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读懂民心民意,让人民城市底色更足

2024-03-05 09:07 来源:中国城市报

阳春三月,万物更新,充满希冀。

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齐聚首都北京。过去一年,他们“问需于民”以倾听民声,“问计于民”以汇聚民智,“问效于民”以赢得民心;他们把人民之盼,带到“春天的盛会”里。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厚重底色里,人们正满怀信心阔步走在新征程上。

更安心——

让“劳有所得”托起稳稳的幸福

刚刚过去的甲辰龙年春节,人气足、消费旺,开局亮眼,折射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基本面。

回看2023年,我国经济总量稳步攀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实现了5%左右的预期目标。

如何继续扩大内需,特别是让消费更好地拉动经济增长?如何在稳住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各领域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稳住就业基本盘。

2023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比上年多增38万人。2024年,稳就业力度还在不断加大,截至2月24日,“春风行动”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2.5万场,发布岗位1600万个。

但在高校毕业生“扩容”、部分群体及行业就业结构性矛盾问题较突出的背景下,今年就业压力仍不容小视。构建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的政策支撑体系,成为代表委员聚焦点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委员、成都工业学院副校长张祖涛教授今年带来的4份建议中,2份聚焦就业。“大学生就业困境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和难题尤为引人注目。”张祖涛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他今年打算为保障高校女毕业生就业的合法权益建言献策。

值得关注的是,多省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一些地方还强调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老百姓的收入增幅要赶上GDP的步伐。只有“钱袋子”鼓了,民众才有底气消费,进而稳住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

更舒心——

让“住有宜居”成为重要保障

每年的全国两会上,住房都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我想住上更好的房子!”这是很多人的心声。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已经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也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转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冯远特别关注老旧小区改造。她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老旧小区改造不是一改了事,而是需要长期的改后管理维护。建议同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物业管理全覆盖,引导居民协商确定改造后小区的管理模式、管理规范等,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

要让更多人“安居”,需要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有媒体近日做了一份关于住房保障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八成以上受访者表示在选择定居地时会重点考虑当地住房优惠政策。

广东省广州市不限制改善性住宅交易、上海市放宽单身限购、江苏省苏州市全面取消住房限购……就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多城根据自身情况优化调整住房限购政策,更好满足市场合理住房需求。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瑞民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分析,部分热点城市限购政策放松,表明需求侧管理政策的逐渐退场,这是顺应住房供求关系重大变化的合理政策选择。特别是一些面积较大的改善性住房,交给价格机制去调节,有利于新的需求群体入场,从而一定程度上活跃住房市场,同时提振信心。

中国城市报记者发现,去年以来,保障性住房频繁冲上热搜,引得关注无数。上述问卷调查结果还显示,超半数受访者期待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申请标准和流程。

除了房屋本身,一个安全的社区也是美好生活的基础和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媛媛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建议,理顺社区基层突发事件处置流程;探索建立每个社区配备一个居民应急救援队伍机制,组织具有专业知识的居民参与社区基层应急监督、协助,协同应急扶助、救助等工作;配备常规应急支持的“社区应急服务站”,很有必要。

更省心——

以普惠可及回应老幼所需

“生育成本会降低吗?”“教育资源会更均衡吗?”生育和教育关乎家庭的未来和幸福,关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主委、华东师大图书馆馆长吴瑞君提出生育政策的着力点或应主要放在“想生不敢生”家庭,重点探讨如何加强部门协同,推进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化。今年,吴瑞君将生育问题延伸到了教育领域,建议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以及空间布局要作进一步优化,既要考虑区域发展战略,也要考虑区域人口尤其是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规模,以满足区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中国城市报记者注意到,在各地晒出的2024年财政“账本”中,教育支出金额普遍位居前列、增长明显。今年,更多的代表委员也将目光放到了教育的普惠、公平及品质方面。

除此之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打造智慧化养老机构、深化老年人助餐服务……这些大众关心的医疗和养老措施,已在地方两会上高频出现。

“医疗服务中,我们常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说明医生有多重要,护士就有多重要。”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北门医疗信泰中医医院院长王遵来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由于护理专业的特殊性,我国护士潜能的挖掘还远远不够,护理专业价值未能充分体现。

为此,王遵来呼吁,完善护士多点执业制度保障,建立社区医院与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借助“互联网+”的新业态,增加“上门出诊”“定期家访”“医疗护理服务购买”等护理服务新模式。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乡村老人的生活状况和需求亟需关注。

去年9月,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赴江西参加了一场深入乡村的专题调研。调研中他发现,农村养老是目前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

“我研判,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农村空心化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短期内也不会改变。”连玉明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说,要提高农民养老金标准,加快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更欢心——

让文化自信激活前进信心

城市承载着许多历史记忆,特别是一些历史悠久的老城区不仅记录了城市的历史变迁,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底蕴。

前不久,江西省景德镇市陶溪川文创街区开设了春节主题非遗课程,其中蜡染、竹编、纸鸢风筝、掐丝珐琅、油纸伞、剪纸灯笼等非遗体验课,引得众多市民和游客来打卡。

据了解,陶溪川是在对旧瓷厂的改造与再利用中,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契合,文创街区的探索被看作工业遗产成功转型、文创产业发展升级的样本。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以新的“打开方式”,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心聚力。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特聘院长张杰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城市与街区的保护和利用,彰显了城市的文化魅力,推动了老城区人居环境品质的提升,使城市变得更宜居;通过保护工作,使人民群众有了实在的获得感,极大地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要紧紧围绕中华文明主题脉络清晰、兼收并蓄、多元一体、延绵不断等突出特性,这是保护、利用、传承好的基础;同时,要把握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不同时期叠加的特点和多元呈现的地域特色,识别并保护好真实、丰富的遗产体系,杜绝拆真建假。”张杰说。

物质文明是城市发展的基础,精神文明则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截至去年底,全国各地3309个公共图书馆、6565个博物馆、45623个群众文化机构对公众免费开放,建成工会驿站18.42万个……越来越多公共文化设施的出现,让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空间,更变成了一个精神家园。

如今,我国城镇化率已达66.16%,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当城镇化进程行至“下半场”,人民城市理念与实践将更得民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继续贯穿到城市建设各方面。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