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如何快速高精度划定内涝风险区域?

2024-04-30 14:31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规划工作,城乡规划学和规划工作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也事关亿万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学会组织梳理规划领域重大问题难题,是推进规划工作进一步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的需要,也是学会的基础工作之一。

在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全体大会上发布了学会组织研制的2022/2023规划领域重大问题难题清单,希望以此为有关决策部门研判规划科技未来发展趋势、前瞻谋划和布局科研方向提供支撑,引导规划编制单位、科研机构、高校和规划科技工作者加强相关问题研究,强化科技协同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本文为2022规划领域重大问题难题。

问题类型:工程技术难题

推荐者: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工程规划专业委员会

作  者:

邓兴栋,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邝敏毅,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朱理铭,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杨玉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内涝源头治理;内涝风险区域识别;空间管控

问题描述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快速推进,极端降雨造成的城市内涝灾害较为突出,城市内涝成为近年来影响城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城市病”。根据水利部有关数据,2015年至2018年,分别有168、192、104和83座城市发生内涝。北京2012年721暴雨、广州2020年522暴雨、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均造成严重内涝灾情。近年,城市内涝治理取得积极进展,但面对不确定的超标降雨,城市内涝需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目前亟需内涝风险区域识别划定技术,识别易发潜在内涝风险区域,为构建城市内涝风险防控和治理技术体系,从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内涝提供支撑。

问题背景

通过广州市近三年639个内涝点内涝成因调查和复核,城市内涝形成的一个直接原因是由快速城市化建设导致的不透水面积增加和不合理的地面高程竖向规划(相对洼地),形成系统性洪涝风险。

近年来,内涝风险判读主要通过降雨径流模型和河道淹没水力分析模块进行风险识别。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缺乏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同时受限于降雨径流模型边界条件难以获取,通过径流模型高精度识别洪涝分险区识别,仅限于在局部小区域实现。大面积快速、高精度识别划定潜在洪涝风险区还在探索中。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综合降雨自然因子和地面孕灾因子(下垫面、洼地)耦合技术,识别划定易发潜在洪涝风险区还不全面、准确。

最新进展

随着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开展,与城市规划建设有关的因素成为内涝治理关键。构建标准化洪涝风险区识别控制指标及风险划定技术流程是研究的重点方向。

面对不确定的超标降雨,内涝治理应充分发挥地理信息优势和模型模拟作用,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识别易发潜在内涝风险区域,指导城市内涝风险防控和灾前灾时灾后应急体系建设。

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技术进步,采用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或激光点云,结合地理信息水利模块,是大面积快速、高精度识别相对低洼地区,探究大暴雨可能遭受内涝的区域关键技术。

重要意义

大面积快速、高精度划定以易发内涝风险区,为应对洪涝风险提供系统治理切入点和空间范围。以易发内涝风险区为抓手,明确了城乡内涝安全底线,支撑城市建设和更新、海绵城市建设等规划建设管理。为水务部门会同规划、住建、交通等部门制定“一点一策”治理内涝方案,久久为功,系统开展内涝防治提供传导;为全面提升应对洪涝风险的能力,打造韧性城市提供重要支撑。

通过划定易发内涝潜在风险区域,指导国土空间规划确定城乡内涝安全底线,优化城市空间规划布局,合理划定和保护雨水行蓄的蓝绿空间,实行有利于防洪排涝安全的空间管控,通过源头治理城市洪涝,优化提升排涝片区的排水防涝能力。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