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努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正确认识经济发展特点和差异

2014-10-16 16:39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吕政

完善交通运输和物流体系

完善交通运输和物流体系是实现协同发展的重要条件。经过几十年建设特别是近20年快速发展,京津冀之间基本形成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大的交通运输格局已不再是经济融合的障碍,今后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和物流网络体系。一是消除地区之间的断头路和局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瓶颈。二是加快京津与周边城市客运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并与产业转移相结合,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引导京津市区常住人口向周边河北的中小城镇转移。加强京津周边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事业建设,改变居民在京津上班、在河北居住而形成的“睡城”局面。三是加快毗邻京津的现代物流体系和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促进京津商品仓储和批发业向周边转移。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关联度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关联度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目前的情况是,北京的制造业除首钢搬迁到河北曹妃甸之外,从高端的航空航天产品制造业、集成电路制造业到中端的机械制造业、低端的建材制造业和服装生产,具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天津工业包括冶金、石油化工、基础化工、机械制造、汽车、电子信息产品、纺织服装等,也一应俱全;河北的工业以冶金、建材等重化工业为主导。三个地区的工业都自成体系,没有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相互关联的社会化分工。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首先应明确战略目标,其次应有具体实施路径,第三应把政府规划引导与市场选择结合起来。

北京应提高产业层次,收缩产业范围,优化产业分工。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应敢于做“减法”,逐步压缩直至放弃一批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化工业和用人多、占地多、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必纠结局部产业GDP的增减得失,也不必担心一些产业收缩会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北京就业机会减少,将会增加河北等地的就业机会,减少劳动力不合理流动,也有利于降低劳动力成本。在中高端制造业领域,应重点发展产品研发与设计、关键零部件制造和产品总成,降低企业零部件自制率,推动一般零部件制造业向河北等地转移,形成专业化、社会化的分工体系。

天津制造业的比重显著高于北京,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天津产业结构调整与北京的共同点在于都要积极推进产业升级,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促进低附加值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组织结构,通过专业化、社会化分工提高与河北的产业关联度;区别在于天津既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又必须坚持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瞄准工业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加强现有制造业改造和创新。

在河北的工业构成中,重化工业与轻纺工业的比例为8∶2。重工业比重过高,超出了华北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近来国内需求结构变化和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加剧了钢铁、建材等重工业的生产经营困难。在生态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双重压力下,河北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更为艰巨。一是下决心淘汰钢铁、建材等高耗能工业的落后产能;二是优化重化工业的生产力布局,促进钢铁、建材、化工等重化工业向沿海地区集中;三是调整和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促进资源密集型重化工业的生产要素向生产技术先进和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大型企业集中;四是发展与京津产业配套的零部件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五是承接京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六是发挥毗邻京津的地理优势,发展面向京津大市场的农牧产品种养加产业,培育蔬菜生产基地,改变京津地区蔬菜供应依靠远距离运输的状况。

河北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应学习和借鉴上海周边县市如昆山、张家港、江阴等地的经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论行政级别,这些地区都是县级市,但一些产业的竞争力甚至超过了上海,也不是靠开发房地产发展起来的。河北的白沟原来是京津冀三地交界、交通不便的穷乡僻壤,却发展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箱包生产基地和小商品交易集散地。许多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本地经济主体的创造力和竞争力,政府的扶持政策是第二位的。

2/3<123>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汤海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