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要
■现代城市治理是一项以人民为中心的精密、精巧而精细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充满温情和温度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项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工程。
■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
■要树立现代城市治理能力观,深入研究城市发展规律,努力学习现代治理技术,不断提升城市治理领导力、决策力、动员力、执行力和创新力,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重庆是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这为我们深刻理解现代城市治理的基本逻辑、体系框架、动力机制和实现途径提供了思想源泉和根本遵循,为新时代广大城市治理工作者树立现代城市治理观、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指明了前进方向。
树立现代城市治理系统观
现代城市系统是人及其各种组织、建成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动态系统。现代城市治理是一项以人民为中心的精密、精巧而精细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充满温情和温度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项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工程。牢牢树立现代城市治理系统观,始终坚持城市治理主客体、体制机制、手段方式的协同治理和综合治理,才能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现代城市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城市治理理念、体系与能力是一个相互支撑的系统,其基本逻辑涉及为什么治理、谁来治理、治理什么和如何治理,即城市治理的制度及其性质、主体、客体和方法四个相互关联的命题和范畴。我国城市治理中,政府、社会和市民是现代城市治理的主体。随着城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城市治理大格局。城市治理客体包括道路交通、市容市政、垃圾环卫、园林绿化等城市公共设施、公共资源、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一方面,要采取城市融合感知技术加强对各种城市客体要素的动态监测、体检和诊断,及时发现和破解城市运行和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如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社会风险增多、公共服务不均、基础设施不足等。另一方面,要利用实景三维、数字孪生、时空统计与计量、人工智能等方法,积极挖掘和把握隐藏在复杂城市系统现象后面的“城市规律”,如城市的规模效应、外部效应、集聚效应、涌现效应等,为实现城市善治奠定科学基础。城市治理方式与手段是治理主体对治理客体进行有效调控的政策工具与技术方法,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循证化、实验科学化是当前城市治理工具革命的基本特征。数智技术革命深刻改变了城市治理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为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现代城市治理是一项民生工程。城市的核心是人,人的活动涉及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安全、方便、效率、舒适是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评判标准。聚焦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带动城市服务质量提升,已经成为当前城市治理的核心命题。
现代城市治理是一项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工程。城市发展质量是由城市治理质量和效率所决定的。当今世界,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政策竞争、区位竞争,也是治理竞争,哪里环境更优,资源就在哪里集聚,哪里治理好,人才就向哪里汇集。城市治理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和品牌,成为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和辐射源。
树立现代城市治理人民观
围绕不断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强调“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为我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城市建设、管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民是城市建设、城市发展的主体。”这就要求在城市治理中充分尊重市民的主体地位,保障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创新城市治理方式,调动市场、企业、市民推进城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形成政府、市民、社会同心同向同行动和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格局。
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十二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城市管理和服务状况是重要评判标准。”要在满足基本功能性需要的基础上,关注管理细节,提升品质要求,达到管理与建设并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存,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并进的目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市民期待,关注市民需求,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市民幸福为追求,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包容度和宜居性,做到“有温度的管理”。
树立现代城市治理能力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这就要求树立现代城市治理能力观,深入研究城市发展规律,努力学习现代治理技术,不断提升城市治理领导力、决策力、动员力、执行力和创新力,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比如,城市和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城市发展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城市治理要从自然禀赋、历史文化传统、制度体制出发,既遵循普遍规律、又不能墨守成规,既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又不能照抄照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要不断提升城市治理领导力。要运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充分认识城市及城市工作的系统属性,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城市治理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实现对城市工作的综合平衡、整体推进。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统筹”: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这五个“统筹”正是系统思维在城市治理中的运用。实践证明,只有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做到统筹兼顾,才能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朝着构筑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目标不断前进。除统筹考虑城市内部各要素外,坚持系统思维还要求城市治理必须将城市视为一个相对稳定而又始终开放的系统。城市不是封闭、孤立的系统,而是事关区域、省域和国家治理,乃至全球治理的大局和全局。
要不断加强城市治理决策力。针对城市治理大势大局、大政方针问题,要坚持战略导向和目标意识,研究提出城市治理的愿景与蓝图,明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城市治理路线图、施工图与时间表。针对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各种“城市病”,要采取问题导向和“临床”意识,及时研判诊断,分类施策,对症施治。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重大突发事件和安全风险,要坚持安全导向和底线思维,梳理城市治理风险清单,建立和完善城市安全运行管理机制,健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联动的风险防控工作体系,实现对风险的源头管控、过程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和系统治理。
要不断积累城市治理动员力。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善用现代传媒、宣传、营销手法,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将行政主导工作方式改变为劝说、助推、激励、赋能、社群营造、社会资本提升等工作方式,让更多市民参与城市治理决策,让更多市民分享城市治理成果,让城市治理更加公平、公开、公正和透明,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要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执行力。一方面,执行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精”就是切中要点,抓住运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细”就是管理标准的具体量化、考核、督促和执行。“精细”要求对城市管理工作所涉及的范围、职责、标准、流程和法律责任等作出全面详细的规定,建立城市管理对象的精细化、管理职责的精细化、管理标准的精细化、管理流程的精细化、考核评价的精细化、社会动员的精细化等标准体系,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促进城市运行更有序、更规范、更科学、更高效。另一方面,执行要随机应变。为了应对日益增加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要建立城市发展影响因素监测预警机制和城市治理行动方案动态调整机制,要随着发展环境和城市要素的变化相机而变,动态调整。
要不断增强城市治理创新力。要善用现代科技,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城市管理的智慧化,即依托地理信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拓展和延伸城市管理能力,以实现城市资源配置最优化、城市功能完善化、城市服务人性化的一种城市治理模式。实现城市管理智慧化应持续提升智慧城管建设水平,形成市、区两级上下联通、左右互通、内外融通的城市管理大平台。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由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响应的转型。
(作者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