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住建部部长倪虹出席民生主题记者会

2024-03-11 09:17 来源:人民网直播实录、建筑杂志社微信公众号

导读

3月9日下午3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民生主题记者会。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就住房等民生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本文为倪虹部长答记者问实录。

就城市更新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记者:“城市更新”已经成为这几年的热词,社会关注度很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请问倪虹部长为什么“稳步”?住房城乡建设部打算怎样稳步抓好?

答:倪虹: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城市更新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过程,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更新的目的,就是要让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对于“稳步”,我体会,就是把握好今年政府工作的总基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关于怎么抓好落实?重点是两个方面。

在理念上,一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各项具体工作,扎扎实实做到群众心坎上。二要尊重历史、尊重规律、尊重科学,从实际出发,想明白、干实在,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在行动上,一要抓体检,找准问题。城市和人一样,也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人为了健康需要体检,城市为了健康也应该体检。怎么体检?坚持两个导向。一个是问题导向,从住房开始,到小区、到社区、到城区,去查找人民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另一个是目标导向,去查找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体检找出来的问题,就是城市更新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是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的着眼点。

二要抓重点,解决问题。

第一个,是民生工程。《报告》提出,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加强无障碍、适老化设施建设。我们打算,今年再改造5万个老旧小区,建设一批完整社区。借这个机会,我先简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去年的情况。2023 年,全国实施各类城市更新项目约6.6万个、完成投资约2.6万亿元。这其中,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 5.3 万个,惠及 2200 多万居民;加装电梯3.6 万部,增设停车位 85 万个、养老托育等社区服务设施 2.1万个;改造城市燃气等各类管道约10 万公里;建设“口袋公园”4100 多个、绿道 5300多公里,拓展草坪开放空间 1.1万公顷。“小切口”改善“大民生”。这些工作,每一件都很不容易,加装电梯,统一居民意见不容易,增加停车位,找到合适的地方也不容易,很多问题都是两难多难。但再难,只要群众需要,我们就要想办法去干,干一个成一个、群众受益一个。解决这些难题,我们中华民族有传统美德,邻里相亲、守望相助,我们要发扬这种美德,大家一起来参与、一起来支持,共同把民生实事一件一件办好。

第二个,是“里子”工程。《报告》提出,加快完善城市地下管网。今年,我们继续加大城镇燃气、供水、污水、供热等老旧管道改造力度,全年再改造10 万公里以上。地下管网,既是城市建设的“里子”工程,更是“良心”工程。我们希望,各地用心用力去做,保证高质量。

第三个,是安全工程。《报告》提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我理解,宜居、韧性、智慧,都离不开安全这个根本。我们打算重点抓两件事。一是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就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对城市的供水、排水、燃气、供热、桥梁、管廊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提升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能力。二是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今年再启动 100 个城市、1000 个以上易涝积水点治理。

万事干为先。我们将坚决当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把城市更新行动稳步实施好,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谢谢!

640.png

3月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倪虹部长就住房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就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问: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我的问题提给倪虹部长。社会各方面都很关注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请问住建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构建新模式?

答:倪虹:谢谢您的提问。

党中央提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这是破解房地产发展难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

如何构建?我体会,有3个方面。

第一,在理念上。要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政府保障基本住房需求、市场满足多层次多样化住房需求,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

第二,在机制上。一是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新机制,从要素资源科学配置入手,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抓手就是指导各地编制住房发展规划。二是完善房屋从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这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在供应方面,要改革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性制度,有力有序推行现房销售。在使用方面,要加快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等制度。

第三,在实施上。有两个重点。

一是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这既是利民之举、发展之计,也是转型之策。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是完善住房制度和供应体系,重构市场和保障关系的重大改革,重点是拓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新路子。“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提高城市韧性的重大举措,平时用得着、急时用得上。城中村改造,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大民生工程,重点是消除安全风险隐患,改善居住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2023年,国务院连续出台了3个指导意见,今年,重点是抓开工建设、抓质量安全,尽快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是下力气建设好房子。住房发展,归根结底,是要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什么是好房子?不同面积、不同价位都有不同的好房子。我们将引导建筑师精心设计好户型,鼓励企业研发好产品、好材料、好设备,多行业跨界协同,合力建造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让群众住得健康,用得方便,安全放心。

在新模式下,我希望房地产企业看到,今后拼的是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谁能抓住机遇、转型发展,谁能为群众建设好房子、提供好服务,谁就能有市场、有发展、有未来。

谢谢!

就房地产市场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问:新华社记者:《政府工作报告》对优化房地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请问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如何抓好落实?

答:倪虹:谢谢您的提问。

对于房地产市场,大家都很关心。首先我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2023年,面对个别房企资金链断裂和房地产市场调整等风险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出台“认房不用认贷”、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延续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指导地方因城施策、精准施策、一城一策,扎实推进保交楼,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对于房地产市场,我们不光要看短期,更要看中长期。我国房地产市场转型调整,稳定市场任务依然艰巨。但是,从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看,从全国城镇住房存量的更新改造需求看,房地产还是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我们相信,只要坚定信心,尊重规律,坚持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就能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我们将聚焦稳市场、防风险、促转型,重点抓好3件事。

第一,稳市场,城市政府要用好调控自主权。房地产是不动产,房地产市场是以城市为单元的市场,各城市供求关系有很大差异。我们强调要因城施策、精准施策、一城一策,就是这个道理。现在已经充分赋予了城市调控自主权,城市政府就要编制好、实施好住房发展规划,因城施策优化房地产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

第二,防风险,一视同仁支持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当前,房地产的难点是资金。好的企业有困难项目,困难企业也有好的项目。为此,我们会同金融监管总局指导地方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按照“一项目一方案”提出“白名单”,一视同仁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目前,全国31个省份 312 个城市已经建立了这个机制,上报“白名单”项目约6000个,其中,82.8%是民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项目。截至2月底,商业银行已经审批贷款超过 2000 亿元。

还需要强调的是,对严重资不抵债、失去经营能力的房企,要按照法治化、市场化的原则,该破产的破产,该重组的重组。对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坚决依法查处,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第三,促转型,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新时代城市建设者之家时强调,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要让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总书记深厚的为民、爱民情怀,让我们深受教育。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一手抓配售型保障房建设,一手抓租赁型保障房供给,以“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等多样化、多元化方式,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等住房问题,让他们放开手脚为美好生活去奋斗。

谢谢!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