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3到5年时间
濮阳基本要建成自然生态、文化生态、产业生态三大体系。市域中心城市成为“北方水城”、“中原绿都”和生态宜居之城,营造生态与经济、生态与文化相得益彰的城市特色,构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建设协调发展的崭新格局。我们应该怎么干?
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科学编制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明确自然生态、文化生态、产业生态的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建设标准。根据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编制水系、绿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近期建设专项规划。各项规划编制要于2015年1月底前全面完成。
实施水生态建设工程
按照“利用水资源,打造水景观、彰显水文化、谋求水经济”的思路,以现有城市河道为基础,通过提升、改造、延伸、新建,顺河扩水造景,构筑“九河贯城、九湖映城、五泽(湿地)润城”多环成网的城市生态水系,形成河湖相连、城水相依、灵韵秀美的城市环境。
第一批启动实施水生态建设项目11个:濮阳河生态廊道建设;卫都河(孟轲一支渠)改建;净湖湿地建设;澶州湿地建设;顺城河湿地建设;中原路人工湖建设;濮阳县二级沉沙池建设;澶河进水闸建设,提升改造马颊河节制闸;金堤河凤仪堂橡胶坝建设;马颊河绿城路橡胶坝建设;完成濮上河开挖,启动生态水系建设。
实施绿色生态建设工程
根据我市自然特征,重点构筑“三带、双环、百园”的生态绿系布局。
第一批启动实施绿色生态建设项目9个:廊道绿化,建设大广高速南入市口至龙碑绿化带、大广高速城区段绿化带、金堤河南岸绿化带、晋豫鲁铁路防护林带、工业大道东延绿化带;濮上园、绿色庄园扩建提升;马颊河、濮水河、澶河等河岸绿化;东西湖岸线绿化;龙山景观绿化;工业园区防护林带提升;金堤河湿地公园绿化续建;万亩都市林业建设;濮水公园提升和苏北公园、开州公园建设。
实施文化生态建设工程
根据濮阳历史文化特质,构建“两大文化、三大片区”的历史文化发展格局。
第一批启动实施文化生态建设项目8个:瑕丘遗址公园建设;马庄遗址考古公园、龙山文化博物馆建设;濮阳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东北庄原生态杂技文化旅游园区、杂技艺术学校建设;戚城文物景区提升改造,打造春秋文化园,规划建设龙凤古玩城;蒯聩台遗址公园建设;濮阳古十字街保护提升;澶州署衙复建;建成市工人文化宫、图书馆新馆。
实施产业生态建设工程
立足我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产业集聚区为主要载体,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经济转型步伐,构建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
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以“131”工程为抓手,以“三化”链接为重点,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集群化,实现产业的升级再造。全面推进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导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大畜牧养殖业沼气建设力度,有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废弃物低排放或零排放。2017年全市50%以上的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回收利用的发展格局。实施“蓝天碧水”行动,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项目,淘汰落后产能。搞好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监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新能源汽车,开展工程施工扬尘专项治理活动,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严格工业废水预处理排放监管,确保达标排放,完善管网、雨污分离,城区污水处理达到全覆盖。搞好固体废弃物处理,推广绿色建筑。通过综合施策,实现天蓝、地绿、水净、气爽。
实施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工程
持续推进中心城市综合提升,重点实施“以拆促建,一提三改两加强”,即提升城区道路界面标准,改造城中村、旧片区、旧市场,加强基础设施、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力。
第一批启动实施城市综合提升项目11个:拆迁354万平方米,为生态建设和综合提升创造条件;京开大道、大庆路界面提升改造;27个已开工城中村改造建设;张庄闸管理处、电影公司等4个建成片区改造建设;金堤路、盘锦路等5条城市道路延伸改造及20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昆吾路跨铁路立交桥建设;天龙市场、金宇市场和油田商贸中心建设,新建和改造5个城区农贸市场;加快城区东、北客运站建设;完成市第三水厂建设;建成8座雨污水泵站,新建改造10座垃圾中转站、公厕;完成城区主次干道跨路线缆入地改造和胜利路、大庆路等8条道路顺路架空线缆入地改造,新增20个夜景亮化远程启闭项目。
实施生态县城建设工程
濮阳县城、清丰县城、濮东组团的生态建设要与中心城区同步实施、整体推进,形成“一中心、三组团”协调共进的建设格局。
2/2 | < | 1 | 2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