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安徽省委、省政府把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件大事来抓。4个月来,省委书记韩俊多次开展实地调研,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作出部署。5月11日下午,韩俊在与到合肥参加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现场会的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举行的工作会谈中,就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等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安徽省省长王清宪、省委副书记程丽华等多位省领导赴各地实地调研指导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省政协主席唐良智成立课题组,召集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文旅厅等13个部门负责同志,围绕“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开展重大课题研究,深入20多个中国传统村落开展蹲点式、沉浸式调研,并赴吉林省、浙江省学习考察,组织全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16个省辖市政协开展联动调研。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舜牵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相关厅局参与,历时3个多月时间完成了《关于加强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保护利用的指导意见》文件起草工作,拟于近期印发实施。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同志深入金寨、泾县、绩溪等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开展调研,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梳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总结保护利用经验,完善政策措施。至此,安徽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进入新阶段。
安徽省历史文化深厚,传统村落、传统建筑资源丰厚,尤其是皖南徽派建筑,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以民居、祠堂、牌坊为典型,融人文和山水为一体,传统和现代承接,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完善传统村落保护体系
近年来,安徽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部署要求,按照“科学规划、整体保护,抢救优先、活态传承,合理利用、兼顾发展,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基本思路,持续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目前,安徽省累计有469个传统村落列入国家保护名录并实施挂牌保护,338个村落列入省级保护名录,全面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体系。全省近万栋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49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
强化传统村落要素保障
安徽省建立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省财政厅、省文旅厅等10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出台了《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发展的意见》《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编制了《安徽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技术导则》《安徽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规划》《安徽省传统村落读本》等政策技术指导文件。3年来,全省807个国家和省级传统村落累计投入50亿元,其中争取中央财政资金7.99亿元、地方财政投入22.21亿元、社会资本投入19.80亿元,支持完善村内基础设施,整治公共环境。2020年,黄山市被列入全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总投资21.22亿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1.50亿元、黄山市政府配套资金5.65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4.07亿元。
突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改善
目前,在安徽省传统村落中,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的有419个,其中国家级传统村落有259个、省级传统村落有160个。推动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向传统村落延伸,着力解决传统村落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改造提升村落内道路、供水、垃圾和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整治村落周边、公共场地、河塘沟渠等公共环境,满足现代生活需求。截至目前,全省96%的村落实现垃圾收集转运一体化处理,52%的村落修建了集中污水处理设施,88%的村落完成了卫生厕所改造,90%的农户日常可使用热水淋浴。同时,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以用促保,增强传统村落内生动力。目前,列入保护名录的传统村落中共有农户34.2万户,常住人口68.7万人。通过保护利用留住了乡亲,促进了传统村落发展和活态传承,传统村落在乡村振兴中的综合价值得以逐步彰显。
探索传统村落活化利用
近年来,安徽省充分挖掘传统村落蕴含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适度有序发展传统村落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创意等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提升农民幸福感、获得感,助力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省培育“卖花渔村”“梦里祖源”“绿野仙踪西溪南”“木梨硔”等特色“微景区”275个。黄山市通过“找出来、保起来、用起来、活起来”,持续十年、投资超百亿元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和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打造不同场景“新安山居图”。石台县大山村依托独有的“富硒负氧原生态”发展康养产业,带动旅游发展,开办民宿近200家,推动村民持续稳定增收。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