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武汉城市空间规划发展的历史演变

2023-05-22 16:55 来源:大江学术 作者:陈韦、何灵聪

作者 |

陈 韦:武汉市规划研究院院长,正高职高级规划师、国家注册规划师、国家注册建筑师。

何灵聪:武汉市规划研究院编辑部主任,高级规划师、国家注册规划师。

原载|《武汉学研究》2019年第1期

武汉是一座具有3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中国的“天元”,其发展历来受到重视。距今3500年前的盘龙城遗址可以追溯为武汉城市的起源,也是迄今为止在长江流域发现的第一座商代古城。东汉末年,武昌、汉阳分城置邑。到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汉口分出,三镇鼎立的格局出现。至明末清初时,汉口凭借两江交汇的水运优势,商贾云集,迅速发展为商业重镇,在经济实力上一时超过武昌、汉阳,成为“天下四大名镇”。1927年,三镇合一设市,始称“武汉”。到1980年代,武汉与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并称中国“四甲”。时至今天,武汉已发展成人口1000多万的超大城市,城市综合竞争力仍稳居中国中部第一,位列全国前十。

当前,武汉城市空间形态正迅速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特别是近20年来,城市空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快速拓展。与国内外特大城市的空间演变过程相比,武汉的城市空间历史演变既有出其他城市的共性,又有自身的个性演化特征及规律。探索城市空间变化演变关系,对准确把握武汉城市发展规律,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形态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一、建国前的城市空间历史

1、清末张之洞开启了武汉近代城市规划的先河

至明末清初时,汉口已成为四大名镇之一,并有“九省通衢”之誉。汉口开商埠后,大批外商涌入,开工厂、洋行、银行,汉口成为全中国仅次于上海的商贸重镇,被称为“东方芝加哥”。这一时期,英、俄、法、日、德等5 国在汉口沿江设租界,租界区的市政设施和建筑均按西洋城市的建设模式进行。晚清时,武汉局部地区有过类似规划的方案图。例如1883年湖北善后总局曾刊印过《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道路为坊铺,计城中18铺,城外分4偶”。

1889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开启了武汉近代规划与建设之先河。在他督鄂的20年中,在武汉推行新政实行洋务,大办实业,兴办近代教育、民族工业、水利工程和交通设施,堪称“武汉城市之父”。他创办了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湖北纺纱局等工业,使武汉成为中国内地首要的经济中心、重要的工业基地;又陆续创办了自强学堂、湖北武备学堂、湖北农务学堂等,奠定了武汉科教大市的基础;修建了大量基础设施,先后筑张公堤、武昌北堤和南堤,使武昌、汉口“泽国皆化为市廛”,大大拓展了城市腹地。

张之洞非常看好武汉在全国的区位优势,为此决定贯通武汉与四方的交通,规划了向北的卢汉铁路、向南的粤汉铁路、向西的川汉铁路,三条铁路与已有的向东的长江水道,在武汉形成“十字型”的交通干线。在其亲自督办下,1905年10月卢汉铁路率先建成。

张之洞非常重视城市规划对建设的指导作用,雇请英籍工程师斯美利,“令其丈量地段,将建筑码头、填筑驳岸、兴建马路等各项工程,详研勘估,测绘详图”,在汉口沿江规划了横马路五条,直马路三十余条,在武昌武胜门至徐家棚一带,规划了1:5000武昌商埠全图,指导街道路网建设。

2、孙中山首次提出了武汉百年发展目标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极为重视“首义之地”的武汉。在他所著的《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曾提到在武汉修铁路、建设过江隧道、整治长江汉水堤岸、增建船坞港口,扩大城市规模“略如纽约伦敦之大”,将武汉建成中国中西部对外商业贸易中心等许多设想,并推测武汉在工业化以后,总人口可增至400乃至500万人。

孙中山进一步对武汉三镇进行了职能分工:“武昌是政治文化城市,汉口是工商业城市,汉阳是园林住宅城市”。孙中山的发展设想为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空间规划布局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png

图1:20世纪30年代的武汉

3、民国后期出现三镇合一的规划构想

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1月1日,国民政府迁都武汉,4月13日下令合并三镇,设武汉市。至1937年抗战止,武汉获得10年的黄金发展期,编制过多轮汉口或武昌或三镇一体的城市规划。

1929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武汉特别市政府,由市政府总工程师张斐然撰写《武汉特别市之设计方针》。规划引进欧洲的“城市分区”的理论,对三镇进行了分区:工业区位于长江下游的汉口、武昌两岸,商业以汉口特区、旧市区、汉阳和武昌临江上游地带,工人住宅区在汉口北、武昌下马庙,商人住宅区在武昌城、汉阳城以及洪山狮子山一带。行政区在汉口循礼门、万松园、武昌博文书院附近。按欧美日各国城市人口递增比例3%计,则规划人口从83万增至594万。

这一时期,还编制了《汉口市政建筑计划书》、《民国二十五年汉口市都市计划书》、《大武汉市建设计划草案》、《武汉三镇土地使用交通系统计划纲要》等系列建设规划方案,以希望推动完成了武汉的城市经济由农业主导向工业化初期的转化。

解放前,城市规划发展思路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依托“九省通衢”的交通优势,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工商业;二是在全国发展格局中,武汉树立了非常高的城市地位,是全国的交通枢纽和工商业中心;三是适应水运的城市交通模式和特征,城市的工业、仓储等设施沿江布置,确立了滨水带形的城市空间格局和平行江河的道路网络体系;四是在江南、江北建立了比较有远见的防洪体系,为武昌、汉口未来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的腹地;五是城市内部有了功能分区,基本奠定了三镇的分工协作关系。

二、建国后的城市空间拓展

建国后,武汉城市发展建设突飞猛进,城市空间得到了极大拓展,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发展阶段有四个,城市空间演变基本上遵循着由点状到跳跃式发展、轴线推进、环状填充、“圈层+轴向”扩展等4种方式,在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同时或交替地出现。

1、点状到跳跃式发展:建国初期大型工业项目的布局导致城市空间跳跃式发展

从“一五”计划开始,武钢、武重、武锅、肉联等重点工业区远离城市建设区进行建设,形成相对分散的空间布局,特别是武钢及其配套生活区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综合组团,与老城区之间保持着广阔的农林空地和生态空间,形成了除武昌、汉口、汉阳之外的第四个空间增长核心。这段时期由于城市空间跳跃式布局,迅速拉开了城市发展的空间框架,城市规模急剧扩大。1952年至1957年,城市人口从131万增加到215万,年均增加10.5%。城市建成区面积 从37.7平方公里增加到107.97平方公里,年均增长14.1平方公里。

“一五”、“二五”时期,武汉市编制了《武汉市城市规划草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武汉市城市建设十二年规划》、《武汉市城市建设规划(修正草案)》等四轮规划方案,主要是借鉴了前苏联的城市规划思想,将工业发展确定为城市工作的重点,按照计划经济的要求,强化了城市的功能分区和工业布局,强调了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组团式城市布局,初步确立了三镇整合的发展思路。

2-1.jpg

图2:1954年编制的武汉城市总体规划

2、轴线推进:工业持续发展和城市道路的修建使城市轴状延伸

1960年到1980期间,武汉城市空间拓展主要是沿旧城与工业组团联系的道路两侧进行轴线填充。汉口地区主要以旧城为依托,在解放大道沿线向两侧填充扩张和向两端轴向延伸,形成堤角工业区和易家墩工业区,总体上形成从解放大道到长江、汉水之间狭长的顺江带形空间。汉阳主要是以旧城为基础,沿鹦鹉大道向南、汉阳大道向西,形成了鹦鹉洲工业区和七里庙工业区,呈现出“L”形的发展形态。武昌地区向东沿武珞路-珞瑜路大幅度推进发展,形成石牌岭工业区和关山工业区;向南沿武咸公路发展,形成白沙洲工业区,向北沿中南-中北路形成中北路工业区,沿和平大道形成余家头工业区,总体上形成以旧城、青山两大核心,分别沿主要干道由南、北向中间推进。这一时期由于受“文革”影响,城市主要为自发的蔓延式填充。

3、环状填充:改革开放后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城市发展空间逐渐饱和

1980年至1990年间,随着道路交通的修建,除了长江的分割之外,三镇基本上形成了环状发展的空间雏形。汉口地区旧京汉铁路外移为城市外拓提供了新空间。建设大道、发展大道、青年大道相继建成,使城市得以大规模沿路的纵深腹地发展,形成了鄂城墩、北湖、花桥等规模巨大的居住组团。汉阳地区形成了大规模的二桥居住组团。武昌地区结合青山工业区修建了钢花居住组团,结合中北路工业区修建了东亭居住组团。三镇空间形态整体上呈现轴向变粗、组团靠拢、环间填充的趋势。

这一期间,武汉市分别于1982年、1988年编制了两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交通”和“流通”“两通起飞”战略,首次采用“田园城市”理论,提出在主城外围建设卫星城镇的规划设想。

3-1.jpg

图3:1988年武汉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结构

4、“圈层+轴向”扩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空间呈现蔓延拓展态势

1990-2000年,尤其是1996年“圈层+轴向”的总体规划发展模式实施以后,逐渐形成以主城为核心,由内向外的三、二、一次产业圈层式布局结构。其中:内环线以内以商业金融行政办公和居住为主,城市二环线周边以居住、文教、商业以及少量工业的混合用地为主,城市中环线周边以工业用地为主,城市外围是生态绿地和水域。

汉口跨越张公堤形成规模巨大的常青居住组团,并向铁路线外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同时,汉口、汉阳、武昌分别结合吴家山台商投资产业园、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沿城市主要沿交通干道向外拓展。

为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武汉市于1996年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吸收了西方经典的“花园城市”理论,按照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城市地区一体化发展思路,积极发展卫星镇和新城,为适应武汉山水资源的分布特点,采取了“多中心组团式”空间布局,目的是建设一个具有滨水城市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城市。

4-1.jpg

图4:1996年编制的武汉城市总体规划

三、历史经验总结

对照国内外大城市的发展过程,一般特大城市都经历了“点状发展-触角生成-轴间填充-触角再生”四个空间演变阶段。武汉城市空间演变历史也与这一特征基本吻合。

5.png

从武汉的空间历史演变规律来看,有以下经验值得总结,在后续发展中仍需要注意的:

1、武汉是由不同自然和历史条件发展起来的汉口、汉阳、武昌三镇整合形成的,其规划发展思想的形成与武汉特定的资源条件是紧密结合的。

2、武汉在其整合发展之初,是根据张之洞、孙中山等人确定的“千万级人口”、“世界级都市”的设想,而制订的城市发展目标,所以在初期就奠定了特大城市的空间框架。

3、武汉的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一直是围绕发挥长江水运优势、区位交通优势、解决江河水患等主题展开的,并决定了这一时期的城市主导功能和发展空间。

4、城市功能和交通条件变化是决定城市空间形态的内在动因,武汉由“军事城堡——商埠重镇——工业城市——工商并举”城市功能转型的阶段,交通条件由水运逐步转向陆运,城市空间形态也相应地由沿江拓展转向陆域纵深发展。

武汉城市发展史也表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需要解决的城市问题也各不相同,只有与时俱进,根据城市发展的现实态势,不断调整发展战略和空间布局,才能作出最佳的发展选择。

四、面向宜居理想的城市空间优化展望

21世纪以来,国家确定了“中部崛起”战略,先后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东湖高新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处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交汇点和长江经济带的“脊梁”区域,也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武汉综合实力和城市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3410.34亿元,常住人口达到1089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0%,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相对稳定发展的新时期。

在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21世纪的头20年中,武汉城市空间已经经过了一轮快速增长期,进入既要关注存量挖潜,又要注重高质量拓展增量的转型阶段,实现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龙头城市,武汉的空间发展不仅要保持自身发展,而且要促进区域空间一体化发展。为此,未来武汉城市空间发展将出现以下四个方面特征:

(1)城市空间将由外延粗放式向内涵集约式发展转变。更加注重土地利用效率,更加注重城市空间的复合利用,提高土地开发强度,朝精细化方向发展。

(2)城市拓展既要关注自身空间治理又要促进区域发展协调。武汉南北长、东西窄行政边界形态和北山南水的地貌已限制城市空间的进一步拓展,需要转向存量挖潜和自身空间治理。同时,长期以来,在中部地区武汉单极发展、周边腹地发展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需要做好与周边区域的发展协调。

(3)空间布局由建设优先向生态优先转变。以生态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为核心,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框架,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建设宜居型城市。

(4)轨道交通对空间扩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武汉已经迈入“地铁城市”时代,以往由快速路支撑的空间拓展将转向为以轨道交通为主,特别是武汉与周边城市城际轨道线的开通,依托轨道线将形成点轴式的城镇化走廊,对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和武汉“一体化”大都市区的形成将起到决定作用。

基于上述特征,武汉在2000年后编制了2010版城市总体规划,正在开展到2035年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对未来空间发展提出了以下构想:

1、谋划促进武汉大都市区的形成

武汉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需要构建更加开放、辐射更强的空间结构,切实发挥引领区域空间协调的核心作用。从承担国家区域协调责任层面,应依托“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参与全球竞争,共同打造中国新经济增长极。

武汉大都市区的划定,需要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考虑武汉市域与区域空间格局关系,根据空间临近、功能互补、交通通勤、生态共保等原则,形成产业统筹、功能联动、生态保护协同、公共交通和市政设施一体、公共服务共享的城镇化紧密圈层。作为超大城市,武汉需要从更大的空间范围高度统筹谋划城市未来发展,由市域走向区域,实现区域同城化、一体化发展。武汉在经历了由沿江向主城、都市发展区逐步拓展后,目前武鄂黄黄、汉孝临空地区等基本形成了连绵板块化布局的空间形态,迫切需要加强近汉地区空间统筹。同时根据东京都市圈、长三角、珠三角等等成熟城市群发展经验来看,武汉需要构建带动区域协同发展大都市区,这也是国内外世界城市发展的规律。

640.png

图6:武汉跨行政区划大都市区示意图

2、全面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市域空间划分为集中建设区和非集中建设区。集中建设区主要包括主城区、新城及周边适于连片发展的地区,以及外围独立新城等,主要为城市建设用地,承载创新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空间载体,初步划定范围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左右。非集中建设区为集中建设区以外的区域,主要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等功能,是国家中心城市的魅力休闲区,初步划定范围面积约6500平方公里左右。

集中建设区内采用交通导向(TOD)发展模式,打破行政区划,由主城向外沿阳逻、豹澥、纸坊、常福、汉水、盘龙等方向构筑六条城市空间发展轴,沿轴向集中发展现代制造业和居住新区,作为城镇化和产业化集中发展区域。

在功能上,六大轴向实现产业互补和错位发展。依托国家级开发区,突出空间重点,强化轴带集聚发展。围绕国家中心城市目标,发挥东湖高新区、武汉开发区、临空港开发区优势,分别依托创新、制造业、交通物流,突出东向、西北、西南等重点方向,按照“轴-带”发展思路,引导人口、交通、用地、产业等带状集聚。强化北部“天河机场-阳逻港-顺丰机场”的交通物流组织体系,打造世界级交通物流带,形成“空港、河港、陆港”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的疏运体系。

在空间上,利用江河湖泊的自然格局,规划生态绿廊,对六大轴向和新城进行隔离,形成组团式布局,防止蔓延式发展。

3、控制“两环六楔”的城市生态框架

武汉是“百湖之市”,生态资源十分丰富,也有利于武汉建设成宜居城市。2010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以三环线防护绿地为纽带,串联严西湖、汤逊湖、后官湖、金银湖、天兴洲等自然山水资源,形成主城外围生态保护圈。以外环线防护绿地为纽带,加强对市域木兰山、沉湖、梁子湖、涨渡湖、武湖、青龙山等森林、水体和湿地的保护,构成都市发展区的生态保护圈。控制大东湖、武湖、府河、后官湖、青菱湖、汤逊湖等六大放射形生态绿楔,并深入主城区内部,建立联系城市内外的生态廊道和城市风道,市域整体形成“两环六楔”的基本生态框架。

在城市建设区内以长江、汉水及蛇山、洪山、九峰等东西向山系构建“十字”型山水生态轴。

4、着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创新城市功能

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家现代服务中心、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为目标,着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创新城市。

以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双创”示范基地为核心,联动创新节点,打造校区、园区、城区、湖区多元化的创新空间载体,升级现状科教园区,发展面向未来的国际科教园区,加快建成具有带动力的创新型功能区。

两江四岸核心区推进高端国际商务服务功能集聚,承载面向全国乃至世界服务的金融商务、商业商贸、创意文化等国家中心城市核心职能。

新城地区积极谋划高端制造业体系。一是巩固和培育新兴产业集群,聚焦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领域,构建有机更新的迭代产业体系。二是加速传统产业转型与智能化升级,优化产能结构,促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三是优化制造业空间布局,促进先进制造业集约、集聚、集群发展,推动形成高端制造产业基地、重点产业园区和新型产业社区三类产业空间。

5、激活非集中建设区发展活力

非集中建设区主要为农业生态区和生态绿楔空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通过打造小镇集群、乡野单元和郊野公园激活发展活力,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一是构建特色功能小镇集群。依托现状小城镇基础,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结合服务功能升级,突出创新创意产业等专业化、特色化功能,打造具有武汉特点的特色功能小镇集群。如:旅游小镇、度假小镇、生态小镇、创新创意小镇、特色产业小镇等。

二是打造美丽乡野主题单元。将村庄体系、生态保护、农业生产、旅游发展功能等相结合,打造“居、产、服、游”一体化的乡野单元,推进农业、农村发展。

三是建设郊野公园群。依托六楔“外延”结构,结合自然山水、农业观光等,打造主题鲜明、结构清晰的郊野公园体系。

6、建设区域一体化的交通网络

首先,在市域范围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目前,武汉建成轨道交通已延伸到6个新城区,总长288千米,规模居中国第5位,在建线路共11段,到2020年将达到401公里。市域“五环十八射”快速路网体系已形成。未来,大运量公共交通设施、高快速路系统、市政公用设施向开发边界内集中,引导城市轴向拓展。

其次,要推进武汉“1+8”城市圈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已建成武汉至咸宁、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四条城际铁路,在建三条城际铁路,总里程557公里。未来,武汉城市圈主要城市均应与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进行衔接。同时,武汉到周边城市高速公路网络体系应进一步完善,形成“六环二十四射”的高速公路路网,促进城市圈空间一体化的形成。以武汉阳逻国际港为核心,联合黄石、鄂州、黄冈等港口,推进武汉新港建设,加快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再次,以交通走廊构建为抓手,协同在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发展。以构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为目标,推动长江经济带沿江高铁通道建设。江北高铁串联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群,江南高铁穿越“三山两湖”(黄山、九华山、大别山,连接东湖、西湖),成为长江经济带最美旅游线。加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联动协同发展,共同打造长江黄金水道。

参考文献:

1、《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

2、《武汉市城市规划志》,武汉出版社出版.

3、《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在编.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