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2024合肥城市专题-营城惠民-全球科创新枢纽 > 正文
在多地发力布局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合肥市提出了打造“新质生产力全国重点城市”的目标。
何为新质生产力?公开资料显示,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力。作为全国著名的科技之城,合肥市角逐新质生产力赛道优势明显。
“近年来,合肥市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不动摇,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新质生产力已在合肥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云峰日前表示。
“2023年,合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位居安徽全省第1位、万亿GDP城市第3位。”合肥相关部门近日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提供的信息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市GDP由2012年的4168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2673.8亿元,GDP总量从全国第31位上升至第20位,平均1年前进1位,从全国省会城市第15位上升至第10位,堪称“黑马”。
在已形成“芯屏器合”“集终生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同时,合肥市正全力加码新质生产力,布局低空经济、空天信息、量子信息和聚变能源等未来产业。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合肥市而言,在打造“新质生产力全国重点城市”过程中该从哪些方面发力?需要弥补哪些短板?针对相关问题,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志迎。
精准“卡位”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经营报》:近年来,合肥市产业布局从早期的“芯屏汽合”到“急终生智”,再到当前聚焦低空经济、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合肥市得以精准“卡位”产业发展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刘志迎:第一,重视产业发展趋势研究。合肥市每年都有相应的资金资助产业发展趋势研究。第二,重视抓产业前沿项目。每一阶段研究确定一些未来高成长性产业,并对重点产业锁定目标招商企业,开展定点招商。第三,高度重视科研成果转化。建设各种类型孵化器、加速器,引导技术型创业,设立种子基金和其他风险基金加持创业型企业。第四,设立产业链专班负责制。对于明确的战略新兴产业,有专人(市级领导)负责、专班研究、专项政策。
《中国经营报》: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合肥市的转型发展带来了哪些有利影响?
刘志迎:第一,城市发展归根到底是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会具体落实在优势企业上,企业成长可以吸引大量人才和就业人口,实现城市规模扩张。
第二,瞄准高成长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所在,并不是某些学者所认为的“安徽省就是要承接产业转移”。合肥市如果听从这一建议,承接江浙沪或国外的落后淘汰企业,只能永远跟在后面形成落后产能,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三,之所以会出现“合肥模式”,就是因为合肥市把握住了高成长产业和前沿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使城市呈现蒸蒸日上、朝气蓬勃的发展生机。
《中国经营报》:2月24日,合肥召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动员大会,提出奋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全国重点城市”。合肥市提出这一目标的原因和基础有哪些?
刘志迎:合肥市之所以能取得快速发展成绩,实现“逆袭”,就在于持续不断地打造新质生产力,而不是死守传统产业。合肥市具有后发优势,本来产业不强,一切都要从“新”开始。
几十年来,合肥市一方面引进有市场前景的产业项目(外生力量),一边培育在本地创业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形成本地新产业(内生力量)。合肥市在“既要”“又要”“更要”上做好了创新大文章,做到了既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又要大力度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更要大力推进前沿科研成果产业化创业,培育未来产业。
打通“四链”融合堵点卡点
《中国经营报》:未来,合肥市如何进一步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和卡点?
刘志迎:面向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合肥市需要尽早谋划布局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布局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打通堵点和卡点,实现“四链”间的有机融合。
建议合肥市进一步梳理优化保证“四链”能够深度融合的“政策矩阵”,从而使“多链融合”的创新生态实现良性循环,为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奠定创新生态基础。培育高水平企业梯队,最终形成一批标志产品、典型企业和代表性产业,在全国率先形成一批代表新质生产力的特色产业链,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此支撑合肥市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营报》:目前,多地正加速布局新质生产力。相较其他城市,合肥市的优势体现在哪里?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补短板、强弱项?
刘志迎:第一,优势在于合肥市已经积累、发展了新质生产力,构筑了良好的创新生态,拥有一整套成熟做法和扎实的经验基础。
第二,合肥市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方面还面临繁重的任务;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也还需要加快科技突破。合肥市的未来产业还比较弱小,需要进一步打通“四链”融合的堵点和卡点,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