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韧性体系构建关键技术

2023-08-31 09:19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科技奖是规划领域首个专享的社会科技奖,专门奖励规划领域的科学技术成果和规划科技人才,是学会的最高科技奖励。2022年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科技进步奖授奖项目共31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8项。

同济大学等单位的赫磊团队凭借城市综合防灾韧性规划体系构建、城市多系统耦合韧性测度与风险评估方法、城市基础设施韧性规划与布局优化技术等获得2022年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名称:城市综合防灾规划韧性体系构建关键技术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赫磊、胡群芳、王志涛、邹亮、孙衍、肖达、王威、颜文涛、王家卓、王飞、管娟、陈晨、沈尧、骆晓、董亚萍

主要完成单位: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

一、技术研发背景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作为城乡规划建设蓝图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风险防控和安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引领统筹防灾资源整合、防灾空间体系优化构建和防灾设施系统布局协调等重要工作。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城市安全将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理应放在城市发展的第一位。面对城市高密度高强度开发,城市各系统之间以及单系统内部存在空间和功能的双重关联,形成了庞大的城市多系统复杂网络,在内外部灾害扰动下极易产生失效级联,放大灾害影响与损失。与此同时,全球气候变化如台风、暴雨、极端天气等各类灾害频次与强度显著增加,城市遭遇灾害侵袭的不确定性增强。城市防灾规划如何高效应对各类灾害的耦合、叠加以及次生、衍生等作用问题十分迫切。

韧性城市已成为国内外政府和全社会的共识。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韧性体系构建存在“体系不全、度量不准、技术缺乏”等问题。具体体现在:

(1)韧性是面对灾害不确定性问题的基本方法,我国综合防灾规划编制现有体系以确定性工程防灾为主,韧性理论将从根本上改变综合防灾基本分析方法;

(2)规划编制技术中以实践探索和案例类比为主的经验方法,缺乏灾害和建成环境时空作用量化分析,韧性思想融入规划体系,需要开展灾害场量化分析;

(3)规划对策以单系统规划和经验选址布局为主,缺乏面向实际的数据反馈、多系统相互影响的多约束条件分析,借助韧性分析方法指导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将有力提升现有规划技术的科学性、可实施性和精细化水平。

项目研究团队历时十年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科技攻关,围绕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演进与韧性体系构建理论、城市多灾耦合风险评估与韧性量化技术、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分析与布局优化技术,开展了“理论—技术—应用—实践”全链条研究,为我国综合防灾规划韧性发展提供基本理论、先进技术和成功实践,成果对推进综合防灾规划变革和发展、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工程意义。

二、主要科学技术内容和科技创新点

1.png

图1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演进与韧性体系构建理论。系统梳理了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历史演进与蝉变机制,揭示了综合防灾规划体系内在影响因素与时空相互作用规律,提出了关键设施韧性规划指标约束均衡方法,实现了城市韧性理念与综合防灾规划深度融合,构建了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整体框架与技术体系,部分内容应用于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中。

2.jpg

图2 城市综合防灾韧性规划体系构建

(2)城市多灾耦合风险评估与韧性量化技术。率先提出了城市建成环境多系统韧性测度分析技术,建立了面向城市灾害时空场景物理过程的多灾耦合风险评估方法,创新发展了城市多情景安全与防灾时空要素动态平衡评价方法,破解了城市综合防灾规划韧性体系中的量化分析技术难题。

3.jpg

图3 城市多系统耦合韧性测度与风险评估方法

(3)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分析与布局优化技术。构建了市政基础设施级联失效与关键作用物理链路分析模型,提出了市政基础设施防灾规划多粒度风险评估方法,发展了城市关键设施时空多目标布局优化技术,解决了既有防灾规划韧性体系建设落地与管控中被动低效的现实问题。

4.png

图4 城市基础设施韧性规划与布局优化技术

三、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5.png

四、推广应用情况和应用前景

项目成果应用于北京、上海、海口等25个大中城市,总规划面积73263.5平方公里。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防灾规划的编制、实施与管理。本项目研究成果1城市综合防灾韧性规划体系构建,可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和专项防灾规划的编制;研究成果2城市多系统耦合韧性测度与风险评估方法,可应用于城市风险评估、韧性水平诊断等城市各类规划的编制过程中的关键防灾问题识别;研究成果3城市基础设施韧性规划与布局优化技术,可应用于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层面防灾设施的规划布局与优化调整,也可用于城市更新的规划技术和决策支持等。项目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环境效益,对推进我国综合防灾规划实践革新、增强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

五、经济社会效益

项目成果直接服务于国内25个城市总体规划、综合防灾规划、专项规划等项目中,近三年,新增合同额15583万元,新增税收982.02万元。培养了一批青年科研人才、规划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推动了行业科技队伍建设。推动防灾科普和全民防灾意识的建立,中国房地产报转载、人民日报海外版专访等普及韧性城市防灾知识。

6.png

左图:科普宣传,惠及百姓;右图:人民日报海外版专题报道

图5 社会效益示范

六、知识产权情况及他人评价

项目授权发明专利8项,软著9项,主参编国家/地方标准6项,发表论文54篇、专著5部,获省部级以上设计奖22项。

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ASCE风险与韧性测量委员会领导团成员,麦克马斯特大学Wael El-Dakhakhni教授评价本项目“研究的重点是评估基础过境网络的特点,这反过来又通过确定这些网络中最有影响力/最关键的组成部分来指导提高服务绩效的进程”。南澳大利亚大学艺术、建筑与设计学院Chris Brisbin博士评价本项目“空间配置在预测重要的城市因素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雅典国立技术大学地理与区域规划系Yannis Paraskevopoulos博士评价本项目“这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进展,因为认识到中心性的不同方面对于构建以人为中心、气候适应性强的城市中心和城市公共空间为目标的最新综合城市交通规划至关重要”。国内行业专家对本项目成果及应用给予了正面肯定评价,包括: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规划师、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邱建教授评价本项目“在城市防灾基本概念、规划对策等方面开展了创新性研究”。南京大学城市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FE)委员翟国方教授参考本项目多灾种风险评估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多灾种耦合激励模型。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吴次芳教授评价本项目“城市公共安全从工程思维逐步向更宽泛的综合治理模式探索转变,为此,以‘韧性城市’为代表的风险适应与快速恢复理念原则再度成为城市空间利用和综合治理的理想方案选择”。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深圳国际设计学院院长孙澄教授评价本项目“在具备法定地位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并可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编制的精度和深度”。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资源与城乡规划系唐波副教授评价本项目“分析出上海市的主要灾种和应急避难场所的类型,明确了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的指标和应急避难资源的供需关系”。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孙立教授评价本项目“对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城市防灾能力和地下空间自身灾害防御两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等。项目研究工作与成果获专家高度肯定,桃浦科技智慧城综合防灾专项规划评审意见认为“对上海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建好智慧城市,夯实韧性城市”理念与技术框架被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赫磊副教授师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和综合防灾规划创始人戴慎志教授,近十年致力于“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韧性构建、基础设施安全运维风险防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交叉学科研究,牵头参加组建“同济大学城市市政管网运行安全保障研究团队”。近5年获得省部级青年人才项目1项、主持和参加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SCI/SSCI 6篇,CSSCI 4篇;主参编学术专著3部,主参编行业/地方技术标准规范7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项。依托上述研究成果,获得包括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省部级设计奖等8项。现兼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时空信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安全与防灾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地下空间分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理事、上海民防协会副秘书长兼民防地下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基础设施与地下空间专委会秘书长、上海市地下管线安全排查和整治工作专班专家、上海市住建领域应急管理专家、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评估与开发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当前,赫磊副教授带领团队始终秉承“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响应国家城市安全防灾与更新改造发展战略需求,凝聚同济研究力量,为规划学科建设与发展助力添彩!

供稿人:赫磊,同济大学、副教授/院科研管理部主任/校人才办副主任(挂职)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