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3年4月29日上午,北京大学地理学科70周年大会暨侯仁之先生铜像揭幕仪式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石楠秘书长代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参加侯仁之先生铜像落成揭幕仪式,并回顾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侯仁之先生对城乡规划学、遗产保护学作出的重要贡献。
4月29日上午,北京大学地理学科70周年大会暨侯仁之先生铜像揭幕仪式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500余名地理学人齐聚燕园,回顾往昔、畅叙情谊、共话发展。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代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参加侯仁之先生铜像落成揭幕仪式。
石楠致辞
石楠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侯先生是蜚声中外的历史地理学家、学界泰斗,是老一辈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也为中国城乡规划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侯先生积极推动历史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的融合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满足首都大规模建设和改造的需要,侯先生对北京城市历史地理进行了系统且持续的研究,先后发表了10余篇关于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的研究论文,从宏观和微观尺度复原了北京从建城到兴起的2000多年历史,详述了城市及其空间变迁,以及与山川水系的关系演变,为北京市的规划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改革开放后,侯先生对北京城市历史地理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调查、考证和研究,从河湖水系和地理环境入手,系统揭示了北京城的起源、形成、发展、城址转移的全过程,以及古代北京城的规划和变化特点,将城市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与首都规划建设完美地结合起来,对北京市城市规划、旧城改造、水利建设、遗产保护等做出了重大贡献。
侯先生对北京城的研究,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及其方法论的贡献,对其他城市也产生了很大影响。除了他自己亲自研究的承德、淄博、邯郸、芜湖等城市外,其学术思想的影响力可谓遍布神州大地,甚至远扬海外。他对城市起源和发展、人口与建筑环境变迁的分析思想,成为很多城市规划建设的起点和不可或缺的重要学术资源,对当今的城市布局、城市建设以及城市更新,具有极强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侯先生对于城乡规划学的贡献,还在于他对历史遗产保护,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早在1981年,侯先生就联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领导、来自建设部的郑孝燮先生,著名历史学家、来自故宫博物院的单士元先生,起草了专题报告,建议国家尽快公布一批文物古迹丰富的历史城市,促成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制度的建立,将遗产保护从单个建筑和文物,拓展到城市整体。1984年,侯先生又联合郑孝燮等专家联名向全国政协、全国人大提交了加入世界遗产委员会公约组织提案,次年我国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之一,将我国的遗产保护事业提高到全人类共同财富的高度。
侯先生对于城乡规划学的贡献,还在于他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他一生追求真理,严谨治学,但又兼容并蓄、甘为人梯;他虽然学富五车,可谓居功至伟,但他淡泊名利、恩泽后人。他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核心成员,早在1978年,侯先生就当选为学会领导,并且一直作为学会顾问,活跃在学会的各级各类学术平台上,为学会的会刊撰写了多篇重要学术文章。为了感谢侯先生对我国城乡规划学科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贡献,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于2006年授予他学会最高荣誉——终身成就奖。
对城市规划行业和城乡规划学科而言,侯先生堪称学界典范、人生楷模。借此机会,祝愿侯老的精神,永远激励当代规划师,为祖国城市的现代化事业不懈努力!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