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身边的“绿色获得感”和家门口的“生态幸福感”?刚刚“拆墙透绿”的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让前来的居民深深体会到了:“不见门区,更没有围栏,人不知不觉就走进了公园。”“公园就在居民楼下,再不用绕远了。”
今年9月起,包括朝阳公园、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在内的北京52处城区公园将陆续完成“拆墙透绿”,赢得线上线下一片点赞。“拆”的背后,实则是立。探索城市公园开放管理新模式,让公园真正融入城市,让城市绿心和都市生活有机融合,使居民更加舒适、便捷地享受生态建设成果。
一条长长的绿色步道承载民生幸福,一个小小的口袋公园兜着众多欢乐。公园,是城市的“绿肺”,是居民的“休闲乐园”,和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公园开放打破了传统公园封闭管理模式,让公园从封闭走向开放,更加亲民便民利民,切实提升了人们的生态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是城市管理“以人为本”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不断深化与细化。
公园绿地与居民生活零距离,山水草木与城市景观相融相生,已成为当下各地城市建设的新风尚。“环境就是民生”,全国各地不断推进“拆墙透绿”“推门见绿”“留白增绿”等建设,一幅幅城绿相融、人城和谐的公园城市画卷正徐徐展开,居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在顺势而为、积极有为的生态环境改善与丰富中得到不断提升。
不仅仅是“拆墙透绿”,小到口袋公园,大到郊野公园,一座座开放式公园如雨后春笋,响应民意,应运而生。例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今年8月发布的《关于推动“口袋公园”建设的通知》提出,将推动全国于2022年建设不少于1000个城市“口袋公园”,并要求充分考虑周边群众需求,增加活动场地,落实适老化和适儿化等要求。再如,北京新建了不少郊野公园,其中大多数采用开放式无围墙设计。今年起,北京还通过科学优化围栏,促进生态系统连通、城市绿道和公园步道系统联通以及生态景观视廊贯通,让更多公园美景真正与城市相融。
推行公园开放式管理,是提升人们生态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有效途径。“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而公园即是居民身边的福祉之一。公园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还绿于民,让“城市中的公园”升级为“公园中的城市”,大力推进公园城市建设,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成都时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公园城市的创建,并非“公园+城市”的简单模式,当以让居民生活更美好为方向和宗旨,有机融合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力求“城在园中,家在园中”,不断实现人们心中的绿色生态幸福生活图景。全国各地在这方面取得成功的实践也表明,营造开放式的城市公园环境,做到公园真正和城市融为一体,是创建公园城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建设和谐宜居都市的应有之义。
打破公园与城市的壁垒,创建“公园中的城市”,公园开放是第一步。要更好地发挥公园绿色生态功能和价值,不断创设公园与城市有机融合的新景观,形成更加开放融合的城市风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需在开放视野、细节管理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如发挥公园绿色空间集聚作用,加快公园无边界整体设计、公园文化多层次开发、公园景观化提升改造、培育“开放式公园+街区”新消费场景等,让更多城市绿色空间“可进入、可参与、可互动”,通过形式多样的“绿色服务”创造更多的“绿色生态福利”,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态需求。
建设增绿,营造开放舒适的公园街区,是城市建设的文明进步之举,还需文明环境和文明素质的坚实支撑。开放式公园的大门敞开了,但也对公园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抬高了文明游园的门槛。除了公园管理方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细则外,广大游园者也应牢固树立爱绿护绿监绿意识,自觉维护文明游园环境。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态环境,离不开你我他的积极参与。让“推门见绿、抬头赏景、起步闻香”成为当下幸福生活的一部分,当“从我做起”,人人有责、人人可为。
(作者系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高级记者)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