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作为人口集聚地,电力、交通、排水等多条城市生命线汇集,且相互之间关联性极强,也因此极为脆弱。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城市地区的气候风险进一步加剧。
天津海河风景图 拍摄/张立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顾炜提到城市发展带来了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城区风速减小、空气污染加重等问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海猛表示,气候变化使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对维系城市系统正常运转的基础性工程构成威胁,暴雨内涝、高温热浪、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随时可能引发城市交通、管网、能源电力系统等“血管堵塞”,甚至进一步殃及城市的各“功能器官”。
谈及我国城市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刘海猛说:“我国幅员辽阔且地域特征明显,不同地域的城市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同。沿海城市是洪涝、台风、风暴潮等高风险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都在沿海地区,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呈升高趋势。西北地区城市未来仍然面临较大的干旱风险。”在此背景下,城市应对气候变化,除了减缓,适应也同样重要。
如果说减缓行动能够降低城市气候风险概率,适应行动则主要减少气候风险带来的损失,通过增强城市气候韧性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城市韧性是城市抵御和遭遇重创的应对与恢复能力,气候韧性是城市韧性的重要方面,反映了城市遭受重大气候灾害冲击的抵抗和恢复能力。
为适应气候变化,增强城市气候韧性,刘海猛建议城市规划可以从气候的角度进行。比如,通过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模拟,对城市进行建筑、绿地、交通等规划,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发展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建设城市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轻暴雨等极端天气影响,提高城市气候适应性。提高建筑物的适应性,在建筑物设计及建造过程中考量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强建筑物保温、通风、遮阳等功能。建设城市水资源调度和应急机制,加强城市水资源管理。
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为了安全来到城市,为了生活美好留在城市”。为了建设安全宜居的气候适应型城市,我国政府做了很多开创性工作。
201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7年初,印发《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工作,首批试点城市有28个,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效。2020年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0)》总结了试点地区的工作成效及问题。
在实践层面,我国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也有不少有效探索,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经验。例如,上海市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后,城市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得到缓解;深圳市在推出“森林城市计划”后,绿化覆盖率达到45%,气候适应性提高;厦门市加强海岸带保护,有效降低了海洋侵袭的风险;青岛市通过改善城市排水系统有效降低了城市内涝风险。
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构建气候适应型城市已经成为全球性议题。丹麦哥本哈根市在2010年先后出台了《哥本哈根适应气候规划》和《哥本哈根市暴雨管理规划》,抛弃传统的“灰色”基础设施为主的城市建设思路,积极拥抱“绿色”(植被)和“蓝色”(水体)空间。建设下沉式绿地,在暴雨来临时发挥其吸纳雨水的海绵作用,分担城市排水系统的泄洪压力;规划建设能将地表水运输至湖泊或海湾的道路,建设能储蓄雨水的街道。德国将气候地图应用于城市规划,解决热岛效应、冷空气输送等问题。为解决静风下空气污染最严重的问题,通过研究静风的环流规律,布局城市内居民区规划;为了保护冷空气输送不受损耗,禁止在“冷空气输送走廊”地带建工厂。
通过分析这些气候适应性城市的实践案例,刘海猛表示,我国建设气候适应性城市可以从中借鉴以下三点经验。首先,气候适应性城市规划要因地制宜,不同城市针对自身的气候特点,需要考虑的极端气候事件不同。其次,城市要通过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应对干旱和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再者,绿色基础设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欧洲的“绿色城市”倡议,通过推动城市建设绿色屋顶和绿色墙壁,增加城市植被面积,改善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