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Mohsen Aboulnaga(埃及开罗大学工程学院建筑系可持续建筑环境中心)
卢宇飞(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王兴平(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可持续产业园区发展与规划国际合作研究中心)
文章由中国科协“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建设项目:“一带一路”可持续产业园区规划设计技术国际合作研究中心资助。感谢埃及开罗大学工程学院建筑系研究生、研究员、建筑师Haidy Mousa在本论文撰写过程中提供的帮助和支持。
全球已有超过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地区,城市消耗了全球约60%至80%的能源,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9%。日前,世界各大城市正面临着严峻的气候变化危机。
2021年,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上,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Low Carbon City,简称LCC)的全球性倡议。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在实现碳减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助于在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
本文通过对全球低碳城市建设成效的回顾与评估,选取日本、新加坡、埃及和中国四个国家的典型案例进行介绍,并重点分析这些案例是通过哪些举措来减少碳排放,以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规划建设低碳城市提供参考。
横滨-东京藤泽智慧低碳城市
2018年1月31日,笔者Mohsen Aboulnaga对藤泽智慧低碳城市进行了实地考察。这座位于东京以西50公里处的城市于2012年开始开发,其在运作和管理过程中几乎没有CO2排放,并能够为自身提供大量能源。
藤泽智慧低碳城市的一期工程面积为19万平方米,可容纳3000名居民(1000套公寓),已于2018年完工。该项目采用了一系列清洁能源交通。此外,该项目还设置了一系列监控系统以监测CO2的排放量等。项目的一期工程已经实现了低碳城市的环境和能源目标,即通过可再生能源减少70%的CO2排放、30%的能源消耗和30%的水的使用。
新加坡的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是“绿色复苏”方式中的重要一环。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新加坡在智能交通方面位列第三。新加坡低碳城市建设的亮点主要体现在清洁交通和运输方面。
2013年,新加坡政府制定了陆路交通总体规划,通过建造200公里的人行道将交通枢纽站点与住宅和公共服务设施连接起来。此外,私人开发商在进行项目开发时必须提交步行和骑行设施的相关规划和计划,否则项目将不予批准。此举有助于在家庭、公共服务设施和主要交通枢纽之间建立安全、方便的通行系统,将“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完美连接。这也将鼓励更多通勤者采取步行或骑行的方式出行,而非乘坐私人交通工具。到2040年,新加坡自行车道网络将从440公里扩大到1000多公里。此外,新加坡还开发设计了先进的智能交通系统(ITS),根据交通数据收集情况提出相应的碳减排战略方案,进而推进低碳交通的运行。
开罗迈向低碳城市之路
根据埃及《2030年愿景》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低碳智慧城市已被提上日程。这一战略的直接体现是规划建设在开罗以东的新行政首都(NAC)。NAC已与低碳、智能的清洁交通网络相连,包括全长超过90公里(16个车站)、与另外两座城市相连接的轻轨。轻轨本身由货运和客运列车组成,轨道后期将连接埃及南北。
另外,埃及于2020年12月开工建设的高铁(534公里,含货运和客运列车),始于埃及东部(Ain Sokhna/艾因苏赫纳),终到埃及西北部(El-Alamein city/阿拉曼市),也将NAC和其他5座城市串联起来。秉持零距离换乘理念新建设的Adly Mansour中央地铁站也能将NAC与全国所有城市和省份连接起来。此外,单轨列车(每个方向每小时运送约45,000名乘客满负荷,共90,000名乘客)和快速公交系统BRT的建设也是埃及低碳城市建设战略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圳低碳城市建设实践
深圳是中国首批低碳城市试点单位,也是全国首个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合作共建的国家级低碳生态示范城市。深圳市的低碳城市建设思路包括宏观层面的“整体推进”和微观层面的“试点工作”。在“整体推进”上,深圳率先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不仅建立了中国首个工业、交通碳排放管理体,还不断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和绿色金融产业等现代产业体系,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
在试点工作上,深圳基于“城市层面的结构性减碳、生活方式的行为性减碳、项目层面的技术性减碳”三方面的规划理念,以“SMART”为核心技术框架(S-碳汇网络、M-微气候优化、A-绿色建筑、R-低碳市政、T-低碳交通),与欧盟合作规划建设深圳国际低碳城,以空间布局实现结构性减碳和以TOD模式布局产业社区单元是该项目的两大亮点。
结语
无论是在规划还是建设中,低碳城市的理念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得到了广泛体现。为了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议》、实现COP26的目标,世界各国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都应该认真严肃地应对气候变化,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落实低碳城市规划理念、推动低碳项目的开发建设,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早日实现气候中和。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