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段进:江南水乡空间基因的传承探索

2022-12-05 09:57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11月12-13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苏州科技大学主办、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三届“水网地区城乡发展与规划国际会议(2022)”成功举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段进教授作题为《江南水乡空间基因的传承探索》的主旨报告。

演讲人| 段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

1 空间基因的发现与提出

在城市空间发展理论的互动和发展视角下,通过对不同时期、规模、功能、环境城镇超过20年的田野调查、历史研究、案例实证,挖掘中国城市空间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空间互动说的基础上发现与实证了“空间基因”现象。

空间基因是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的互动中,形成的一些独特的、相对稳定的空间组合模式,它既是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长期互动契合与演化的产物,承载着不同地域特有的信息,形成城市特色的标识,又起着维护三者和谐关系的作用。

2 江南水乡空间基因的研究

通过对江南水乡聚落、街坊、建筑的分析发现:江南水乡空间基因的产生与水乡聚落文化有很密切的关系。

江南水乡聚落基因是沿河道由点到线再到面的传统聚落生长模式下,河、湖、塘、田、林、镇、村和谐共生的要素组合关系;

江南水乡街坊基因是包含面状院落街坊、线状沿河街市、点状水岸节点的序列结构;

江南水乡建筑基因包含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砖石木瓦、黑白素雅等特征性的空间组合模式。

3 江南水乡空间基因传承的案例

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古城的中心地带,博物馆设计在体量上遵循“不高、不大、不突出”的传统营建原则,是一座具有“苏而新,中而新”意蕴的博物馆建筑。博物馆在整体布局上流线、庭院空间的组合延续了苏州园林的空间肌理,建筑构造上将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结构相结合,通过空间基因传承,实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文化意境与当代城市的融合。

嘉兴木心美术馆位于木心先生的故乡乌镇,博物馆的各个单元体相互交错,而通过里面的“街道”与水道的边界定义了内部空间,可以让人体验到空间的延伸。在空间意象上采用“桥、巷、屋”的设计灵感,院落空间序列上将建筑内部的流线围绕庭院组织,庭院错落地分布于建筑各处,巧妙实现了水乡自然环境向建筑内部空间的渗透。

苏州费孝通江村纪念馆在场地布局上融合周边肌理,通过植入11个大大小小的庭院,使得建筑与开放空间相互融合,具有江南园林的韵味。在建筑构成上,纪念馆以堂、廊、亭、弄、院、桥等元素回应了江南传统建筑的特点。

4 空间基因传承的水乡客厅城市设计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乡客厅城市设计以苏浙沪两省一市交界原点为中心,建设面积为35平方公里,以“集聚长三角智慧、成就世界级水乡客厅”为目标愿景,并以“创新引领、交通支撑、绿色示范、基因传承”为规划理念,总体框架为“一点、一心、三园、三区、三道、多村”。

方案将江南水乡传统以水治水的智慧思想和现代生态技术相结合,通过江南圩田、桑基鱼塘、水乡湿地的打造,延续了河、湖、塘、田、林、镇、村和谐共生的江南水乡空间布局形态及用地格局,实现了江南水乡空间基因的传承示范。

本文根据现场演讲内容整理,经专家修改审定。

文字整理:周琳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