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行为主要指对城市设施与公共空间产生实质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行为,包含目的地选择、路径选择两方面内涵,具体可以表现为对空间的占有、使用和在空间中的移动,可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阐释空间行为特征。
城乡规划视角下的空间行为研究涉及空间影响行为、行为塑造空间的双向维度,重视成果与规划实务的关联,关注空间的多样性、人群需求的差异性。本文基于规划学科的特点,对现有的空间行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将空间行为研究对象归纳为行为本体、行为主体、行为空间、行为时间四个维度,总结了时空行为的静态与动态、空间的主动与被动两种研究视角,并阐述了行为描述、行为解析、行为模拟三种既独立又逐层深入的技术范式,以期为规划领域开展行为研究及其应用提供借鉴。
1 空间行为研究对象的体系
空间行为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可从行为本体、行为主体(人群)、行为空间、行为时间四个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划分(表1)。
▲ 表1 | 空间行为研究对象分类
行为本体研究专注行为本身,相关研究主要围绕特定行为的目的地选择、发生频率、持续时长、发生消费的内容和费用等展开。本体维度的研究有助于规划师深入认识空间行为的特征和变化,为城市更新、设施配置、综合交通等专项规划提供依据。
人作为行为主体具备多重社会经济属性,属性差异常导致行为的迥异。主体维度的研究常聚焦某一群体的行为和需求。主体细分下的行为研究凸显出规划的人本主义导向,将差异化的人群需求作为重要因素纳入规划考虑,以便制定出更有适用性的规划方案和政策。
空间作为行为的载体,其承载的行为受场所特征的影响而有所不同。限定空间的主体行为分析有助于把握该类空间中活动群体的行为特征与需求,将成果应用于城市中的同质空间或某具体街块,针对性提出空间优化策略。
人的行为本身具有时间性。行为的时间特征包含了行为发生和结束的时刻或时期、持续时长、频率、节奏等信息。时间维度的研究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人的行为变化规律,有助于推动空间行为研究的精细化探索。
▲ 图1 | 空间行为的研究对象体系
空间行为研究形成了多维度交织的研究对象体系(图1)。行为本体与主体具有不可分割性,是行为研究的核心。空间与时间也具有不可分割性,是行为本体的第一与第二载体。行为主体与空间、时间之间存在能动与制约的辩证关系,是时空行为研究的核心议题。此外,空间行为研究还关注到情绪、幸福感、时间利用等更广泛的内容,将空间的研究从单纯的行为认知,扩展到对人本的关怀。
2 时间的静动态视角与空间的主被动视角
时间和空间是人类行为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时间的动态性和空间的能动性为空间行为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视角。
2.1 时间的静态与动态
时间涵盖了行为前后的关系,可以表达行为的变化和活动的模式关系,相关研究可分为时间静态、时间动态两类。静态研究重点解析某一时间截面的行为特征,探究某种社会秩序影响下该时段的空间活动特征。动态研究涉及多个时间截面的行为,涵盖了静态特征分析和多时期行为之间的比较,侧重探究行为随时间的变化特征,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人类行为。
2.2 空间的主动与被动
空间既可以影响行为,又能被人类创造,依据其主被动特征,可分化出阐释空间影响、探究行为需求两种研究取向,对应地形成空间主动与空间被动两类研究视角。空间主动的视角关注空间环境对行为的影响,侧重考虑空间的制约,旨在增加对行为解读的深度。空间被动视角主要围绕空间如何顺应人的需求展开研究,包括对人群需求的解读和对规划方案的评价,体现了个体和管理部门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拓宽空间行为应用的广度。
3 空间行为研究的技术范式
规划导向下的空间行为研究涵盖了从现象分析到成果应用的完整技术过程,可以概括为行为描述、行为解析、行为模拟三个环节(表2)。三者间相互关联且逐层递进,其中描述是解析和模拟的基础,解析是模拟的前提。
▲ 表2 | 空间行为研究范式的特征与目的
3.1 行为描述:通过数据表象透视行为
行为描述是最基本的空间行为研究范式,旨在准确、系统地描述行为的主体、情境或现象特征。行为描述的研究方法以定性归纳为主,主要通过观察、问卷调研或访谈等方式获得与空间行为直接相关的各类信息,再结合定性分析、统计描述等方法加工整理,最后对行为进行规律性提炼概括。
行为描述为行为解析和模拟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作为空间行为研究的基本方法,行为描述通过对行为的直观解读形成对行为特征的定性认知,其结论能够应用于需求判断、空间评价和作为初步设计的依据,但对于规划涉及的空间尺度、供需比例、规划效果等精细化需求,仍需要依赖进一步的模型分析。
3.2 行为解析:利用模型量化行为机制
行为解析是在行为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分析模型量化解释行为发生的机制,一般将建成环境、政策变量和个体属性作为模型中的自变量,行为作为因变量来构建关系模型,从中得出行为和环境、政策、社会经济属性之间的量化关系。行为解析以行为描述为基础,同时能够弥补行为描述中主观认知的偏误和不足,全面解释行为的形成机制。
解析模型可以根据自变量的详尽程度分为解释性模型和以模拟为目的的操作性模型。前者追求模型的高解释力,模型变量覆盖广泛且数量多,旨在详细阐述变量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而后者追求的是模型的可操作性,选取重要的、关键的变量,追求模型结构的简洁、操作的便捷。
依据行为解析情景的虚实,可将已有研究分为现实行为解析和虚拟情境的行为解析。现实行为解析即针对已发生的行为事实进行特征及问题探究。虚拟情境下人的行为选择常结合偏好调查展开,根据虚拟情景下的选择结果分析人群的偏好机制。
3.3 行为模拟:基于演绎情景评析方案
面向规划实践的空间行为研究,需要依赖分析模型针对不同空间情景进行行为模拟。应用于模拟的分析模型以前文所述的操作性模型为主,仅选取关键、不可缺少的变量构建模型。行为模拟能够针对不同的规划方案或政策条件,进行空间行为演绎,以评析其适用性,对于规划实施与空间管理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行为模拟在规划方案设计与评价中具有广泛的需求,但当前的规划技术尚无法通过模拟直接得到最优方案。已有研究中的行为模拟需要进行多方案模拟比选,即在行为描述和解析的基础上,对现实情景、不同规划方案分别开展情景模拟,在多情景中选择更优结果。
行为模拟可以根据精细程度分为特征行为模拟和微观个体模拟。前者是在基于某种行为的共性特征下,通过主要变量的简单推算得出典型行为模式,而后者在模拟中考虑个体选择的随机差异,并将其作为随机变量纳入模型,使得模拟结果更加丰富和精细。
4.展望
人类行为具有易变性,与社会环境、政策改革、技术发展等非物质要素互动紧密。在科技变革、社会文化迭代更新背景下,新的行为模式、新的行为需求对传统空间营造也提出系列挑战,需要持续更新传统空间,以不断满足人们日益新奇和变化的行为需要。学者们需要关注最具挑战性和最有社会影响力的研究话题,围绕新兴的、剧变的行为对象开展研究,从最具有现实意义的视角深入认识空间行为,让空间行为研究长期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本文撰稿|
王 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数字规划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委员
蔚 丹,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