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伴随《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的正式实施。在过去一年多时间,北京的公共文化空间又有了一些新变化、新场景、新活动和新服务;夜校的回归给市民带来哪些新体验?古建焕新,到底新在哪里?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发展道路该如何延伸?
公共文化服务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市民和游客享受到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品质正在不断提升。身边的公共文化设施更多了,服务模式更加多样化,提供的服务更贴心了。
伴随《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北京的公共文化空间又有了一些新变化、新场景、新活动和新服务。“夜校”的回归给社区市民带来哪些新体验?百年古建改建为公共文化空间对文化培育有何影响?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道路又该如何延伸?
对此,清华同衡人文与创意城市研究所所长崔利民受邀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数说北京》栏目,与嘉宾共同探讨北京公共文化服务的变化与新生态。
(以下为访谈文字实录)
公共文化场馆探索“夜校”模式
数说北京:2023年1月1号《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正式实施,截止到现在已经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北京的这些公共文化空间有了一些新变化、新场景、新活动、新服务,想问一下崔所长,公共文化服务都包含什么?
崔利民所长:
我们所说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的服务。所谓的文化设施包含博物馆、文化馆、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老年活动中心等,这些都是文化设施。还有一些小的文化设施,比如,公共阅报栏也属于文化设施类,利用公共文化设施促进优秀的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和传播,都属于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数说北京:那夜校也属于公共文化服务。
崔利民所长:
对
数说北京:
看得出来现在的夜校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有,但是不多。未来应该在哪些方面改进,让这种文化服务延续下去呢?
崔利民所长:
首先我们以需求为出发,根据不同的人群去建立不同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群。第二,在以需求为出发点的情况下,根据不同人群需要设置高品质课程体系,品质的提升可以吸引人群,尤其是更多中青年人群来夜校进行自我提升。第三,如何让夜校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政府单独提供,还需要引进社会力量,以及更多元社会供给主体。无论从提升服务产品的质量以及可持续性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
数说北京:刚才崔所长说到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夜校就属于这种。为此,北京市统计局专门调查了一番,群众对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感受如何,态度如何?数据显示,基层文化馆和文化站的服务对象主要为本乡镇和街道的居民,占比达65%,这个数据高吗?
崔利民所长:
从目前来说,这个数据其实还可以,但是,从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来说,到2035年,一刻钟的文化服务圈不单要满足基本覆盖,而且要更好实现全地域覆盖。
数说北京:数据显示,80%的居民认为当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满足自身需求。您觉得,公众还需要什么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呢?
崔利民所长:
我觉得公共文化服务还需要几方面的提升:
一是需求的多样化,从夜校可以看到有不同时段的需求和不同类别的需求,像丰富的大讲堂等都是我们的需求;二是品质化,我们需要的是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提供和供给。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城乡地域的差异化。我们一提乡村就说人少,但从北京来说,有些乡镇有中小学,这样的乡村常住人口就很多,比如房山,像南尚乐是一个有3000人的大村,它本身是“书画之乡”,学校里就有这种书画需求,整个村子也在做书香小院,都是一种需求。尤其是对于乡村,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觉得公共服务的供给也是非常重要的。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激活社区动力
数说北京:我们从短片中看到,把百年古建筑变成公共文化空间了,古建筑变成商业建筑不也行吗?为什么要改成公共文化空间?
崔利民所长:
我们说的古建筑其实还是一个很泛的概念。古建筑有不同的分类,首先古建筑有一类是文物,我们有不同级别的文物,像寺锦本身就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是玉光寺。而文物本身很重要的一个价值是它的历史承载价值。通过文物来提供公共服务,相当于它提供了一个空间,大家来这里其实能体现到历史的脉络,感受历史的发展进程。
所以,这两种结合是相得益彰的,既能让社区或社会通过文物或者文物建筑的公共属性来提供场所空间,同时到这里又能感受文物本身能够给我们传递的历史脉络。
数说北京:最后还有一个问题,现在我们从北京到全国,为什么在大力地推动公共文化空间的改造和提升?对居民的影响是怎样的?
崔利民所长:
我个人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文化的培育。文化是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培育,而这种设施是一个空间的场所,我们有了场所和内容,就可以持续对这个区域的文化进行提升,而这种长时间的提升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不单是对推进文化中心的建设,其实对于整个全民素质的提升都是很重要的过程。
数说北京:就得先搭台,再唱戏。
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体验
数说北京:现在我们去这种公共文化空间或者一些场所,比如博物馆,我们总推广VR或者智能导览,但是似乎应用得并不多。据数据显示,区级博物馆与美术馆积极应用数字技术开展特色服务,有近八成的机构开设了微信、微博等公众号;有40%区级博物馆有智慧导览服务;35%区级博物馆通过VR 、AR等技术提供现场沉浸式体验;有三成区级博物馆举办了云展览和线上虚拟展厅,开通直播和拍摄短视频。您如何看这组数据?
崔利民所长:
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从技术上来说还是有提升空间。比如在博物馆内我们用定位系统,每个文物之间有半米或者一米的距离,如何精准定位到那就能显示出来,其实还需要一个提升;还有我们手机的云渲染,云渲染技术其实对于手机硬件和大算力的提升有需求,随着技术的进步也都在发展。
还有一块很重要的是人才和经费,它对于数字化来说是一个长期的需求,比如我们开发这种产品,前期需要经费,开发完了以后它需要运维,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运维不单需要经费,其实也需要有相应的人才。
所以,在这种数字化过程中,未来如何有更多的数字化服务,产生更多的资金,让公共文化服务能够可持续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数说北京:北京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否能够成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助推器?您怎么理解?
崔利民所长:
这是必然的。因为建设这种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单是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同时对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在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过程中,以数字赋能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升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所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全国文化中心的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以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