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杭州市制定并发布《2023年杭州儿童友好10条》,从儿童友好空间、交通出行、心理健康等10个方面,为儿童成长提供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无独有偶,北京市的小朋友也收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礼物”——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市妇儿工委办公室等单位联合印发《北京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6方面22项重点任务,合力托举儿童美好未来。
儿童友好是指为儿童成长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少年儿童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接班人和未来主力军。新征程上,通过扎实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让儿童友好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让广大儿童充分享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成果,是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前,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为儿童向阳生长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2022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印发《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明确了儿童友好空间的规划、设计、建设以及各类空间的适儿化改造等要求,提出推进“1米高度”的儿童视角设计。随后,适儿化改造被写入更多城市的施政报告,让广大儿童公平享有便捷、舒适、包容的设施、空间和服务,正成为更多城市发展的目标。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弱有所扶”都产生了更高期待和向往。如何让广大儿童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考验城市治理者的治理水平与智慧。
面对新期待新需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更应从小处入手、在细节落笔,“量身打造”更多儿童宜居宜游宜学的“软”“硬”环境。例如,不少城市陆续开设“儿童友好公交专线”,联通公交、地铁等多个环节,加强儿童友好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改造增设“安心通学路”和“爱心斑马线”,让上下学之路更安全、更有温度。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因地制宜做好适儿化改造,方能精准对接儿童需求,让他们安全成长。
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还需倾听儿童声音、尊重儿童力量,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孩子们有机会参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比如,上海一些街道的儿童议事会推崇儿童全过程参与,在“议”中成“事”,在办成每一件小事的过程中培育儿童的社会治理素养;重庆组织开展“小小城市规划师”“我是城市小宣传员”等活动,邀请儿童参与城市规划、讲述城市变迁。
眼下,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也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随着数字技术更深融入城市发展与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将会在数字技术赋能下结出更多硕果,展现出更加智能化、智慧化的新面貌。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关注、共同推进下,“儿童友好”定会从一个理念落地为一个个可见可感、可盼可享的生活场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