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警惕城市建设中的“去中国化”现象

2014-10-11 10:31 来源:光明日报

在刚刚过去的第三十个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在参观“尊师重教、筑梦未来—庆祝第30个教师节主题展”时,总书记明确表示,很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并批评“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

一语激起千层浪!全社会都在反思,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岂容一“去”了之?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末就曾深刻地认识到:如何让有着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各民族,在这个经济和文化上越来越息息相关的世界上和平共处,将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他提出了“文化自觉”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箴言,以表达中国思想对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回应。

以此观之,今日“去中国化”的根源恰恰在于忽略了“文化自觉”,而盲目地去追求经济效益。这种不良倾向,绝不仅限于课本,在当前的城市建设领域亦很突出:

拆古建新 古迹尽失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因此,今天谈坚持“中国化”,文化遗产保护应是底线。

遗憾的是,很多地方的所谓文化遗产保护,实质上就是彻头彻尾的房地产和旅游开发。据《中国国土资源报》披露,自2010年以来,全国共有40多个城市启动了古城镇改扩建项目,累计计划投资超过4900亿元,规划占地194万多亩。这组触目惊心的数字,还仅仅是不完全统计,极有可能只是揭开了冰山一角。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文物保护法》实施30年来的首次执法检查,报告中指出:“近30年来消失的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设活动。”

一边是如火如荼的拆古建新、拆真建假的造城风,一边则是历史文化名城不断告急,古迹尽失。面对一座座被打造出来的空城和假古董,今人当知:城市中鲜活的文化遗产才是最好的历史教科书,“人造古迹”不仅是对历史的漠视,更是对未来的欺骗。试想:如果有一天,孩子们哼唱着《送别》来到天津海河畔,指着李叔同故居纪念馆问我们:“这是李叔同的家吗?”我辈情何以堪?又该如何向他们解释,当初为什么把真的拆了,如今又建一座假古董来纪念。

求大求洋 千城一面

纵观今日中国的很多城市,高楼广场越建越多,老街老巷越拆越少,取而代之是“莱茵小镇”“罗马花园”“东方波士顿”之类的洋腔洋调。难怪很多人感慨,置身于“千城一面”中,乡愁何处安放!

城市建设中的求大求洋倾向,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冲击亦十分明显。很多历史文化名城在制定保护规划时,片面迎合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忽略城市历史的延续性。小洋楼和传统民居都是城市历史的见证,但在保护上却采取厚此薄彼的态度。今年是天津乡贤龚望先生的百年诞辰,此前有关方面专门建设了“龚望梁崎纪念馆”,文化界也搞了很多纪念活动,而距纪念馆仅有数百米的先生故居“四宁草堂”却正在面临拆迁之忧,何其怪哉!

保护文化遗产,旅游和经济利益不是第一选项,历史尊严和人民利益才是、也必须是首位。要清楚,传统城区中的人口拥挤和基础设施老化,是我们对历史的欠账,绝非文化遗产之过。相反,文化没有棚户区,文化遗产保护也不是撰写华丽的墓志铭。《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中一再强调:“要重视维护城市传统风貌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以及不可移动文物。”

还记得,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今天,要让中华文化的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除了课本教育,更重要的是城市环境。缺少拥有文化遗产的城市,何以中国?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