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区域包括自然区域、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经济区域是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形成的,在地理上连续,对外具有异质性,对内具有互补性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体。区域经济的三大要素是“点、线、面”,点就是城市、城镇和村庄;线就是连接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城镇、城镇与农村的交通线;面就是城市、城镇和农村共同形成的空间范围。一个村庄是一个小居民点,一个城市是一个大居民点。单纯的城市和农村不是区域,城市加周边的农村才是区域。经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家庭,正是他们开展的经济活动形成了具有明显特征的不同的经济区域。
区域协调发展是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通过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使各个区域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朝着理想状态演进的过程。因此,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提出,立足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实现上述要求,就基本达到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当前我国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存在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发展差距、城市群内外发展差距和省域中心与边缘差距的问题,还有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的问题。
一是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差距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编制国民经济“七五计划”时,把全国划分为东部地带、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2010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4.58万元,分别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1.9倍和2.03倍。2023年,地区间人均GDP水平差距有所缩小,但差距依然存在,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0.83万元,分别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1.47倍和1.59倍。
二是城市群内外发展差距问题。我国已有10个较为成熟的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成渝、长江中游、关中、中原、海峡西岸、辽中南城市群)。2018年,十大城市群土地面积共113.9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1.87%,人口占比为45.33%,GDP占比为62.31%。十大城市群以1/10多一点的土地,承载了全国近1/2的人口,创造了近2/3的GDP,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除此之外,以长沙为核心的长株潭、以合肥为核心的江淮、以哈尔滨和长春为核心的哈长、以南宁为核心的北部湾、以乌鲁木齐为核心的天山北坡,都有希望发展成规模较大的城市群。15个城市群的土地面积占全国比重17.68%,常住人口占全国比重55.63%,GDP占全国比重71.89%。这意味着城市群之外有82.32%的土地面积,44.37%的常住人口,GDP占比仅有28.11%,城市群之内和城市群之外发展差距较大。
三是省域中心与边缘地区的发展差距问题。根据2021年的统计数据,将省会城市所在地区与该省人均GDP最低的地区进行对比,平均差距为2.64倍。其中,差距超过4倍的有3个省份,差距3倍至4倍的有4个省份,差距2倍至3倍的有15个省份,差距低于1倍的有5个省份。值得重视的是,省际交界地区多数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从1999年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国持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扭转了东中西部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尤其是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但是,差距仍然存在,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仍很艰巨,需要各区域相互支持,共同努力。
新时期,西部地区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政策精准性,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东北振兴是全方位振兴,需要在体制机制上有更大突破,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部地区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发挥改革开放先行、创新要素聚集、现代制造业领先的优势,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竞争,在全国率先建立全方位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加快发展省际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缩小省域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的差距。一是加强省际间区域合作;二是加快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三是继续加大对“老少边欠”地区的支持力度,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发挥都市圈、城市群等优势地区的引领带动作用。都市圈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城市为核心,辐射半径一般在100公里以上,城市群范围相较于都市圈要更大一些。无论是都市圈还是城市群,均是产业比较密集、人口比较密集、城市比较密集的区域,可称为优势地区。应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并对欠发达地区给予对口支援。
(作者| 肖金成 作者系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二级研究员)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