形成极具竞争力的企业群。

对于“十四五”期间的产业发展规划和目标,南昌市将方向瞄准了新兴产业,尤其是前沿科技未来产业,提出将加快建设全球VR示范应用第一城。

在空间布局上,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航空装备、生物医药等,打造成为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中心;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建成科技创新产业新城;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食品医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打造成为昌南生态工业新城。

与此同时,记者从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方面了解到,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唯一的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市已通过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和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对武汉都市圈城市的“外溢效应”逐步增强。

其中,围绕“光芯屏端网”以及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从有“中国光谷”之称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东湖高新区”)出发,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横贯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和咸宁五市,形成了总部研发在武汉、生产制造在四市,重大项目在武汉、产业配套在四市的发展模式。

据了解,东湖高新区已与鄂州市合作打造千亿级光电子产业园,2021年对接签约项目达到36个,总投资221.5亿元,占鄂州市招商引资签约项目的48.6%。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