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还需参考文史
吴葆璋至今记得,当年云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一名来自美国的外教,武成路改造时天天守在路上,“我们不要的砖瓦,她当做宝贝,5美元就买了一大堆古典的建筑装饰、工艺品,后来回国的时候收集了两大箱运走,到了美国做展览。”吴葆璋想起那名外教得意的神情,内心有说不出的复杂。
著名作家、民俗专家冯骥才在《地名的意义》一文中说:地名有着和生命一样丰富和深刻的含意。一个地方自有地名才算是真正的诞生。地名中潜在一种凝聚力、亲和力,还有复杂的情感。地名是一个地方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
地名是城市的钥匙,不同时期的地名联系起来就开启了城市这把锁。然后走进城市里,看着一个个地名,人们自然而然地了解其历史渊源、时代变迁、民俗风情、风格特征。那些含蓄隽永的地名,无疑为城市添光增色。
昆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所以榜上有名,就是因为有着历史积淀。历史文化名城不应该是一个空洞的称号,应该是由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符号所构成的。作为非物质文化的地名,它与物质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背后藏着历史渊源和动人故事。如果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老街巷、老建筑等消失了,因此而生的特色地名也就失去了很大一部分意义。所以,地名保护和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应同时进行。
“现在很多历史遗迹都没有了,我们甚至自嘲干脆申请取消称号算了。在漫长的历史中,我们很多老街都保留着,然而,却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极短的时间内消失了。”吴葆璋以1999年世博会前的昆明城改造为例,“少数领导在思想上没有充分的准备,就开始大拆大建,摧枯拉朽地进行建设,房子拆了,路名也变了。一些归国华侨回到昆明说这以前没有人民路啊。领导们后来缓过神的时候,完了。”
说起消失的地名,吴葆璋痛心疾首,大拆大建的城市扩张之后,老房子没了,名字也消失了,“这是对历史的斩尽杀绝,当时的一些官员追求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效应。就比如长春路和武成路,城市管理者简简单单将这两条路冠之以人民中路,表现出他们的一种无知,这是对文化的一种毁灭。”
当然,城市不可能一成不变,昆明从古至今都在变化,不论是整个城市的布局,或是地名,都烙印着时代的印记,但是如何改造,是一个课题。
吴葆璋建议,今后的城市规划和城市改造需要倾听文史专家的声音,“昆明市的城市改造规划方面基本上不请文史方面的专家,只请建筑设计、道路规划方面的专家。我认为,搞建筑规划设计的专家,设计的都是具有全国共性的建筑,没有这个城市的特点。不单单是在昆明,在全国都这样,这是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存在的问题。”
吴葆璋说,有文史专家的加入,在前期的设计过程中,历史文化民族性的东西才可能得以体现和保存,毕竟术业有专攻。
感谢历史学者吴葆璋、昆明本土学者庄国祥的支持。
4/4 | < | 1 | 2 | 3 | 4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