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提质改造 增量结构调整
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城市更新进入重要时期
近期发布的《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市更新的实施意见》提出,从6月12日起,杭州将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多地近期也相继发文推进城市更新建设,并且进一步充足项目库。值得注意的是,严控大拆大建、鼓励微改造成为现阶段城市更新的重要原则。同时,将大力推进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让城市更“智慧”。业内人士认为,城市更新既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稳投资、扩内需、增福祉的重要发力点。
多地提速推进城市更新工作
根据意见,杭州市计划在2023年基本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更新工作体系,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到2025年,形成一系列城市更新成果与实施模式,形成一批标志性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到2035年,围绕城市宜居、韧性、智慧目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形成城市全周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更新范例。
上海市印发的《上海市城市更新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以区域更新为重点,聚焦开展综合区域、人居环境、公共空间、历史风貌、产业园区和商业商务项目改造六大行动,分层、分类、分区域、系统化推进城市更新,从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在部分地区文件下发的同时,有的地区项目库已备好。《重庆市城市更新招商手册》就该市正在推进以及即将实施的约110个城市更新项目进行了推介,包含城市更新项目库内项目和未入库项目,主要分为老旧小区、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历史文化区、老旧商业区等类型。青岛也表示,青岛持续加快城市更新步伐,计划年内城市更新建设项目1296个、年度投资1995.4亿元。青岛城市更新项目包括旧城旧村改造建设、市政设施建设、停车设施建设、公园城市建设、低效片区改造等。并将通过盘活低效的闲置用地,积极引入优质项目,培育壮大新动能。
“腾笼换鸟” 严控大拆大建
严控大拆大建,最大限度地留存城市记忆,为城市守住历史文脉,这些正成为现阶段我国城市更新的重要原则和实践。
“这是首钢园的标志性建筑三高炉,一会我们乘坐观光电梯将上到70米高的牵车检修平台,可以俯瞰整个首钢园全景。到了晚上,三高炉将通体点亮,红色的外观,犹如曾经运转时的热火朝天的钢水。”导游小李向此次旅行团的团友们介绍着,而团友们看着高大恢弘的高炉,情不自禁的拿出手机拍摄。
现如今,这座建设于50年代的“三高炉”早已看不到过去的钢花四溅,而是华丽转身为承办各类大型活动的热门地标、受游客青睐的网红打卡地。
重庆市中英联络处旧址在经过微改造后,这座有上百年历史的全国重点文保建筑,成了新晋“打卡点”。在济南,拥有百年历史的成丰面粉厂将被打造成山东首个电竞新媒体产业园,通过整合电竞和新媒体资源,建设赛、用、产、学、研“五位一体”产业园区。
无论是首钢园工业遗产再利用,还是重庆中英联络旧址、济南成丰面粉厂都是近年中国推进城市更新的缩影。截至2022年底,北京市已完成小微空间提升约389处,储备项目300多个。重庆方面,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重庆共有696处历史建筑在城乡建设和城市更新中受到保护、获得“重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表示,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步入中后期,城市建设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国有571个城市实施城市更新项目达到6.5万个,这些项目的实施对于完善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多地相关政策明确严控大拆大建、鼓励微改造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原则。《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明确指出,本市城市更新活动不包括土地一级开发、商品住宅开发等项目。海南《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35年,海南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全面建成,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全面融入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
补短板让城市更“智慧”
“提高住房建设标准的同时为老房子‘治病’是我们宜居城市建设的第一步。”秦海翔表示,聚焦居住品质提升,将研究建立房屋体检、养老、保险等三项制度,为房屋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并大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开展楼道革命、环境革命、管理革命,消除老旧小区安全隐患,完善配套设施,改善生活环境,改进物业服务品质。
在韧性城市建设方面,秦海翔介绍,将通过数字化手段,对城市供水、排水、燃气、热力、桥梁、管廊等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进行实时监测,及早发现管控安全隐患,防范事故发生,提高城市安全保障能力,维系城市正常有序运转,实现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从被动的应对转向主动预防。
“大力推进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秦海翔说,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将运用好城乡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普查成果,建设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和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协同发展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推动发展数字家庭、指挥社区和智能建造。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