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建国以来历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成果

2023-08-21 15:02 来源: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954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落实国家重大工业项目

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时,中国开启了以重点工业项目为主导的城市建设计划,武汉被列为重大工业项目的重点落户城市,为适应国家建设需要,武汉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在国务院城建总局顾问、苏联专家巴拉金的指导下编制了《武汉市城市规划草图》(1953年),经由市人民政府上报中南行政委员会审查批示,并请转报中央人民政府国家计划委员会审核。规划武汉市区面积433平方公里,预测20年后人口可由135万人发展至224万人。草图内容分为工业区、居住区、高等文教区、中南行政区以及湖北省和武汉市的行政中心、铁路运输用地、港务码头仓库用地、绿地(含风景区、疗养区)和郊区(含菜园苗圃)等。

随着国家“156项工程”中武钢、青山热电厂一期工程、武重、肉联、武锅、武船等重大工业项目落户武汉,城市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为大型工业建设服务,以致《武汉市城市规划草图》(1953年)已不能很好地满足需要。1954年底,武汉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对《武汉市城市规划草图》(1953年)进行修订,编制了《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实现工业化城市和三镇整体化的构想,同年12月上报国家计划委员会。

规划提出城市建设的重点由“恢复经济,改造旧城”转移到“为大型工业建设服务”,调减规划人口为197万人,面积为203平方公里。该规划将武昌旧城区以东作为市区未来扩展地区,东南、东北地区作为重型工业选址对象;汉阳旧城区向西、向南略作扩展;汉口增扩长丰南垸作为居住区,并将工业区向沿河地带转移。规划关山、黄土山、长丰垸、十里铺、武昌青山、答王庙、钵盂山等重工业区。高等文教区规划在珞珈山、喻家山、磨山一带。

规划在武昌洪山中心开辟垂直于长江的道路一条、遥对汉阳南岸嘴,接转汉口解放大道人民广场,两旁各加辅助干道1条,将武汉三镇联系成一个整体。这样,在城市景观上形成“中山公园广场-汉水集家嘴-汉阳南岸嘴-武昌洪山广场”的三镇主轴线,并在轴线上设立中南行政区、湖北省、武汉市三级行政中心,中南级中心在东湖、沙湖、洪山之间的三皇殿,省级中心在阅马场,市级中心在中山公园人民广场。

同时,该规划还提出长江上计划修建3座桥,近期修建龟、蛇山之间的公铁两用大桥,远期修建分金炉至徐家棚公路大桥、天兴洲至谌家矶公铁两用大桥;汉江上则计划修建四座公路桥。道路系统以长江为主轴,对称设置,通过过江桥梁连接三镇主干道。同时,规划着重进行了铁路枢纽的选址定点。

1954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png

1954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1959年武汉市城市建设规划

大、中、小工业并举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提出城市建设应集中力量,确保国家中心项目所在重点工业城市的建设,1955年提出“没有特殊原因,不建设大城市”。1958年“二五”开始,在“大跃进”的形势下,武汉市提出“200项”工业项目建设计划。在“大、中、小工业并举”的方针指引下,1959年按调整后的工业建设计划,武汉市基本建设委员会编制了《武汉市城市建设规划(修正草案)》(1959年)。

该规划修正草案对城市人口和城市规模进行有效控制,1967年以前城市总用地167平方公里左右,人口规模240万人左右,提出城市性质及发展方向是“将要建成为钢铁、机械、化学等工业的基地,又是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基地和交通枢纽,对于湖北省和华中协作区工农业的发展,担负着技术支援和经济协作的重大任务”。该规划修正草案进一步明确“一五”计划时期7个工业区,进一步配套建设居住区,形成综合工业组团。外迁某些不宜在市区的工业,选择一些有便利铁路、公路或水运交通,接近电源、靠近资源产地、水源及排水都能解决的中小城镇,并开辟卫星城镇(例如葛店)作为工业基地。同时规划重视旧城区改造,确定了省、市、区中心广场位置。

1959年武汉市城市建设规划.png

1959年武汉市城市建设规划

1982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恢复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1980年代,为改变城市建设完全围绕重点工业项目的固定模式,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了城市在经济建设中的龙头地位,首次将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放在了政府发展的核心地位上。在此背景下,当时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在1973~1985年总体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对过去单一发展生产城市的观点进行了纠偏,于1979~1981年编制完成了《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82-2020年)》,1982年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市首次获国家正式批准的总体规划。该规划确定武汉的城市性质是:“武汉是湖北省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中心,是全国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之一,是以冶金、机械工业为主,轻、化、纺、电子工业都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的大城市。”

改革开放以后,大批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回城,迁移增长人口占净增人口的48.76%,形成武汉市第二次人口增长高峰。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使得城市生产、生活不堪重负。因此,严格控制人口、发展小城镇成为基本解决途径。规划近期(至1985年)城区人口控制在260万人,建成区面积发展到185平方公里,到2000年时城区人口控制在280万人左右,建成区面积控制在200平方公里以内。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82-2000年)》提出总体布局设想:一是调整三镇布局,对武昌地区留有发展余地,加强江南地区运输设施和商业服务网点的建设,使长江南北地区相对独立,各项设施分别自行配套,适当发展关山、青山工业区,在武珞路、中南路和洪山广场一带安排大型公共建筑和商业服务设施,余家头和任家路之间不能联成大片城区,规划作为蔬菜基地;汉口地区要严加控制,外迁京汉铁路和小型工业用地,逐步改造人口密集、住房交通拥挤地区;汉阳地区尚可安排一些规模不大的工业、仓库以及生活居住设施。二是加速发展小城镇,近期建设葛店化工城、纸坊、蔡甸等工业卫星城镇,远期发展金口、新沟以及黄陂、孝感、咸宁等区外工业城镇。同时,该规划进一步明确了近郊已有的易家墩、唐家墩、堤角、白沙洲、石牌岭、中北路、余家头、青山、关山、鹦鹉洲、庙山、七里庙等12个工业区的性质和建设原则。

1982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png

1982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1988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两通突破”战略引导

与1982年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82-2000年)》仍然具有较强的计划体制特点相比,1988年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方案》是一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重大突破。20世纪80年代,随着黄陂县和新洲县划归武汉市行政辖区、武汉市被确定为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后,为实现“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改革方针,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武汉市经济体制改革应以“交通”和“流通”为突破口,把武汉建成“内联华中、外通海洋的经济中心”。1988年,根据国务院转批的《武汉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中“要抓紧修订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武汉市编制了《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方案》。根据该修订方案,确定武汉的城市性质为:“武汉市是湖北省会,是座富有革命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重要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通信中心和对外通商港口;是我国重要的钢铁、机械、轻纺、化工、电子等传统工业生产基地,并将逐步发展为我国光纤、微电子、激光、生物工程、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基地之一,在改革开放中将形成华中地区和长江中游的商业、贸易、金融、科技、文教、信息中心。

该修订方案还预测,到2000年全市人口规模控制在740万以内,中心城人口规模控制在350万人左右,建成区面积控制在245平方公里以内,城市规划区面积约650平方公里。

在市域规划布局中,该修订方案提出中心城、卫星城、县城关镇、县辖镇、集镇五个层次的城镇网络。整个城镇空间布局将长江和京广铁路呈十字轴线展开,以中心城为轴心,汉丹、武九铁路、国道、汉江为放射线,在轴线和放射线上分布不同功能、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城镇群。同时,对市域绿化、风景旅游区和蔬菜与副食品生产基地进行规划。

汉口布局商业贸易、金融信息和对外交通,汉阳布局旅游和涉外设施,武昌布局教育科研和新型产业,青山以钢铁工业为主,并提出建设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阳逻工业港。

规划围绕“交通”和“流通”,以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兴建汉口火车站、武汉客运港、天河机场、以及大批货运站场。通过旧城改造,提升市区金融贸易、信息服务、保险旅游等第三产业,以强化武汉的服务业地位。

1988年武汉市总体规划.png

1988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6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四城雄踞、三区崛起”战略影响

1990年代,武汉相继被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开放港口,标志着武汉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随即把建设四城雄踞(钢铁城、商业城、科技城、汽车城)、三区崛起(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阳逻经济开发区)、两通发达(交通、流通)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作为目标。随着“小城镇论”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逐渐被打破,内聚式城市发展满足不了武汉远郊区的发展需求。在城市经济实力得到极大提升,可以开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形下,外围新城的规模化建设得到重视和关注。为推进市域一体化发展,1996年编制完成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于1999年获国务院批复。构建了“圈层+轴向”的空间结构和“主城+7个卫星镇”的市域城镇发展体系,成为市域范围第一次全覆盖的空间规划。在国务院的批复中,提出了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社会高度文明,并具有滨江、滨湖城市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目标,这也为1998年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提供了目标指引。

该规划不再争论“是建工业城市,还是消费城市,而是强调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因此将武汉的城市性质确定为湖北省省会,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通信枢纽。规划到2020年,武汉主城常住人口为505万,建设用地面积427平方公里。

规划强调从区域范围内重新组织城市空间结构,采纳“花园城市”理论,在城市地区进行集约发展,形成有机统一的城市总体功能格局,构建了“主城+7个卫星镇”的城镇体系。在主城区构建了“圈层+轴向”的空间结构,采取了“环形+放射”的交通模式和“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布局了武昌、汉口2个核心区、10个中心区片和10个综合组团,突出了“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地理格局。主城核心区集中体现我国中部中心城市职能,重点布局以商业、金融、贸易、办公、信息咨询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用地;以中山大道为主轴,形成辐射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商业区,建设武昌和汉阳两个市级商业中心;主城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汽车、机电设备、钢铁四大支柱工业,明确关山、青山、沌口为三大工业重点发展区,形成13个工业区。

规划突出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规划以长江、汉水与东西山系为两大生态轴,城市中心的鲩子湖、墨水湖、东湖、南湖等4个湖泊群为生态绿心,以二环、三环附近低密度区和生态用地为内、外生态环,以各综合组团之间的水面、城市绿地、低密度区等组成楔形生态走廊连通主城和市域生态用地空间,构成“环状+放射”型生态框架。

0.png

1996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两型”社会建设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2010版总体规划于2004年开始编制,采取“政府组织、部门联动,专家指导、公众参与,战略先导、研究起步,科学论证、综合协调”的方针,2006年底编制完成,2010年3月8日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本次总规在战略引领、多规融合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先后获得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ISOCARP)“全球杰出贡献奖”和住建部“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规划以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和龙头城市为目标,将城市性质明确为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严格控制人口自然增长,加强对人口机械增长的管理和引导,到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为11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991万人,主城区常住人口为502万人。

规划将城市功能的主要集聚区和城市空间的重点拓展区明确为都市发展区。提出利用江河湖泊的自然格局和生态绿楔的隔离作用,依托重要交通干线,在都市发展区构建轴向延展、组团布局的城镇空间,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多轴多心”的开放式空间结构。

主城区是城市核心,重点培育和提升城市服务功能,集中发展金融商贸、行政办公、科教文化、信息咨询、旅游休闲等服务业,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承担湖北省及武汉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中部地区生产、生活服务中心的职能。

依托城市快速路、骨架性主干路和轨道交通组成的复合型交通走廊,由主城区向外沿阳逻、豹澥、纸坊、常福、汉江、盘龙等方向构筑六条城镇空间发展轴。整合新城和与之联动发展的新城组团,形成东部、东南、南部、西南、西部和北部等六大新城组群,在六大新城组群之间,控制大东湖、武湖、府河、后官湖、青菱湖、汤逊湖等六条放射型生态绿楔。各新城组群是武汉城镇化的重点发展区,承接主城区疏解的人口和功能,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按照设施共享、分级配套、服务便捷的原则,建设一体化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体系。

主城区以三环线以内地区为主,包括局部外延的沌口、庙山和武钢地区,总面积为678平方公里。本着历史延续性与战略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对主城区进行优化调整,实施功能布局的“两降三增三保”,即降低旧城建筑密度,降低旧城人口密度;增加绿地及开放空间,增加各项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停车场等交通设施;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及周边环境风貌,保护山体湖泊及周边生态环境,保留改造高就业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

1.png

2010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2020年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战略部署,《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于2018年4月正式启动编制,先后通过了市政府常务会、市人大常委会、市委常委会审议。规划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构建了“规律认知-问题风险-目标定位-格局优化-要素统筹-空间治理”的规划框架,编制成果获得了全国高度关注,受自然资源部邀请在全国交流武汉经验10余次,国内30余城市先后来武汉学习交流。

规划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的要求,将城市性质确定为“湖北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专业性金融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世界滨水文化名城”,同时将发展愿景确定为“创新引领的全球城市,江风湖韵的美丽武汉”。规划期末可承载1660万常住人口、2000万管理服务人口。

规划落实流域综合治理要求,构建“北峰、中城、南泽”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统筹划定“三区三线”。坚守粮食安全底线,保障优质高效的农业农村空间,划定永久基本农田2072.86平方公里,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加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坚守生态安全底线,锚固蓝绿交融的生态空间,划定794.54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构建“两轴两环,六楔多廊”的全域生态框架,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水系、山系、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加强土壤及大气环境治理;促进繁荣宜居,优化形成“组团发展、多心驱动”城镇格局,划定1813.35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重点保障武汉新城等重点功能区,武汉西站等重点项目。

规划落实武鄂黄黄战略,优化形成“五大组团”城镇格局。市域内强化“两江交汇、三镇鼎立”格局特色,以复合交通廊道为基本骨架,规划形成以五大城市组团为核心的“组团发展、多心驱动”空间布局。在长江以南的武昌地区,规划布局武汉新城城市组团、武昌城市组团、汤逊湖城市组团等三大城市组团;在长江、汉江以北的汉口地区,规划布局汉口城市组团;在汉江以南、长江以北的汉阳地区,规划布局汉阳城市组团。城市组团之间由山水等生态空间隔离,各组团依托交通枢纽、轨道站点等建设5个市级城市中心,共同承载城市核心服务功能,并布局7个市级副中心,推动构建布局相对均衡、功能分工协作的多中心组团格局。

武汉新城城市组团重点发展科技创新策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创金融、国际交往等职能,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宜居湿地城市,打造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主引擎。武昌城市组团重点发展科教文化、金融商务和省级行政中心职能,依托高新大道廊道,有序引导人口和非核心功能向武汉新城城市组团、武鄂黄黄方向疏解。汉口城市组团重点发展金融贸易、商业服务、文化创意、航空枢纽、临空产业等职能,依托汉十高速、沿汉水廊道,辐射带动孝感一体化发展。汉阳城市组团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会展博览、文化旅游、国际交往等职能,依托沿318国道、沿长江、沿汉水廊道,辐射带动仙桃、天门、潜江等城市一体化发展。汤逊湖城市组团重点发展大健康、绿色制造、休闲旅游等职能,依托沿长江、沿107国道廊道,辐射带动咸宁一体化发展。


2.png

2020年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