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南京市作为自然资源部首批开展城区范围试划的城市之一,按照部工作要求,在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深化技术路线和量化要素评价方法,结合南京实际,科学合理确定了城区范围,为全国城区范围试划工作提供了“南京实践”。此后持续开展了2021、2022、2023年度南京城区范围确定工作,不断创新探索,拓展多领域应用场景。
南京市城区范围确定试划技术路线
01 集成多源数据,全面夯实工作基础
南京综合了国土、规划、地理、测绘和遥感等多学科力量,系统集成了多部门、多领域、多类型的数据成果,整合2004年以来南京特有的全域化、持续化、精细化、数字化、综合化“五化一体”现状图数据,历年规划、交通、市政年报,全市管线地理空间数据普查以及智慧南京时空云平台数据。全面摸清现状底数,以覆盖面广、精准度高的数据基础,强有力地支撑了城区范围确定分析工作。
基础数据整合
02 采用科学方法,合理确定城区范围
在城区实体地域范围判断方面,南京充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以实际建设形态准确判断城区实体地域范围,以是否具备城市功能作为先决条件,细分地类图斑选取类型,以智能模拟加强城区实体地域范围的判断效率,在试划过程中合理确定迭代次数和缓冲距离。
迭代缓冲校核
在最小统计单元确定方面,以满足城市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配置为前提,以功能区域为特征,制定差异化的基础设施判断条件;以人地对应关系为准则,实际建设状态为标准,科学界定城区实体地域范围占比判断阈值,将符合条件的地区纳入城区范围。
不同类型单元应满足的条件
03 探索应用领域,服务国土空间治理
城区范围的确定对客观反映城市空间发展现状、完善城乡统计、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控制国土空间开发利用规模、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平衡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城镇空间,体现城市发展规律及城乡治理水平。
服务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基于城区范围空间边界,衔接第七次人口普查等数据,在行政范围、规划单元范围等层面,开展人地房财交叉分析,强化规划引导,统筹城市产业、公共服务、居住、商业、市政交通等设施的合理布局。
科学研判城市发展规律。在多年度城区实体地域范围基础上,开展实体地域与城市空间扩展的对应关系分析,加强城市空间监测和体检评估。动态分析与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的底线控制耦合关系,跟踪城市发展的空间演进过程,科学评估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情况,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城区范围与人口统计研究
南京市城区范围确定及成果应用已取得一定成效,下一步将持续性开展年度城区范围确定工作,加强与自然资源全周期管理的衔接。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