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公共服务设施供需如何精准匹配?

2024-04-30 14:44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规划工作,城乡规划学和规划工作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也事关亿万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学会组织梳理规划领域重大问题难题,是推进规划工作进一步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的需要,也是学会的基础工作之一。

在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全体大会上发布了学会组织研制的2022/2023规划领域重大问题难题清单,希望以此为有关决策部门研判规划科技未来发展趋势、前瞻谋划和布局科研方向提供支撑,引导规划编制单位、科研机构、高校和规划科技工作者加强相关问题研究,强化科技协同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本文为2022规划领域重大问题难题。

问题类型:产业技术问题

推荐者: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专业委员会

作  者:

彭瑶玲,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孟  庆,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闫晶晶,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朱雯雯,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公共服务设施;居民需求;精准匹配;供需平衡。

问题描述

公共服务设施供需精准匹配关乎人民生活幸福、社会公平公正、城乡可持续发展。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供需技术尚不能适应城乡居民的全生命周期、多元复杂需求,如何有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手段,探索多领域、多学科融合的公共服务设施供需精准匹配技术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关键问题。

问题背景

我国人口众多,且城镇化已进入后半程,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需要我们提供更为优质和精准的公共服务产品。目前,在如何实现公共服务设施供需精准匹配方面,缺乏对人的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对公共服务设施共性化需求的系统研究,研究比较碎片化;对不同地域、不同偏好、不同行为习惯、不同文化背景人群对公共服务设施个性化需求的系统深入研究不足;由于传统的人口统计、空间定位等技术的局限,加之跨学科、跨领域协同不足,公共服务需求难以精准识别和定位;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机理和技术尚不完善,缺乏实施评估预警反馈机制;政府、市场、非盈利组织在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方面的协同机制不健全,同时,由于城乡人口流动性增加,人的平均寿命、健康水平、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等的变化,增加了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与居民需求动态精准匹配的难度,无法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缺位错位、不平衡、不充分、品质不高、闲置浪费、使用效率低、运维困难等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充分、可靠的技术支撑。

最新进展

当前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方面:

一是基于物理可达性、时空可达性、社群属性、居民需求视角研究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公平性;二是开始重视以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为对象,结合社区生活圈规划探索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三是借助社会调查、统计数据、公开文本数据、实践案例等研究评估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与居民满意度,总结提炼评估方法;四是借助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等手段分析研究重大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合理性;五是从经济学视角研究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绩效、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问题;六是研究并建立了部分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技术标准等,政府相关公共服务的政策文件密集出台。由于总体上起步较晚,缺乏系统研究框架和理论支撑,尚未形成公共服务设施供需精准匹配的成熟完善的技术。

针对公共服务设施供需精准匹配这一难题,未来我们要面临的关键技术难点和挑战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系统研究人的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共性化需求;

二是挖掘不同地域、不同偏好、不同行为习惯、不同文化背景人群对公共服务设施个性化需求;

三是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手段,融合城乡规划学、统计学、人口学、行为学、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基于海量大数据,研发各类人群公共服务设施多元化需求自动精准识别和定位技术,绘制各类需求地图;

四是研发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机理和技术,如研制各类设施适宜的服务半径、适宜的服务人口规模、保底的下限阈值等量化指标,研发基于居民日常生活圈的社区公共服务及应急保障设施配置技术,低人口密度乡村地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及保障技术,各类设施的空间布局协同技术等,完善相关技术标准体系,研发公共服务设施刚性需求评估和智能化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建立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预警的动态反馈机制;

五是完善政府、市场、非盈利组织在基础保障、品质提升、特色引导等多层级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方面的协同机制,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层次工作框架,研发基于供需协调平衡的多元化公共服务设施供给辅助决策模型;

六是开展相关的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

重要意义

本工程技术难题的突破具有四方面重大意义。一是有利于支撑保障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多元化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进一步共享发展成果;二是有利于推动最大限度节约社会公共资源,减少空间、时间、资金等社会成本,推动城乡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三是有利于以问题为导向,运用高新技术,精准识别和定位居民需求,引导多学科、多领域跨界融合,协同发力;四是有利于提升全社会城乡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发现和孕育新的社会需求,引导供给决策,推动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