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作为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重要活动之一,2023年9月24日,学术对话三十七“长江流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在武汉成功召开。会上,宁志中作了题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点与难点》的报告。
宁志中 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分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生态旅游》专职副主编,《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课题负责人
1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目标解读
国家文化公园最早是在2017年提出,当时只是作为一个概念,2019年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正式成型。当年启动了大运河、长征、长城三个国家文化公园的规划编制。2020年列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2022年列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国家文化公园设立的目的,一是提升文化的软实力,二是促进新时代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国家文化公园是希望把文物和文化资源进一步加强传承和利用,三是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增长,四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总的来说,就是要实现文物和文化资源更高质量的保护和更高水平的利用。
首先解读一下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方案。目标是集中打造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功能包括实现保护传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功能,模式是实施公园化管理运营,形式是形成具有特定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手段是要整合具有突出意义、重大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实施强调中央统筹、省副总责、分级、分段负责。对于这样的构想我们也有很多的困惑,如实施公园化管理运营模式,十几个省如何实现公园化管理?
国家文化工公园的建设原则提出,保护优先,强化传承。强调文化引领、彰显特色。强调总体设计、统筹规划,要改革创新,还要分类指导。
我理解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四梁八柱”,一是重点建设4类主体功能区,二是五大领域重点工程。4类功能区包括管控保护区、主题展示区、文旅融合区、传统利用区。管控保护区是现在文物部门已经做的非常棒的一件事,管理得非常好。主题展示区是将文物和文化资源凝聚成一个主题以后,要向外展示它文化的内涵、时代价值,文旅融合区是怎么用一些文物和文化资源和旅游进行深度融合发展。传统利用区是利用传统的村落、传统的小镇、古镇、传统的工业园区等,像还在使用过程当中,如何去平衡传统功能的使用和当地老百姓的一些生活生产和发展问题。
困惑1:这4个区如何设置?设置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方案做过一定的阐述。实际上,我几次试图画一张图,来阐述这4个区在空间上是什么关系,发现有的是包含关系,有的是空间上没有边界关系,相互两个区在空间上是独立的。如管控保护区和主题展示区有一定的包含关系,像那些保护得非常好、主题非常鲜明的管控保护区形成展示区,也就是说主题展示区和管控保护区可能是一种包含关系。我们知道有一些管控保护区里面是不能建太多设施的,但可以在外面建一些科教、文化、旅游等设施,包括展示博物馆、停车交通等,将这些加起来以后就变成主题展示区。关于文旅融合区,方案提出依托前面管控保护比较好的,还有主题展示重要的资源,然后再结合周边的文化和文物资源,甚至周边的一些自然生态资源来构成文旅融合区。这可能是一种包含关系,也可能是一种交叉关系。传统利用区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独立的,但是也不否认,一些传统利用区里还有有一些重点保护单位等,也可能需要设置管控保护区。
这4个区很难清晰地完全界定为平行的几个区。我理解,在分区的时候主要还是根据文物和文化资源的保护等级,结合周边资源和用地等等实际情况,来确定这些资源的利用方向、利用程度不一样。
困惑2:尺度差异背景下,国家文化公园公园化运营模式如何实现?
国家文化公园的尺度非常大,而这4类区相对而言它的尺度并不是很大,当然我们在一个具体的项目层面这些尺度也可以做到几百平方公里,但总体来说,这两个尺度一定是相差非常大的。这就需要思考国家文化公园公园化运营模式如何去实现的问题。
五大工程包括保护传承工程、研究发掘工程、环境配套工程、文旅融合工程、数字在线工程,包括管控保护区、主题展示区的一些重点工作都可以纳入进来,还有研究发掘、考古、研究工作等等。还有环境配套,也就是说为了前面的保护和研究发掘,我们的主题展示、环境保护还要配套一些工程,归到这一类。
我个人总结国家文化公园有这么几个特点。
第一个是国家文化性,从国家层面来探讨它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第二个是人民主体性。尊重人民的创作,让先民创作的东西为今天的我们服务。
第三个是文化的辨识度。我在设想国家文化公园产生的一个背景,文化辨识性可能是重要源头。
第四个就是贯通融合性。纵向怎么去融合,在横向上这些文物和文化资源与周边的地区,包括农村、城镇等,最后怎么形成区域性的发展格局。
我觉得方案还是明显体现了这一些特点。
2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
规划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我觉得首先,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1)中华文化标志的多元与统一关系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的初衷,是要强化中华文化的辨识性和标志性。按我个人的理解,是按照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统一,落脚点要落在统一性。这里要解决多元与统一的关系。首先是长江和黄河的关系,这一定是要强调江河互济,才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然后就是长江文化本身如何去体现多元性等等这些。这是第一个要处理的。
(2)国家与区域多层次战略协同的关系
在长江流域战略不仅仅是国家文化公园、长江经济带,若干个涉及到长三角、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各个层级的战略,我们要思考这些战略怎么去协同、每一个规划怎么去处理其关系的问题。
(3)文化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关系
实际上文化和周边的地理、历史、生态是有密切关系的,我甚至觉得,很多文化是从地里头长出来的,是因为有这片地所以有这种文化。文化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如何协调发展。我们要面对这些问题,再来谈国家文化公园,包括乡村、城市区域。
其次,是贯彻好几个理念。
一是如何以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方案明确提出各省负总责,怎么负责,有没有机制,有没有体制变化等等。另外对于文化来说,现在的行政区划和过去不一样,比如今天会议在湖北,湖北讲荆楚文化,但荆楚文化历史上一直影响到今天的长三角地区,也就是文化不会因为今天的行政边界形成一个范围。从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角度来说一定是跨区域的。
二是如何以协调发展理念融入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文化作为“五位一体”里的一“位”,怎么和其它四“位”一体化。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长江经济带,也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总遵循。
三是如何以开放发展理念彰显长江文化魅力。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就是让它形成一种文化标志,强化我们的文化认同,还要向外展示中华文化,这需要展示长江文化的魅力。这些魅力如何展现,需要去做一些考量。
四是如何以共享发展理念增进人民文化福祉。无论是文化还是生态,最终要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这是毫无疑问的。这就要考虑怎么样统筹,特别是一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怎么享受国家文化公园的发展红利这是要考虑的。
3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难点
基于前面这些建设重点,难点就来了。第一个是如何阐述好长江文化?要在摸清文化存赋、梳理文化脉络的基础上,思考如何阐释长江文化、如何处理长江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关系、如何阐发长江文化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二是如何从空间上落实功能?文化的融合广泛性与空间的物理边界性是一个很大的难点,以前的规划是基于某一个规定的空间里,把资源要素谋划好。文化这一要素牵涉很长的历史和很广的范围,文化本身没有明确的边界,如何最后落到空间上,功能区或工程都会产生这些问题。
三是如何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一是文化资源主题化与主题凝练。这些文化素材都在那里,怎么深入地理解这些素材,基于文化的视角怎么主题化,最后基于主题化怎么去凝练主题。二是文化主题内涵与价值阐释。因为每个人对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每一个时代、各种场合的理解也不一样。如何站在国家现代化的层面理解文化的时代价值。三是文化空间形态与形象表达。要打造成一个标志,一定是有一个空间形象,所谓的标志是让人感觉得到的一种东西,包括自然的东西怎么抽象化成精神的标志,比如说泰山,泰山按道理说就是独立的自然概念,但现在已经形成精神文化的一种标志,这就带来了标志形态和文化表达的难题。四是文化主题传播语言与方式。今天各种自媒体的充分发展,确确实实有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东西深受国内外的喜欢,我们要从中发现合适的传播主题、语言和方式。包括最近几年三星堆都已经形成文化网红,它是怎么传播的,这有没有规律可寻。
四是如何建立相适应的组织保障体系?一是文化和文物保护传承利用机制。目前这些机制很完善,但如何适应现代需求变化,保护传承机制到底需要怎样的创新。举一个很小的例子,我们的博物馆基本都是国有的,都是事业型的,不能要求国有的、事业型单位的职工每周上7天班,每天从早上8点上到晚上12点。但我们希望在下班的时间、周末的时间也能去看博物馆,甚至晚上去看博物馆。有没有可能博物馆做一些像国家公园一样的特许经营,交给第三方经营,改善服务。二是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央地组织机制。方案说中央指导、地方负责,地方如何负责,是否需要明确授权新的组织机构来管理。三是各类功能区的建设营运管理机制。四大类功能区里面有不同的实际情况,有些项目还有一些社会资本介入。不同的功能区、不同的项目,其建设、营运、管理机制如何创新。四是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保障机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第五个,我们在实践层面的一些体会、成效还不太多,所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还有待实践。
供稿单位: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