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访时发现,横琴新区宝兴路的绿化带和主城区的不太一样。这里类似下凹式的绿化带,其水平面低于市政道路,且绿化带与道路之间的“花基”(隔离墙)上每隔几米就有一个孔。别小看这些孔,每逢下雨之时,地面积水可以通过小孔顺流到绿化带,经缓冲进入下水口,随后汇集到一个地下蓄水池。这样,既减少了路面积水,也使直接排放到管沟里的雨水相应减少,从而减轻了城市排涝排洪的压力,避免“落雨大、水浸街”的现象。
这个细微的雨水收集模式变化,背后是珠海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和实践。目前,国内城市在开发建设中大量采用水泥等进行硬化,道路渗水能力差。城中的绿地也几乎都高出周围地面,一旦下雨时雨水基本集中流到道路上,本具有缓流、调蓄功能的绿地不能发挥作用,增加了城市排洪排涝的压力,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冲击也比较大。
实际上,在珠海多项规划及官方文件中,“海绵城市”这个名词频繁出现。致力于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的珠海,今后将大力推行低冲击开发模式,编制水专项规划,将低冲击理念融入城市水安全保障、水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和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着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目前,珠海已邀请三家单位共同编制水专项规划,将“海绵城市”的先进理念落在实处,提高城市渗水率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以求有效解决城市内涝、缓解排洪压力。专家建议,珠海可以结合横琴新区开发、西部城区建设等新城、新区的建设进行局部试点。
被“硬底化”抑制的城市“呼吸”
“落雨大、水浸街。”作为一个海滨城市,珠海的雨季较长,尤其是有台风的时候,短时间的雨水过多,会给排洪排涝的市政设施带来很大的压力,“水浸街”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此前,据珠海本地媒体的不完全统计,从2012年至2014年5月底,全市因暴雨及台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3.57亿元,并且每次暴雨之时几乎都会出现“水浸街”。
“水浸街”与城市排洪排涝设施建设的滞后有关,但与强度日益加大的城市开发建设也有较大关系。据政府部门相关人士表示,珠海目前有几十个水浸黑点,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城中村和西部、高新区等新开发建设的区域,“这些水浸点周围都有新的建设行为,市政设施(如道路)的标高高于这些区域,水浸点的周围渗水能力又比较差,导致雨水直接从道路流入形成聚集造成内涝灾害”。该负责人说。
城市内涝的多发,与城市日渐失去的“呼吸”功能也有关。参与编制珠海水专项规划的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院(集团)有限公司院长沈振中告诉记者,城市土壤本应该像一块海绵,在雨水充沛时可以吸水、蓄水,而天气热、干旱的时候,土壤里储备的水就会蒸发出来,就像人具有“呼吸”功能一样,从而调蓄整个城市的水量。
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国内大多数 城市在开发建设中都大量采用水泥等进行硬化,越来越多的草地、水沟、绿地等在开发变成了硬化的马路,道路的渗水能力直线下降。同时,出于景观的需要,城中的绿地、绿化带也几乎都高出周围地面(比如道路),一旦下雨时雨水基本集中流到道路上,本具有缓流、调蓄功能的绿地不能发挥作用,增加了城市排洪排涝的压力,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冲击也比较大。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心副主任李海龙认为,中国大多数城市一般采用增大排水能 力等方式防治城市内涝,虽然有成效但耗资巨大、治标不治本。“早期的城市规模很小,而随着城市发展框架不断扩大,水处理量逐年倍增,就需要定期地、不断地为下游更换大排量的排水管,如此循环往复,“拉链马路”的现象将难以避免,城市的水处理系统也愈加混乱。”
用好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蓄功能
面对日益加大的排洪排涝压力,国内一些地区开始提出建设“海绵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将建设海绵型城市列为2014工作要点,广东省水利厅厅长林旭钿今年也曾提到,广东应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设一个会吸水的海绵城市。
致力于建设国际宜居城市的珠海,在建设“海绵城市”上已有谋划。此前出台的建设国际宜居城市相关政策文件提出,要以西部生态新城、横琴新区为试点,着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沈振中介绍,防治城市内涝的主要原理,就是让雨水尽快排干、下渗,不在低洼地带集聚。而“海绵城市”通过对现有绿地、河湖及道路系统、小区绿地和分散式排水管网进行系统整合,充分利用绿地、河流等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蓄功能,提高城市的渗水能力,从而达到防洪排涝的目的。
另外,雨水经过生态或工程化收集和处理后可以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可回收用于生态环境、市政杂用、绿化等方面,从而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
在专家们看来,珠海建设“海绵城市”具有很好的基础,也非常必要。李海龙说,珠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丰富,雨水回收利用的空间巨大。另外,珠海的自然资源丰富,人均绿地面积位于全国前列,河网密布,自然系统蓄水的能力很强,如果能够建好“海绵城市”、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对水的调蓄功能,可以有效缓解 城市的排涝压力。
沈振中认为,除了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外,“海绵城市”的建设将给珠海市民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生态格局,居住在这样的城市,安全指数和幸福指数都会较高。另外,“海绵城市”通过加强对雨水的综合利用,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同时绿地、公园等兼具“美观”和“蓄水”功能的公共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宜居环境,也将推动珠海生态文明的建设。
可在新城新区局部试点“海绵系统”
“海绵城市”的概念源于国外,目前国内不少地方都在摸索,尚无非常成功的经验。那么珠海应该如何建设“海绵城市”?
据介绍,珠海将在近期制订水专项规划,以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为目标,将低冲击开发、精明增长、生态网络等先进理念内化到城市规划的各个层面,综合提高城市透水率,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李海龙表示,珠海可以结合横琴新区开发、西部城区建设等新城、新区的建设进行局部试点,制定相关的技术导则,“比如在新区道路设计时,规定周围的绿地略低于公路(即建设“下凹式绿地”),且在道路建设时采用透水性强的材料,提高城市透水率。”
记者了解到,下凹式绿地在国内一些城市已得以运用。其原理就是,通过建设低于周围地面的绿地,利于周边雨水径流的汇入,形成一个天然的“蓄水池”,在雨量较大时起到缓冲、调蓄作用,减少直接排放到市政系统的水量,缓解排涝压力。
而用透水性强的材料铺设道路目前也有运用,利用这类材料建成的路面,在下雨时能快速渗水,并将雨水储存在地下,而在城市气温升高时,此前渗入地下的雨水就会自然蒸发,降低路面温度,预防热岛效应。
另外,专家建议,对于旧城区特别是城中村,珠海可以结合旧公园的改造、屋顶雨水集蓄系统建设等方面来增加城市的蓄水功能,同时在进行老旧道路改造的时候采用透水材料。
沈振中表示,珠海在进行堤岸建设、滨水景观建设时,要改变硬质化护岸的做法,结合滨河地区休闲、游憩和生态等综合功能进行改造,建设更多的绿地等生态系统, 既有利于汛期的调蓄,也可使整治后的河道成为园林景观的组成部分。“还可以通过建设雨洪公园、沿路设计生态沟等方式构建立体化的‘海绵系统’,使得整座城 市变成容量巨大的‘蓄水池’,减少城市建设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当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与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等有关的规划充分衔接,还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不可能一蹴而就。”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